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成果
张树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汇聚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22-08-12

【二十大·二十题】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丰富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形态,构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道路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30多年来最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2016年以来,新一轮民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进入2020年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政治进入新的、更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其中,“民主、自由、人权”等已经成为国际思想舆论交锋的焦点。尤其是围绕“民主”的话语争夺和政治较量,早已脱离单纯的概念之争、学术之争,进而上升为大国之间的制度之争、道路之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大国间围绕民主话语的较量,不仅关乎中国的政治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也关乎世界发展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要坚定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以正确的民主观为指导,形成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风范的民主话语和叙事体系,要着重提炼和传播中国政治价值和治理理念,讲好中国发展故事,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澄清民主、人权、自由等被西方垄断、混淆并用滥了的政治概念,突破美西方政治“围攻”和价值“围剿”,打赢这场政治“持久战”,在伟大的国际政治斗争中,迎来中国政治文明之花美丽绽放,迎来人类文明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的风景。

坚持正确的民主观 辨识西式民主“陷阱”

民主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是不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环。冷战结束30多年来,民主的解释权、话语权却被西方世界长期垄断。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核心价值被彻底偷换,代之以西方式的宪政、多党制和竞争性选举。在少数西方大国的垄断与操纵下,西式民主已成为颠覆他国政权、搞乱世界局势的思想“利器”和政治工具,不断将为数众多的非西方国家拉入一系列关于民主的认识误区与思想迷局。

一是民主被泛化、垄断化。冷战结束后,民主作为击垮社会主义阵营的“利器”,被少数西方大国重新拾起,作为区分国家间关系亲疏甚至区分敌我的工具与标签。在西方政界、学界、媒体界等的轮番炒作之下,西方民主被确立为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成为一种国际标识性话语。在冷战后的国际社会,个别西方政客和学者标榜西式民主已经成为与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同等重要的人类社会的一种所谓“终极形态”。西方世界持续地将西式民主的国际化浪潮不断推高,并试图继续牢牢把控在民主领域的话语权和制高点。

二是民主被神化、宗教化。西式民主是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带有浓厚而深刻的西方文明基因,并且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演化过程。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少数西方大国借助在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霸权优势,通过一系列政治操作赋予西式民主某种神秘色彩和“神奇力量”。通过西方世界的精心策划与包装,西式民主仿佛具备了天然的正义性、神圣性、和平性,甚至由此所带来的矛盾、流血冲突与杀戮仿佛都可以一笔带过。

三是民主被工具化、武器化。冷战结束以来,西式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追求政治自由与权利的初始意义,进而演变成为少数西方大国对其他国家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改造”等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在这一点上,20世纪后的美国可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早在一战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对外宣称,“民主可以而且应该超越一国内部进而被应用在国际政治领域”。在这一政治逻辑下,凡是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意见不同的国家,都被无端地指斥为“非民主”“独裁”并受到制裁、武力威胁甚至军事打击。由此,西式民主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少数西方大国实现自身战略利益和标榜国际形象的名不副实的政治工具。

四是民主表演化、碎片化。进入近代以来,西方民主从概念、理论和体系等多方面都被极度地简化甚至大幅地改造,从而离“人民的权力”“人民的统治”这一原初价值渐行渐远。尤其是自美国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诞生以来,西方民主正式被全面地改造为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选主”“争主”,变成一场政治下注、政治赌博和权术赌场。民主的实质已经被剥离殆尽,剩下的仅仅是以选举为中心的技术性、程序性内容。

五是民主的庸俗化、手段化。与少数西方大国表面上宣扬的民主的优越性、普适性不同,现实中的西式民主往往不像西方政客或媒体渲染得那样冠冕堂皇。事实上,即使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内部,民主也充满着浓厚的阶级、阶层属性。对于这些国家的公民来说,名义上的自由、平等在实际的阶层划分、财富占有状况悬殊、族群宗教隔阂等因素的作用下,几乎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完全沦为极少数群体的内部游戏。

六是民主的绝对化、终极化。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将西式民主的优越性、普适性无限夸大,甚至赋予其某种历史终极意义和价值。

突破西式民主迷思 构建中国政治叙事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当前,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有关民主及政治发展等问题的探讨与反思为契机,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以全面的政治发展观,克服西式民主弊端、打破民主化悖论、跨越西式政治陷阱、推动世界政治议程转向,构建起“以我为主”的中国式民主观及民主叙事,才能有效地厘清围绕民主问题的重重迷思,打破西方在民主话语中的垄断,摆脱对西式民主习惯性的路径依赖,增强我国在国际舆论斗争中的主动权和政治话语权。

(一)西方政治困境昭示“西式民主一元论”的破产。

在冷战结束以来,西式民主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神话的诞生,到民主化的扩张,再到泡沫逐一破灭的演变过程。近年来,由于西式自由民主极度膨胀而导致的政治效能低下、社会撕裂、族群分化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正在不断动摇和反噬西方世界对于自由民主的信念与根基,英美学术界反思民主制度、甚至质疑民主价值观的声音此起彼伏。2008年随着西方世界经济陷入危机,西方制度和民主成色大打折扣,过去圣经一般的“西式民主一元论”教条受到空前质疑。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非西方国家因照搬西式自由民主而出现的政治乱象,以及西方政治阵营出现的难以克服的制度性痼疾,不仅彻底颠覆了西式自由民主的种种神话,也逐一击碎了在少数西方大国不断煽动下所泛起的诸多“民主泡沫”。总之,冷战后西式民主的上述发展演变过程,为我们从根本上破除“西式民主一元论”迷思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二)突破西式民主逻辑,以全面发展观构建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

民主是政治发展的重要价值要素之一,与法治、效能等共同构建起全面政治发展的总体格局。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深受一国国情的影响,服从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目标。发展民主应选择合适的路径、合理的速度、有效的方式,这样才能使民主政治更有效、更优质,否则就会陷入“对抗政治和劣质民主”的泥潭。研究和阐释民主,要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拨开境内外在民主问题上的层层迷雾,正确而科学地把握民主。当前国际上围绕民主问题正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西方早已设下了话语、理论和道路等重重陷阱;面对长期以来西方对民主解释权的垄断,必须跳出西式民主的政治逻辑,破除民主迷思,树立全面的政治发展观,走科学的、全面的政治发展道路,以党全面而高超的政治领导力,提高中国的政治发展力。

民主是成长的、多样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与民主概念的单一性相比,政治发展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更为多彩,也更为广泛。要发展民主,但应将民主纳入政治发展的统一轨道。民主进程要统一于政治发展的总目标,要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等进程相协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丰富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突破西式民主逻辑、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的强大依托。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冲破了西方固有的“民主一元论”的思维定式和双重标准,抵制住了西方以“民主、自由、人权”为幌子的文化霸权的侵扰,排除了“激进民主主义”和“自由民主一元论”的干扰,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开放的发展视野,顺应人民的意愿,秉承全面、协调、包容的发展理念,开辟了世界政治中一条独具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奇迹的政治密码与全面发展的政治道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被国际上誉为“21世纪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冲破了西方所谓“自由、民主、人权”口号的攻击与围堵,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政治发展要走自己的路,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思想价值,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奇迹”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国际影响和历史意义。

经济上的成就不是孤立的,中国奇迹的基石在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相互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很好地体现了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价值的包容性和发展方式的兼容性。“全面的政治发展观”避免对“民主、自由、人权”等抽象化、简单化的议论,旨在有效驾驭“民主化”进程,力求超越西式狭隘的“民主、自由”说教,跨越民主化政治陷阱。中国稳定的政局和政治治理形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中国全面发展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和经验原则丰富着世界政治面貌,丰富了人类发展的内涵和理念,无疑将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国发展改变着世界,中国发展丰富着世界。中国的政治发展体现了价值的多元性、发展进程的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显示着强劲的政治竞争力和政治发展力,展示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推动政治全面发展、提升政治发展力。

政治发展是一个社会在一定历史文化条件下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政治结果。它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政治进程中民主、法治与效能三组要素的协调发展或最佳组合。科学、全面的政治发展观的本质含义是民主、法治、效能三组价值要素的协调进步、相比增长和共同发展。与强调单一的、线性的民主化程度不同,政治发展力是容纳了政治发展全方位因素的综合能力,包括政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政治制度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战略谋划能力、政治动员能力、价值建构能力等。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必须在全面政治发展的框架下推进,同时也必须以有效的民主形式推动政治发展。在政治发展的框架中推进民主,意味着要发展优质民主,而不要劣质民主。应当把推进民主融入政治发展的轨道,以提高政治发展力为目标,融合民主、秩序、效率等价值要素,统合政治运行的力量安排。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制度、政策方面都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在话语体系和理论构建中坚持全面的政治发展观,破除“民主一元化”迷思。在实践方向上,以政治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为引领,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动力,全面提高政治发展力和国际政治竞争力。

解码中国之治 阐释中国之道

(一)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构建“中国之治”叙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立得住、行得通,也应该能够传得出、讲得清、说得好。我们必须勇于跳出西式民主话语及逻辑陷阱,用融通中外、内外相通的中国叙事,讲明中国道路及其经验是历史的、发展的、包容的、开放的,既有中国特色,也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因此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当下,有必要加快构建中国政治叙事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讲清讲明讲好中国人的“政治观”“人民观”“世界观”。同时,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的政治文明,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自然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国家观、“利民之用,厚民之生”的民生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由观与权利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观等。

(二)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构建“中国之治”叙事,是应对时代变局的需要。

在“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东升西降、资本主义体系困境与社会主义思想复兴等国际政治背景下,世界大国关于民主、人权、自由等政治价值的较量更加激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给我们突破美式价值体系禁锢、打破美式话语霸权,带来绝佳的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而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西方反华势力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的价值围剿和政治围攻,我们首先要把握好世界政治发展大势,坚定“四个自信”,有效应对西方舆论围攻,构建中国民主政治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中国的政治叙事,需要善于转换赛道,从全球视野和各国发展成败兴衰中转换话语和思路,主动设置政治议题,以西方民主缺陷引发的政治问题为戒,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于西方的谩骂与舆论攻击,我们既要有正面回应,也要有大的政治格局和思想超越。

(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坚定政治自信、价值自信,保持战略定力。

冷战后30多年的历史表明,世界政治动荡的乱源在西方。美式民主模式失灵了,美式民主对外输出失败了,美国频打民主牌失效了。事实表明,有着基因缺陷、又身染政治“病毒”的美式自由民主神话破灭了,在全球实施西方民主化改造的战略破产了。美国引以为豪的民主自由软实力大幅度缩水,国际形象与政治影响力大跌。面对美西方发起的“民主、人权”价值观围攻,应坚信“时与势”在我,坚持以我为主,稳扎稳打,转换议题设置及话语叙事,变被动“解释”为主动“作为”。

(四)必须勇敢地破除西式自由民主迷思,跳出西式“普世价值”陷阱,从全球视野和各国发展治乱兴衰中转换话语和思路,主动设置议题,构建中国话语及叙事体系。

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国际舆论局面,必须跳出西式民主话语及逻辑陷阱。应善于从全球视野和各国发展成败兴衰中比较提炼中国发展的经验优势与理论结晶。以西式民主弊端缺陷以及盲目输出引发的政治乱象为戒,跨越西式民主话语及逻辑陷阱,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民主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要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总结我们党一贯秉持的政治价值和理念,提炼“中国之治”的价值内涵与核心概念,用中国叙事讲述中国道路与实践成就,用中国逻辑讲清世界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五)坚持守正创新,讲清中国发展的道理、学理和哲理,向世界讲好“中国之治”与“中国之道”。

由“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再到“中国之道”,既呈现出中国奇迹鲜明而独特的逻辑链条,也给中国与世界学术界提出了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历史之问和时代命题。总结好中国发展的政治经验,提炼中国政治核心价值理念,讲好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发展、中国奇迹背后蕴含的中国之理、中国之道,提炼讲明那些可分享的哲理、道理、学理。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多姿多彩的不同文化,用融通中外、内外相通的中国叙事,讲好中国道路、经验、价值及理念,既讲中国之大、中国之强,更要讲中国之美、中国之妙;既要讲好中国之治,也要讲好中国之理、中国之道。力求做到讲述宏观目标中有哲理,分析情况形势中有规律;讲述变化之中有原理,讲述故事中有道理。中国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既有中国特殊、中国特色,也有共性、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中国经验和方案,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六)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

民主假与真,关键看民心;民主好不好,民生最重要。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人民属性是实实在在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在中国人民心中,促进民生就是民主,守护民心就是民主,顺应民意就是民主。因此,中国发展民主,就是为民、富民、安民、顺民。当前,我们要讲好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在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并提炼一些既好看、又好讲,既好懂、又好听,既好记、又好用的原创性概念,打通内政与外交、政治实践与价值观念、学术体系与舆论前沿之间话语和概念的“隔断”,让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传播四方,让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道路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作者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