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成果
周少来:理论指导实践的复杂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08月13日) 时间:2021-08-20

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因果关系发生的影响条件和可能后果,因此能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走向作出预测,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进程和行为取向。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依赖理论工作者深入实践,紧密关注和跟踪实践进程,并直面实践中的发展问题,准确解释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规律,据此作出的政策改革建议和理论概括提升,才能够真正具有现实针对性并指导未来实践。

 

科学理论何以能够指导实践

真理是科学体系的首要美德,解释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真理,才能够用来指导人类的行为取向。由于自然科学能够在实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反复的精确检验,而且能够被任何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和验证。因此,自然科学的理论或真理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完美形态”,能够对自然现象进行精确预测,并能够对人类行为进行有效指导。从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实验)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科学理论的逻辑链条由以下环节构成:

因果关系的规律性: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产生了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自然科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解释自然事物的因果规律。一是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揭示其中的因果关联,这是因为自然现象在自然界的发生多是重复循环的,如日月的昼夜运行、四季的循环往复、动植物的生死循环等。二是可以在理想化的实验条件或实验室里,通过去除非主要影响因素,减少现象发生的自变量,反复观察和分析其导致的结果(因变量)。自然科学的“实验”,是任何人在同样条件下都可以反复得到“同样的结果”。正是通过精确实验,自然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精确预测,并用来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自然现象的因果规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必然联系,即什么样的条件(原因),必然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牛顿物理世界的规律,大多属于这种必然因果。另一类是或然联系,即在什么样的条件出现时,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由于条件出现的或然性,导致结果出现也具有某种或然性,是一种概率性的因果关系。如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人口的自杀率等。

因果关系的预测性:自然科学由于揭示了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性,所以能够揭示出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准确地预测在什么情况下出现什么条件,就可以推断在此种条件下必然或可能出现某种结果。此种“条件—结果”的因果规律,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能够得到几乎完美的实现。因此,自然科学能够对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精确的预测。

因果关系的指导性:由于自然科学理论能够对自然现象的发生进行精确的预测,进而能够对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仅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这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上有大量的案例可资借鉴。自然科学越发展,人类越遵循科学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越有可能取得成功,也越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复杂性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但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存在很大的区别,社会科学理论虽然同样需要追求真理,揭示社会现象的因果规律,但由于人的因素的存在,社会现象的发生和规律具有众多独特的变数,因此造成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复杂性。

“人的因素”的多变性:人是社会现象发生的主体因素,人也是最为多样和多变的因素。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既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也依循一定的社会规律。人既是情感性的社会动物,也是具有理性计算的“理性人”。人类的行为取向,既有一定的个体素质和心理影响因素,也有社会性的制度文化影响因素。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和激励机制,会造成不同的行为取向和行为习惯。同时,人也是最为多变的不稳定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条件下有不同的行为模式,甚至在同样的社会条件和境遇下,个人的行为也会为了利益的算计,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假象,即本人行为与真实想法表里不一。作为社会现象中最为多变、最为灵活的人的因素,对社会现象要作出准确因果判断,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不规则性。

“社会现象”的不可逆性:由于时间的不可逆,人的生命的不可逆,人类社会的现象同样是不可逆的。一个社会现象,只可能发生一次,身处其中的亲身经历者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于其他的旁观者或历史后来者,就只能通过访谈亲历者或查阅历史文献来研究此次现象。这就造成对众多重大历史现象解释的“多样性”或“歧义性”,甚至对同一历史现象出现矛盾甚至完全对立的理论解释和释义。微观的个体行为,作为一定的社会现象,同样具有不可逆性,不可能再来一次供研究者反复考察分析。

人类行为的“不可实验性”:社会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人们的行为互动和利益博弈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自生自发的特点。行为发生的社会条件是多样化和有巨大差异的,不同社会的文化传统、制度体系和境遇条件不同,人们的行为方式可能不同。在同样的文化环境和制度规则下,不同个体的心理人格、情感因素和利益计算各不相同,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就说,人的行为是多种复杂因素内外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涉及多种可变的因素和条件,不可能在理想化的实验条件或实验室里进行“纯化研究”。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可能出于某种需要而进行真实行为意图的掩藏和虚饰。因此对人类行为或社会现象,根本就不可能在理性实验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模拟实验和反复考察。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社会科学理论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那样严格的精确性和规律性,从而对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社会科学理论概括,大多是经验和教训的历史性总结,更多的是一些“或然性规律”或经验性归纳,即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或个人境遇下,有多大的概率可能出现某种历史相似现象或相似个人行为。这给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土化理论指导实践的艰难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人类实践的历史条件性和社会相对性,必然决定了任何所谓的“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产物,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条件而言的。西化的社会理论,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化实践,具有一定的“域外”距离性,对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进程只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而所谓的传统“国学”,由于巨大历史变迁,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已发生很大变化,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只能具有根源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借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但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现实性的理论指导,只能来自生动的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而由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复杂性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观性等多种因素,中国本土化的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理论概括,是一项艰难而系统的理论提升工程。

从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研究对象,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因素来说,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大的错综复杂性:一是巨量的规模性,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带来了很大变化,巨量人口规模和经济变迁,使得运用任何西方经济学模型来解释中国经济变迁,都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急剧的时间性,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得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来不及考察,一个社会现象就已经“时过境迁”。三是关系的复杂性,现代化进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变迁纵横交织、互动共进,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会涉及其他领域的变量和影响。四是纵横结构的多样性,从纵向层级来说,有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五级政府体系,加上已完全行政化的基层村社自治组织,中国的治理层级有六级之多,每一层级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及其资源条件各不相同;从横向结构来说,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宏观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都给当代中国社会现象的概括和研究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客观限制。

从微观的个体理论研究者来说,每一位学者的知识结构、调研范围和理论能力各有局限,要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作出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概括,会显得学理不足和理性有限。但从理论对实践指导的有效性来看,深入实践不足、不敢直面问题、拿不出针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可能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人而异。

 

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理论既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揭示,也是社会进步的指南,为了更有效地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需要深化学术体制改革,推动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改革学术管理体制,打造宽松自主的学术研究环境。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术腐败”问题,但也造成了创新激励机制的不足。繁琐的项目申报填写程序和经费报销手续,使得一些学者不愿意承担任何课题。为此,缩减学术管理层级,简化申报和报销程序,赋予一线研究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和支配权,亟待从学术管理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营造科学理性的学术研究氛围,遏制浮夸非理性的学术“网红”。科学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客观理性活动,需要下很大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功夫,更需要坚持多年的一手资料积累和整理,容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浮夸。但目前少数的所谓“网红学者”,利用短视频平台,宣讲一些缺乏事实依据和逻辑支撑的“浮夸言论”,对于营造科学理性的学术研究氛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亟待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的支持、科研管理的便捷等制度机制上,加大对深入实践的实地研究项目的支持力度,促使更多的学者走向基层、走向田野,直接针对基层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和矛盾,拿出真正有实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鼓励家乡化本土研究,加强学术研究团队的合作和协同。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特点,都有自己的家乡关怀和乡土情结,每一位学者利用自己熟悉的家乡人脉和风土人情,扎实做好本村、本乡和本县的本土化研究,集合和贯通起来,就构成波澜壮阔的中国基层治理的研究长卷。这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的封闭小圈子,鼓励学术研究团队的自主合作和协同,形成宽松自由的科研项目研究氛围。

中国理论离不开中国实践,中国实践需要中国理论的指导,但真实有效的理论指导,离不开扎实持续的国情调研,离不开长期坚持的材料积累。只有深入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直面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真实反映民生需求和人民愿望,切实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故事中,提炼和概括中国话语的本土化理论,才能真正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