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学研究》 > 2020年第2期
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

——“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黄金辉 路顺 时间:2020-06-23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八大以来中国藏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17BDJ003)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深入学习、研究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在成都主办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和《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政治学研究》主编房宁,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与走向,以及政治学期刊与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学界亟待研究的重大议题。

围绕政党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有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党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批判到借鉴,再到理论自觉的过程。下一步应加强政党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关注中国政党运行实践研究,增强中国政党理论研究的时代性、提升中国政党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在历史、概念、理论、制度、实践五者统一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学者结合党的政策、文件分析党的政治建设,提出只有深刻理解党的政治建设的涵义与本质,才能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执政与治国理政之间的关系。

围绕党的建设基本经验这一主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学者指出,党的成功执政,与其运用政治势能,保持党内意志传输的高效畅通和执行力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显示出西方政党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学者认为,党的政治建设不仅包括党的自身建设,也涵盖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各个方面。

有学者提出在肯定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党的执政依然面临挑战。有学者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吸纳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原有吸纳策略无法满足私营企业主新的诉求;二是原有吸纳策略效能下降。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需要从转变思想观念与制度创新两个层面,调整优化既有政治吸纳策略。

围绕基层治理、地方治理与国家治理三者关系这一主题,有学者结合江西某地宅基地制度改革案例,提出在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宅基地村民自治模式及其制度化,有利于建立严格规范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也对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政府改革主要包括文职机构改革、“管理导向”改革与“透明性、责任性”改革三种模式。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在借鉴这三种模式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均衡的改革模式。但西方“三合一”改革模式潜在的问题是其社会—政治目标与使命不兼容。中国应通过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培育社会组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途径,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和推进国家治理的整体变革。有学者认为,以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为核心,实现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治理文化、推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

二、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与走向

改革开放初恢复重建以来,中国政治学取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中国政治发展及其认知的影响,使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与理论范式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治学如何发展及向何处发展,成为与会学者讨论的重点问题。

围绕中国政治学发展状况这一主题,房宁指出,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包括政治学在内的四个学科需要“补课”,四十年过去了,作为“四大补习班”的同学,法学、社会学的“补课”成绩斐然,标志是两个学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相比之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议题却相当分散,“自说自话”“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总体来看仍停留在初期发展的水平。

房宁强调,当下政治学研究中应注意区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以推进中国政治学的专业化发展。他指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前沿学术问题。房宁认为,政治哲学是关于政治价值的认识体系,政治哲学以倡导社会的政治理想为主要内容。政治哲学设定政治价值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阐述和论证,倡导、推崇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社会观念。而政治科学则是关于社会政治活动规律的认识体系。政治科学对政治与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客观观察,不预先设定价值与目标,而是探索解决历史与现实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方案。房宁提出,注意区分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有助于这两个分支学科的发展。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不分,常常形成认识上的相互干扰。当前,政治学界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许多争论实际上是假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分不清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以政治哲学的思维和方法讨论政治科学问题,给科学问题一个“哲学的解”;或用政治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讨论政治哲学问题,用科学方法论证哲学问题。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交叉论证造成了同一律上的逻辑矛盾,形成许多虚假的命题和伪论证、伪证明。从学科发展的规律看,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在融合与分离中实现发展。

围绕中国政治学的价值定位这一主题,与会学者纷纷发表意见。一些学者提出在知识生产中如何体现学术的客观性和自主性、在知识评价系统中如何完善政府与专业科研组织协同机制,是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推动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和协商民主等民主制度与形式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论。另一方面,中国民主政治的理论研究,也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对民主知识的实际学术贡献与其承担的知识生产功能难以匹配。如何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生产的民主知识的质量、社会认同度,调动其在民主知识生产中的积极性,值得思考。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发展,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如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好服务的问题。中国政治学理论成果能否向实践转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向实践的转化,直接关系到政治学学术价值的高低和学科建设的成败。房宁认为政治学是经世致用的学科,应用性既是这个学科的一个优势,也是学科的社会责任。更好发挥这个优势,学科发展就快、社会影响力就大;否则就会被社会所忽视。但遗憾的是,当前很多中国政治学者未能立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因而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有学者认为,中国政治学发展需要有效的知识生产,但当今政治学的知识范式大多来源于西方社会,难以有效阐释中国社会政治现象。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进步,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政治实践。也有学者提出应关注中国政治实践的理论提炼问题,指出群众工作方法作为新中国长期实行的社会治理方式,有着丰富的基层实践,但与之不协调的是,群众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却不高。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实践话语没有转化为有效的学科理论话语,中国政治学研究未能将丰富的群众工作实践,转化为政治理论话语,造成群众工作“实践”与理论“话语”的脱节。

许多学者认为,如何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整合,是推进中国政治学、乃至整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问题。有学者从社会科学“知识模式”与“知识之树”角度,提出社会科学知识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性决定任何社会科学知识,都只能用以解释某一特定的现实,当其所运用的情境发生变化时就会失效。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树一部分的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也只有当其可以解释某一普遍事物中的特殊项、能够为其他国家的学者理解时,才是有意义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的建构,既不意味着对其他国家社会科学的无条件归附,也不能脱离社会科学的共性规律孤立地认识和理解。有学者提出国际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学科理论的国际化意味着学科知识具有普遍性解释力。政治学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本土化的发展方向就是立足于中国的政治实践和中国政治学自身发展实际,生产政治学知识。同时将中国政治学知识融入世界政治学知识体系,使其能在全球生产、推广和应用。中国政治学必须积极对接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学习其有价值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化与国际化。有学者认为,什么时候强调本土化、什么时候强调国际化,必须充分考虑具体时空条件的现实需要。在一个学科真正成熟和稳固之前,应该更注重其专业化和国际化;而在学科发展相对成熟以后,可以适当追求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不同阶段对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强调,应扮演学科纠偏的功能。即在某一方面的发展走向极端的时候,另一端的力量应将其拉回正轨,进而维系整个学科的“生态多样性”。关于如何协调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该学者提出“全球本土化”概念,指出无论全球化还是本土化,都不是学科发展的目的,而是交互发展和彼此滋养过程的中间状态。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不应局限于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非黑即白的争论,而应采取开放性、包容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致力于建构相互尊重、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共同推动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制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三、政治学期刊与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

政治学专业期刊与栏目是政治学研究成果发布和交流的平台,在促进知识传播、服务学科建设,以及培育政治学学术共同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会编辑围绕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期刊审稿标准、期刊选稿偏好,以及政治学期刊与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培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交流心得。

围绕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培育这一主题,房宁认为学术共同体并不是学术机构,而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分工体系,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和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集中和持续的观察与研究的学者构成的群体。学术共同体形成于一个专属的研究领域,需要形成一套专业化的方法论、知识体系和学术标准,从而建立某一学科的专业门槛和边界。房宁指出,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依赖于中国政治学学术群体形成合力、有效提高整体学术水平。但迄今为止,大部分政治学者仍处于单兵作战阶段,中国政治学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中国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第一,进一步办好政治学专业学术期刊与栏目;第二,按照现代政治学发展的规律,推进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国际化; 第三,加强政治学界学术交流,鼓励学术讨论、争鸣,特别是加强政治学研究选题的规划和综合性、团队式研究。

围绕政治学期刊与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培育的关系这一主题,房宁认为,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一个研究与发表、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与自然选择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办好政治学学术期刊,有利于推动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有编辑认为,政治学学术期刊对于政治学领域相关科研活动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因而必须在学术期刊与研究者的双向互动中促进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建设。

围绕政治学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这一主题,与会编辑一致认为,刊用文章的质量关乎期刊的学术声誉、学术水平与存续。期刊审稿应专注于稿件的学术质量,对文章的选题、观点、方法、材料、论证等进行严格把关。有编辑提出提高刊物选题质量,对提高政治学期刊发文质量、建设政治学学术共同体至关重要。政治学媒体应以探索中国政治发展的学术逻辑作为选题重点。房宁认为学术期刊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优质稿源,评判学术论文质量优劣有三个标准:面向真问题、从事真研究、形成真成果。

围绕政治学学术期刊的选稿偏好这一主题,与会编辑认为,要处理好侧重理论研究类论文与侧重对策研究类论文的关系,以及侧重政治哲学类论文与侧重政治科学类论文的关系。有编辑强调,理论性是学术期刊的基本属性和最大价值所在,应优先选择理论性强的论文。也有一些编辑认为,对策性论文现实针对性强,影响力大,有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转载率和引用率。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无疑对期刊定位和稿件取舍具有重要影响。就后一对关系而言,多数编辑认为,政治哲学导向与政治科学导向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期刊审稿中两类文章同等重要。有编辑认为,不少政治科学类论文过度关心数据和模型,这种为了量化而量化的学术产品背离学术研究的初衷。房宁也指出,运用“知识整理”式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事实上只是已有知识的形式变化,而非实质性创新。

本次研讨会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的相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视角多样、新意频出、内容丰富,是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加强学术期刊与学者的交流与互动、促进政治学学术共同体培育,推动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黄金辉、路顺,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都市,610065)

(责任编辑:林立公)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