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学研究》 > 2003年第一期
在稳定中建设、发展

作者:李铁映 时间:2003-07-01
编者按:2002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十五届七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现摘登李铁映同志在全会上的发言如下:

我完全赞成十六大报告。报告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经验,规划了党在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是保持长期稳定

21世纪的头20年,对于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和国家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要靠发展。检验我们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合理与否,标准也是发展.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集中精力,集思广益,共谋发展。

发展,就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这既是鉴于苏联的教训,也是鉴于我国几十年来的经验。

苏联解体,是苏联党和国家自己倒下去的,是自己投降、自我解体的。

我有时候想,一些敌对势力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是希望中国乱。最感到迷惑和沮丧的是什么?是中国不乱,还在稳定中不断发展。因为如果中国像他们希望的那样乱了,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我们每一位同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我们党和国家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当然,保持稳定,从根本上说,要靠国家的持续发展,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二、稳步、稳妥地实施各项方针政策

目前,“人心思定”是大势所趋,我们国家从总体上已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

诚然,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问题永远都会有。从一定意义上说,问题解决之时,也是新问题产生之际。加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面临的问题也会大不相同。

但无论如何,从全国范围来说,人民最希望国家稳定,不希望乱,这是大局。

我们的改革措施、发展政策,要充分考虑到“三种承受能力”,即我国的经济发展承受能力、人民群众的认识和承受能力、各级干部的领导操作能力。

各级干部,在指导思想上,都应克服思想浮躁。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浮躁,会阻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那么,干部的思想浮躁,也会给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建国以来,很多曲折和失误就是出在“急”上,急躁,不切实际,违反客观规律。急则生“变”,生“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要在这所学校里合格地毕业,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哲学、经济学、法学乃至领导方式、决策思维等各方面都要有大的改进。要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单纯靠“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式,学会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海中游泳。

三、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探索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既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鉴于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向全党同志发出的动员令。

对于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理论上的成熟,从来都是政治上成熟的根本前提。

江总书记2002年7月16日考察中国社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其重大意义,就是唤起全党对理论、理论研究的重视。

理论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灵魂和旗帜。一个国家、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理论,只能充当别人理论的俘虏。没有自己的理论,就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是注定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

自己的理论,是在自己的实践中产生的,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自己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的回答,反过来又指导自己的实践。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都有实践的、社会的、历史的局限性。理论的局限性并不表明理论一定是错误的,而是表明,理论总是一定时代、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认识。正因如此,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与时俱进。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一个重要教训在于,理论上长期搞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自己不能发展理论,后来又跳到另一个极端,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盲目崇拜西方,从而导致失去“主心骨”,解体、垮台也就成了必然。

在实践探索基础上推动理论探索,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教条主义是思想解放的大敌。既要反对“东”教条,也要反对“西”教条。

在当代中国,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推动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中国发展的实际,离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这样的理论是为谁服务的?代表谁的利益?回答哪个国家、民族的问题?十六大报告,正是回答了中国新时代的问题,正是我们自己的理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回答中国问题、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经验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句话,中国的理论,就是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理论。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为了固守个别论断和结论,不是把它当成教条。我们发展理论,不是否定理论,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一些。归根到底,就是探索发展中国的理论。

我们讲理论创新,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十六大报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篇章,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什么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这是新世纪初全党同志最大的政治任务、理论任务,也是理论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着力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为了推动理论创新这一崇高事业,党必须掌握一支专门的理论队伍和战线,这是一支“特殊军队”。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我们要打赢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理论文化之战,就必须拥有理论、发展理论,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断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提出问题是任务,解决问题是经验,总结经验是理论。我们正处于一个出思想、出理论、出“大家”的时代。

我相信,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定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更加壮美的新篇章!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