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陈亚联    文章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6日)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心从历史过程、内涵、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到着眼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构建和通过学科建设推动研究发展等方面。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新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

  八大领域  成果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期刊文章,每年在2300篇以上。学者们除了继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内涵、本质、历史任务、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近年来,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再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主张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入手,对传统文化中在相关层面的话语资源特别是有关中华传统价值观话语资源进行新的阐释或现代转化,整合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契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蔑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得到思想资源、智慧和启发,但也要防止以高扬传统文化为旗帜,反对马克思主义、拒斥西方先进文化的保守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为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作了有益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是理论界十分关注的前沿话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化与被化”、“结合”、“融合”、“批判继承、能动选择、扬弃提升”、“哲学形态与哲学新形态构建”、“研究范式”、“大众化”等方面继续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例如,武汉大学教授汪信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要求,而且是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脉,并由此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新传统即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内容是唯物史观。她认为,毛泽东哲学的唯物史观创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论、方法论;“四个全面”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统筹论、实践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提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的重要命题后,学术界再度聚焦这一问题。卫兴华、逢锦聚、顾海良、洪银兴、胡培兆、程恩富六位学者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代表性。他们分别从《资本论》再生产理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认清投资关键作用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和马克思主义这一“魂”,马克思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与中国特色“经济学说的系统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创新的经济发展理论,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深化认识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这些研究成为新的历史起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当代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阶级斗争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逻辑环节,否定阶级斗争理论就损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科学体系。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当代世界、当代中国,都离不开阶级分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必然性、起点和进程、彼此之间的关系、主要经验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更多中青年学者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他们结合大众传播学理论,从新媒体、大数据等新视角探讨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问题。学者们认为,网络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效性,必须建立相应的传播机制。还有学者提出,需要采取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介,打造线上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媒介统一战线。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本领域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话语体系构建问题。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概念、研究的必要性、构建的途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学者们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科话语体系构建包含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范畴、理论构建的独有化,也包括学科建设结果的大众化。为此,应该吸取其他学科在构建自己话语体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既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又要避免学科画地为牢、自我封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都非常高,要取得有深度、独创性和有价值的成果,并非易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赵智奎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认识》一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律”、“正反律”、“创新律”三个规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金民卿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发展主体为核心,由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主客体关系、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它们相互影响、有机组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合力。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深化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学术界围绕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人物思想进行研究,并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思想脉络的主线。对这两大理论成果的研究集中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思想方面,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依然是研究的热点。

  特点突出  逐步深入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心从历史过程、内涵、方法等方面,逐步深入到着眼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构建和通过学科建设推动研究发展等方面。

  注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新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二是注重现实问题研究,把问题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生长基点。学者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之中,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没有停留在一般阐释层面,有的还把问题意识作为深入研究的着力点,探索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真问题”。

  注重从哲学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发展机制和内在规律性。过去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过程、基本经验、历史规律、方法途径、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从哲学层面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内在要求。十八大以来,不少学者重新从哲学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思想逻辑、发展机制和内在规律性方面取得一些新的成果。

  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构建。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取决于国家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学术界和理论界话语体系的生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等要求。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概念、研究的必要性、构建的途径和转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注重以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本质含义是学术分类。自200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这一学科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影响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然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大学科。

  彰显价值  增强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和新特点,彰显了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

  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为我们党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理论素材和思维方法。学者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内在逻辑以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关系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梳理、阐释和论证,引导人们全面、完整、正确地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所做的开拓性研究,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领域,从而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

  三是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了初步努力,使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政治使命和学术使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四是,进一步丰富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范式。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开拓和形成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三,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方兴未艾  短板待补

  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这一新兴学科和研究领域还存在种种需要澄清和矫正的问题,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进一步强化学科意识,明确学科研究的对象、基本问题和研究边界,突出研究的重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地位已经确立,下一步应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思路进一步发展。要明确学科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研究边界,明确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以及平行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联与分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很多,其中哪些是基本问题,哪些是具体问题,哪些是具体观点,哪些是主干部分,哪些是枝节部分,目前学术界还缺少科学而细致的分析、分类和逻辑加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个重点,不仅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专题研究,还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贯通性和整体性研究。

  仍然需要处理好学术性与政治性、民族性和世界性、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关系。这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普遍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的老问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把政治性和学术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起来,不能使之相互对立或相互抵消。既要重视文本研究,更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研究方法须多样化,视野须更开阔。方法和视野是学科健康发展和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整体性特点,只有把研究视角上升到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高度,才能把握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体系。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多个相关方面,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成果,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内在关系。今后要更多地加强系统分析、跨学科、比较研究等方法的运用。

  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存在一些“短板”。例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集体智慧”的研究不太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过程中的曲折同样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还需要开展深入研究。客观地说,学科研究和建设中存在“短板”现象是正常和暂时的,有待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逐步解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17-05-16 15:59:00 点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