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中国独立自主的价值选择
作者:李凯中
时间:2010-08-10
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档的历史现象。以什么样的方式崛起,却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问题。中国新一届领导人2003年多次在重大的国际国内场合,反复申明中国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平崛起”,是在中国发展道路上又一次独立自主的重大抉择。它是中国政府应对全球化新形势、构划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也是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种种猜疑和担忧的一个庄严承诺。“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确立,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为现实与科学。
一和平崛起之路是独立自主的价值选择
一个民族或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是一种利益实现机制
和发展机制的选择,关联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选择,必须由这个民族或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抉择。独立自主是世界观、方法论体系,同时又是价值观体系。独立自主所关注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主体的自立、自主、自强,这是任何价值主体都无法舍弃的根本利益,因而也构成民族国家的价值核心和生存方式。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最关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内容?有人认为,“中国的核心利益集中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家的安全,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国家的发展,即保障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重大进步和发展,但是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面临一系列大规模发展难题的发展中国家”,131远离发达国家行列,远未摆脱在国际社会中的弱势地位,现实中国的发展使命仍然异常的复杂和艰巨。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构成了当今各民族国家内在建设和外在发展相统一的时代环境。市场机制的全球扩张,经济资源的跨国性配置,国际利益集团的分化组合,使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与发展机遇同时并存。在当今的历史潮流中,不在全球化中崛起,就会在全球化中沉沦。中国再也承受不起沉沦的代价,中国必须发展,而且要持续发展。
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提出,是第四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依据对“和平与发展”当代世界主题的深刻理解,总揽时代潮流和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结论,以求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出一条与历史上许多大国崛起方式迥然相异的强国之路。“和平崛起”是一种价值选择,是一种治国理念,是一条发展道路。和平是条件、是基础、是中国的存在方式和对外交往方式;崛起是核心,是关键,是目标。崛起是指突起、特立耸起之意,以国家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和平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所至、利益所在。人类起源于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丛林原则”在历史上经常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财富的争夺,疆域的扩张,欲望的满足,人们习惯于凭借暴力、强权、战争来定夺。这是人类文明欠发达的局限性。随着历史的进步,人类社会整体的、深层的发展态势是趋向和平,摒弃暴力和战争。众所周知:过去太多的暴力和战争给人们留下的创伤太深,让人不堪回首,从而使人道、和平等价值观念具有了普世的意义;高科技广泛运用于军工,不断推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既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恐怖阴影,又使对手之间相互构成了威慑力量和制约力量;全球化进程使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和则共底、战则俱伤的后果让战争机器的启动者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不能无视世人对和平的价值诉求,只求自己崛起,不顾世界安宁,悖人心而逆潮流者不长久。在维护和平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以自己的发展推进和平,这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历史的经验也证明,和平崛起之路才是中国明智、稳妥的发展之路。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大国崛起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即依靠武力和强权扩展自身在世界的利益和势力。近代以来相继成为世界和地区强国的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基本上是后一种崛起方式。然而,别国成功崛起的非和平方式并不适合于中国,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情况,都决定中国只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通过思想解放、体制创新、充分发掘国内潜力和利用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条件开展和平建设取得的成就,没有任何武力、强权的成分。但一些带着意识形态偏见和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人,散布“中国威胁论”、“第二超级大国论”,有意无意掣肘中国的发展。不以实际行动打消这种疑虑,在未来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难以保障。其二,战后几个大国崛起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德国和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成功,而苏联走军事扩张的路子却走向了解体。其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制度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我们不能损人利己,凭借武力和强权来扩张自己在世界的利益和势力。其四,中国是个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和睦万邦”的文化传统世世相承,已融汇成民族的精神方式和行为方式。历史上,体现中华主流文化的民族或政府,从来没有主动以武力对周边民族实施过征服与扩张。今天的中国更没有必要去对周边国家实施武力征服和强权扩张。
二和平崛起是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发展之路
“和平崛起”的本质要求是发展。发展的内在目标,“即保障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圆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尽快把我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对外而言,不仅要加快发展,而且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即瞄准发达国家为赶超目标,跨越它们走过的历史行程,尽快地缩短与它们的差距。
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就是立足于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发展目标,这是这条道路的生命力和根本意义所在。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141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崛起为世界级大国,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于任何别的国家或外部力量。独立自主的价值准则,就是坚持自己主宰命运,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强大自己,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和价值目标。早在1935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中,无论条件多么艰难,我们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初步繁荣昌盛和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等一系列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力量来支撑自己的“和平崛起”。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上的分量越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世界的前列,经济总量迅速增加。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6694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第6位,进出口总额8512亿美元居全球第4位,年末国家外汇储备4033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110695亿元人民币。
2、科教兴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国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捷报频传,“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标志着中国的航天科技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国家在实施“普九”教育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适龄青年以每年400万人左右的规模进入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加快了民族素质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3、广裹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武装力量,勤劳智慧的13亿人民,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是国家崛起可靠的力量保障。
4、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己积累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丰富经验。领导核心的治国决策和效率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软国力。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经受了国内外许多重大考验,积累了一般国家领导人难得的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基本确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以胡锦涛为首的第四届领导集体,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致力于加快国家发展步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和平崛起”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方针。把“和平崛起”的价值目标主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意味着中国的崛起将不重蹈近代以来的崛起大国以严重扩张外部市场、攫取外部资源,损人而利己的发展模式,而是走集约式、内延扩张式的“建设性地崛起”之路。151我们要通过发掘国内潜力、整合内部资源、创新发展机制,走出一条为国家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即“更加充分自觉地依靠体制创新,依靠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依靠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开发,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并以此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努力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和平
崛起”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中心战略,统筹与协调兴国安邦的大政方针,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排除影响崛起的障碍因素。
要积极推进国内各项改革,建立和健全保障安定、促进发展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和平崛起”必须以国内稳定为先决条件,以稳定促发展是基本国策。目前影响国内政治、社会秩序稳定的因素不容忽视:党政干部以权谋私、职务犯罪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的制止;市场经济运行中法规、道德缺失和无序状态鱼待改变;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频繁发生;居民收入贫富悬殊的拉大、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农”问题鱼待解决;不少地方生态、生活环境日趋恶化,引发各种纠纷和矛盾。党和政府要下大决心以立法、改制从根本上确立解决问题的途径,又要在贯彻落实的步骤和环节中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成效。以此凝聚党心、民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为国家崛起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要维护好主权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打击国内各种分裂主义、恐怖主义行径。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主权的不可分裂对于和平砚起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受民族纠纷、邪恶势力、主权统一等问题干扰太多,哪里还有精力和资源去搞建设和发展?我们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对于破坏国家主权安全和统一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行径和邪教组织,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台湾主权回归是国内事务,“台独”分裂势力不断玩弄花样,单方面扩大事态,炮制“公投”的假民意,竭力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对主权统一造成极大危害。为不影响和平崛起的大业,对台湾事务的解决,应提上议事日程,完全可以采取和平与非和平的手段,加快解决进程。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把“和平崛起”的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并不是要回复到马克思所说的“民族隔绝”和邓小平同志早就批评过的那样“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状态。独立自主决不是孤立封闭。在全球化趋势下,通过国际机制的途径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手段。I6j我们以良好的国际声誉和灵活的开放政策建立广泛的对外联系,最大限度地吸引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及各种资源为我所用,以雄劲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抢占国际市场和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同样是独立自主和平崛起之路的内在要求。
三以中国和平崛起来倡导和构筑独立自主的世界局面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独立自主地选择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并以独立自主的方式来实现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的中国,应能更好地对全人类有所贡献。全球化的本性,是要建立无国界经济乃至无国界政治,而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却是民族国家,一个民族国家要在全球化进程中谋求发展,又必须伸张国家主权、维护自己的独立利益。17)独立自主价值观强调主体的自立、自主、自强,这是国家、民族的价值核心所在,目前的国际社会种种因素并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的维护,更使发展困难重重。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在国际上也经常受到各种非难和挑战。这种现象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崛起的目标只能是世界级的
大国。历史告诉我们,作为“世界级大国”,不仅仅是综合国力居人之上,更应当是“世界新潮流的倡立者和积极实践者”,既拥有先进的制度文明和广泛的观念影响力,又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唐、明、前清时期的中国之所以被四域有“天国”之称,就在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与文化、制度影响力遥遥领先于其他民族。
18世纪的英国与20世纪的美国因时崛起,与武力、强权同时起作用的还有市场经济、民主制度、科技创新、国际秩序等制度和文化的先进东西。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要努力规避英美崛起所带来的负面历史效应,立足于对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的新贡献,致力于构筑一种世界各民族独立自主的,自由发展、自主富强的新局面。
l、倡导一种潮流一一各民族国家自主发展。全球化进程中国家间利益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并不能取代各民族国家的主权地位和特殊利益。市场化、民主化、国际化是一切民族发展的历史方向,每个国家都将或迟或早完成这一过渡,但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运行模式以及速度进程,必须由这些国家在不违背人类道德的原则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自主决定,任何大国、大国集团或国际机构不能越姐代厄或强制实行。越是全球化发展,越要尊重各民族国家的自主权利;越是各民族自主发展,越能给世界带来蓬勃生机。中国坚持不把自己发展道路的和制度模式强加于人,也坚决抵制任何人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强加于我们。
2、促成一种格局—多极化国际社会。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还是多极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前途至关重要。冷战后的美
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强势地位,妄图通过全球化进程构筑起让世界各民族俯首听命的单极格局,既失人心又违背历史规律。国际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体系,各民族国家都有是各自独立的国际行为主体。全球化在促进国家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同一的同时,又从另一方面强化了国家利益、民族认同以及国家或区域间集团,使得国际行为主体在利益和价值观念上的分化组合更为复杂多变。单极化格局的最大受害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世界整体利益或是中国自身利益出发,我们都应努力促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反对单极主义和霸权主义。中国坚持不称霸,坚持不做超级大国。
3、确立一种机制—各国之间共和共嵌。中国和平崛起的当今国际社会,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间利益
相互关联极深,市场、资源、产权、人才、技术、信息等呈现全球范围的“社会性”日益增强,经济安全防范、公共卫生危机、跨国恐怖主义、毒品泛滥、环境恶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全球共治。而目前国际社会合作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基本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形成并体现其利益和意志的东西。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也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融入这些机制以利于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逐步改变其机制和规则中的不公平部分,努力构建一种使各国之间共和共赢的发展机制。中国领导人的“和平崛起”理念非常明确,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建立政治互信,加强相互协调,增进互助互利,深化区域合作,维护和平稳定,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避免与一切国家的“零和”游戏,尤其在与周边国家关系上积极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坚持不以武力和强权在海外谋求利益,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内以机制化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4、承担一种责任,一一对全人类负责。把自己的强大建立在别人的衰弱之上,是一切武力崛起国家的基本逻辑。这些大国、强国为了一国一己之私利,不惜践踏人道公理和国际规则,巧取豪夺、损人利己,导致民族国家间争执不断、矛盾重重、贫富悬殊,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近代以来的中国饱受西方列强非文明行径的茶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选择和平崛起,就是选择一种新的“世界理念”—对世界负责,对全人类负责。居住“地球村”的每个民族都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而且这种生存和发展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中国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而对别国发展造成障碍,中国的每一项成就都应该给国际社会带来安宁与福扯,中国的所作所为应该促使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