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政治发展理论的缘起
作者:张星炜
时间:2010-04-06
政治发展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兴起的一个新的政治学研究领域。政治发展理论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它以政治发展(political development)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为研究主题,围绕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主转型、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如何克服政治腐败、如何化解政治危机、怎样完成政治文化改造等核心问题而展开学术探讨,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被统称为“政治发展理论”。对于政治发展理论兴起的缘由,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这主要是受到两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及50年代关于发展的区域性研究的扩展,即学术研究中心从欧美转向第三世界;二是政治学自身的“行为主义革命”。[1]
一、发展的区域性研究的扩展
美国政治学家霍华德·威亚尔达在其著作《比较政治
学导论:概念与过程》中指出,至少有7种主要的影响可以
用来解释为什么比较政治学新一轮的关注点会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2]这7种主要影响是: (1)政治学对政治行为和政治中非正式方面———政治社会化、利益集团的行为以及决策———更加重视和强调;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量新兴国家进入世界舞台,扩大了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范围,为研究政治变迁提供了全新的实验室; (3)这些新兴的国家都与前殖民地宗主国依然存在直接关系; (4)新的学术整合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日益增加,发展中国家成为综合研究的最合适的对象; (5)美国政府试图制定一种新的外交战略,以便处理与那些新兴国家的关系,因此,鼓励和要求学者们提供一种替代性的、非社会主义式的发展模式;(6)学者们对于50~60个从未研究过的国家的单纯的求知欲; (7)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喷气式飞行)以及研究基金的增加,使学者们不仅能掌握所研究国度的最新资料,还能同时研究几个国家和地区。
其次,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也来自于第三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理论指导的强烈愿望,即“提供发展策略的需要”。从现实的角度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民族解放浪潮,将获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推上了现代化的舞台。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还处
于比较落后的发展水平,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实现农牧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 (2)如何摆脱殖民主义束缚,建立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3)如何确立现代意义的政治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政治发展问题有关。
此外,政治发展研究首先兴起于美国,这与美国的特殊地位和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以后,美国由一个普通的大国一跃而成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卷入,使之更加积极地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而当时第三世界的独立正好成为重大的国际现象和国际政治的中心议题。为了加强对国际事务的了解,特别是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了解,美国政府大量投资,鼓励学者展开对第三世界的研究。于是,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研究成为一种学术潮流。
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也可以说是美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结果。“二
战”以后,面对两个阵营的对立,美国为了孤立苏联,极力
争取第三世界,对第三世界国家给予大量的经济援助。当
时美国政界和学界似乎都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
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可以用经济方法来解决。另外,当时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贫困会引发政治革命,而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稳定的民主制度的成长,从而避免“红色革命”。因而,美国政府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主要是经济和技术的援助,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工业基础,进而提高国民收入,稳定政局,实现民主制度的移植,以抵制共产主义的诱惑和渗透。然而,事实与美国政界、学界的估计不完全一致。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给予援助的国家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1)种族冲突与阶级冲突不断加剧; (2)骚动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3)军事政变接二连三; (4)反复无常、个人说了算的领导人物主宰一切并推行灾难性的社会和经济政策; (5)政治腐败严重; (6)政府效率和公务水平日益下降; (7)政治的权威性严重缺乏。[3]
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失败以及之后的转变,亨廷顿曾对此做了专门的分析。他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4]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消灭贫困、疾病和文
盲)并不一定带来相应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
现实以及美国外交政策收效的低微,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并不单纯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问题。正是在这种认识下,政治学家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政治发展的条件和相关要素方面的研究上来。
二、政治学自身的“行为主义革命”
在西方政治学中,规范研究(Normative)与实证研究(Empirical)是两种风格迥异的理论与方法。从政治学史的角度看,规范研究源远流长,而实证研究作为一个学派,不过是20世纪初的事情。
政治学规范研究的传统无疑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及其同时代的政治理论。“几乎所有的规范的政治理论,……
都试图同古典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重新取得联
系。”[5]作为规范研究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划分政治体的德行标准。他认为,“依绝对公正的原则来评断,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变态(偏离)。”[6]这种观点源于他把政治与国家(城邦)的终极原因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的目的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人和社会制度都有一个可以被发现的客观目的,这个目的可以为规范判断提供基础。一个政治共同体的目的是促进某种善业,成就这种善业的共同体便是合乎道德的。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给出了规范研究的方向:一个政治学家从事的活动大体是规范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道德、伦理和价值判断,对他来说,重要的不是回答“是什么”,而是“应该是什么”,这种“应该”绝非主观臆测,而是对本体论所承认的存在领域即所谓“客观真理”的揭示。
这种以规范研究为主旨的传统政治学,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研究对象看,国家以及以国家为核心的主权和法律制度是传统政治学关注的基本内容。第二,从研究途径看,传统政治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哲学的、历史的、法律的和制度的方法。第三,学科边界的模糊性。这一特点正是由19世纪以前盛行的那种哲学的、历史的、法律的、制度的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政治学者眼中无疑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哲学王”的构想成为后世精英主义政治魂牵梦萦的大境界;但在文学家看来,它是优美的散文;在哲学家看来,它是智者的沉思;伦理学家则把它视为美德即知识的证明;而历史学家则相信它是城邦生活史料的荟萃。传统政治学就是类似这样一个因包容多种学科而模糊了自身学科特色的体系,发展到极致处,手段取代了目的,研究的方法反而成了学科的标志。
传统政治学的这种治学品格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被视为理所当然,规范的理论研究成了理论研究的“规范”,其奠
基性成果以傲然的姿态引人钦羡。到政治学发源地的欧洲去学习政治学,成为当年许多美国青年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当传统政治学还陶醉在其声威远播的满足时,它的弟子们已经开始酝酿着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之为行为主义革命。它是针对传统政治学的下述危机而产生的:第一,传统政治学无力回应科学主义的挑战。19世纪中叶,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宣告了“科学世纪”的到来,随着有关自然界的知识迅速增长,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观察、归纳、演绎和试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的领域,而且几乎可以运用于人类思想与行动的所有方面。这种对科学的崇拜启动了科学主义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美国政治学界逐渐形成一种主流的观点:一切理论都要立足于经验,由直接或间接的验证予以证实或推翻;政治学研究首先要面对政治生活的客观事实,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可予验证的经验理论。这种观点直接针对的是传统政治学的规范性特征。在经验论者看来,规范研究的方法在科学时代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不合时宜了。科学的判断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科学是“价值祛除”的。[7]由此而论,社会科学要成为“科学”,“只能通过摆脱道德判断的过程或通过从道德判断中不断超脱出来的过程来达到。”[8]传统政治学的“严重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它不能摆脱或不能超脱价值的规制,在政治研究中往往把“政治理论和价值理论等同起来”,从而显示出与科学主义格格不入的特质。伊斯顿认为,“这种研究的方式”“由于是从欧洲传统遗传给我们的,已经使政治理论丧失其早先的积极作用。”[9]其结果是造成了政治学的“贫困化”。
第二,传统政治学不能解释国家之外的非正式组织的
存在和作用,不能解释可能与制度原理相悖的政治过程。
伴随着对规范性特征的批判,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也被
置于全面的检讨之中。例如国家———这个被誉为“与政治学共始终的主题”首先受到了来自概念方面的质疑。伊斯顿认为,在以往2500年间很少有一个名称像国家这样存在明显的分歧,沿用含义如此庞杂的概念对于一个学科来说是一种可怕的缺陷。因此他主张“应当完全放弃国家这个名称。”[10]但问题还不在于此,传统政治学毕竟对国家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即权力的统一性、领土的统一性和人民的统一性的“国家三要素说”。虽然这只是一个条件定义,而不是直接定义。然而,用“国家的三要素”来审察国家,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的17世纪往前溯至人类历史的早期,我们只能得出“并无任何国家存在”的结论。[11]传统政治学把国家作为它的核心研究内容,但国家的条件定义却要限制乃至取消传统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这正是传统政治学的一个悖论。许多政治学者认为,从20世纪初起,国家越来越不能涵盖政治的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国家之外,大量的非正式组织如区域团体、宗教团体、种族团体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对传统政治学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此外,传统政治学过于注重从制度和法律文献上来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而没有看到在正式的政治“图式”中政治的运作可以是一个与制度原理相离甚至相悖的过程。事实上,像团体、权力、均衡、妥协、博弈、精英人物、选择与决策、刺激与反应等等这类动态因素可能要比静态的架构对政治的方向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总之,传统政治学对国家、主权、法律制度这类“陈旧”主题所作的哲学的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无法让人听清政治冰层下汹涌澎湃的潮声。这是它日益式微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传统政治学导致了自由主义政治价值的溃落。正如一些政治学者所言,不论近代以来的西方有多少种意识形态,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只有一个,这就是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充其量是要保守自由主义的成果,而激进主义大体上是企图以激进的方式实现自由主义的原则;也不论自由主义有多少流派,在传统政治学中,它不过是一种关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学说,其核心思想大致可以表述为:一切价值的终极含义是满足和实现人的个性,而国家则是满足和实现人的个性的政治形式。因此在传统政治学中,自由主义是一种用以评估现存制度、构建理想秩序的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道德哲学,规范性研究把国家与善联系起来,这不是偶然的。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动摇了人们对这种政治价值的信心。自由主义理论家霍布豪森说:“如果说国家就是人类的道德心,是权利和义务的唯一保卫者,是从比单纯的男人或者女人更加真实得多的意义上讲的合乎道德的独特组织,那么为什么它没有在对外关系中建立一种道德秩序呢?”[12]率先进入现代文明并号称天性是追求自由的白种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以及他们对有色人种的残酷奴役,使传统政治学昭示的理想成为一种讽刺。像这样因价值预设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现实相背离而失去了学理上的合法性,乃是传统政治学最深刻的危机所在。于是,政治学自身的“行为主义革命”由此而产生。正如传统政治学的危机最初是由科学主义引起的那样,行为主义革命首先也是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滥觞的结果。
科学主义的首要原则是,在分析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概括出
来的某种理论或假说必须能够用普遍适用的方法加以检验或证实。根据这一原则,政治行为主义把政治研究的旨趣定位于经验命题,而不是规范命题。它认为,由于规范命题陈述的是价值判断、个人偏好,这是无法验证的,因此,“科学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和不科学的传统主义政治学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价值中立”,后者则守持价值至上。政治行为主义认为,在批判传统政治学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应是分析的,而不是本体的;是解释的,而不是伦理的。为了确保政治分析和结论的客观与精确,政治学即便不能完全祛除价值,“也应该对价值持保留态度,或者至少不能把价值视作科学上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部分。”[13]
从这种观点出发,政治行为主义把自己的研究的基本
单位概括为“行为”,而不是制度。在政治行为主义看来,尽管制度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本身不是政治学的真正要素,政治学者应该着重关注的是政治机构的活动以及围绕它所发生的行为。必须认识到,历史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制定、遵守和违反法律的是人,制度不过是行为模式的组合。[14]
政治行为的研究是偏重于个体行为,还是团体行为,行
为主义政治学曾经由此而形成所谓“个体论”和“整体论”两种观点。到后来,分歧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大部分学者既承认个体行为模型的有效性,也重视团体理论把个人置于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的合理性。事实上,个体行为与团体行为的争议已被作为微观层次(个体)和宏观层次(团体)相结合的统一的政治分析模型所替代。政治行为主义对政治研究的科学性的追求表现在研究方式上主要是定量分析,而不是定性分析。由此发展出许多搜集事实资料的形式,如参与观察、模拟实验、晤面访谈、电话访谈、邮寄问卷、抽样问答等等;也采用了许多处理事实资料的手段,如内容和群组分析、量图和因素分析、心理测定和精神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计算机分析等等。运用数字和量化处理成为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显著特征。
既然承认政治是经验的、行为的、可以量化处理的,那
么,合乎逻辑地也就必然承认政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
的。从这里,政治行为主义得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政治是一个过程。政治是一个过程,意味着政治的实际产品并不是简单地由政治体系规定好的流水线程序生产出来的,在政治体系的正式运转的背后或外部,游离于形式——法律制度规范的政治过程往往更能显示一个政治体系的实质。因此,行为主义政治学感兴趣的不是描述解释政治的形式,而是政治的实际运用。“政治过程”,这一极具革命性的观念,“导致了政治学研究课题的大规模转移:传统政治学热衷于研究政治制度、宪法、主权、司法机构、国家、制衡等课题;有了政治过程观念的政治学注重研究政治参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民意、利益、政党活动、投票行为、利益集团、政策制定、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政治人格、大众传播、冲突、革命等等。一种新的观念往往会带来惊人的学术生产力。”[15]
政治行为主义从发轫、发展到占主导地位大概用了三
十多年的时间。它面世之初,美国学界不少人还认为它是
一种偏激的理论。它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强调政
治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导致对某些问题的解释苍白无力,包括前期力主“祛除价值”的伊斯顿后来也承认,政治研究中实际上无法回避价值,要了解事实总得要借用语言这一概念工具,而概念总是对现实某些特征的有选择的抽象,因而必然包含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成见,它们构成一道认识的屏障,过滤着进入人脑的一切感觉和印象,使人们只能发现符合自己理念的事实。行为主义这一偏颇,为后行为主义的兴起埋下了伏线。再如,对数量化手段的情有独钟,一方面反映了新时代政治学变革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它最初大多局限于某些特定的部门,如投票选举研究(因为这些部门比较适合量化处理),而在其他部门则受到研究对象的非科学性质(毕竟政治世界不是物理世界)的限制,以致很难把科学方法作普遍的推广。[16]因此,政治学在从伦理学、哲学、历史学等传统学科的阴影下挣脱出来,开始廓清自己的学科边界的同时,仍然有一个继续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已有丰硕成果的新兴学科中借用概念和框架来丰富自己的任务,而这恰恰只有通过行为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才能完成。正如伊斯顿所说,“美国政治学正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它的战斗口号是切中要害和行动起来,它的批评对象是学科、专业和大学。”[17]到20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的潮流下,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立了政治科学系,培养了大批的以政治行为为研究方向的学生,行为主义的著作、论文和其他研究课题被广泛引用,尤其随着大批主张和实践行为主义的政治学者逐渐占据美国学界的支配地位,政治行为主义终于遍及政治研究各个领域。[18]
行为主义革命的意义是深远的,从学科建设和理论建
设的角度看,它有两个重大贡献:第一是实现了政治研究的跨学科整合。戴维·特鲁曼在1951年发表的论文《政治行为研究中的各种要素》中提出:政治作为特殊形式的人类行为,不能独立于普遍的社会行为之外,政治行为分析要求把和政治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纳入自己的范畴,要求政治观察的视野必须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与其他邻近的学科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19]这种与其他学科相互交换研究方法,以及借用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资料和研究成果作为其解释论证基础的特点,给一些研究主题、研究项目和研究部门注入新的生机。第二是构建了众多的理论分析模式,如角色理论、团体理论、精英理论、政治博弈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分析模式都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对政治现象更为精确、更为广泛的描述,同时也试图解释和预测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按照伊斯顿的观点,在政治行为主义开发的上述诸理论分析模式中,最符合“一般理论”要素的因而具有通则性质的无疑是政治系统分析理论。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提出,在微观上深化了人们对政治行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在宏观上为跨国比较研究提供了通览全局的方法和高屋建瓴的视角。
三、比较政治学的兴起
跨学科研究和奠基于此的理论创新直接导致了比较政
治学的兴起。需要指出的是,比较方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方法,远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它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时的政治研究中;同样,比较政治也不是一个新的领域,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权力的获取、运用和维持,霍布斯的《利维坦》由个案分析到普遍假设而提出的政治行为的普遍法则,在政治学说史上都被视为比较政治研究的范例。但是,总体而言,在传统政治学的框架下,比较政治研究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政府研究(Comparative Government),重点在政府的正式法律结构方面,实际上只是一种“比较政府学”[20]。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政治学则是行为主义革命以后才出现的,它更为关注的是诸如公众舆论、利益集团活动、变迁过程、决策、政治行为、或公共政策这类动态政治问题。
政治行为主义把政治现象当作自然现象加以研究以及
重视经验、讲究验证的学术风格深刻地影响了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偏好,使它对政治的比较分析采取更为现实的、更少拘泥于形式和制度的研究方法,在描述和解释方面更为严谨和精确。
当然,包括威尔德在内的一些比较政治学者并不像初
期激进行为主义者那样简单地把比较政治学视为严格的自然科学。威尔德说过,在社会科学中,我们不能毫无困难地孤立使用上述那些变量,也不能像在科学实验室里重复验证并能得到同样的结果。它可以使用实验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有助于贯彻其数据收集、逻辑论证和解释之特殊规则的阐释性的方法。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比较政治学的方法通常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方法”,即不仅是“发现的程序”,而且是“分析的模式”。显然,这直接受惠于行为主义革命带来的跨学科研究。里格斯在回顾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时对这一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当代比较政治学的主流与过去的比较政府研究传统虽有渊源关系,但也是对该传统的反抗,比较政治学认为在某些地区,正式的结构不是决定性的。政府根本上仅仅是其基础动态或“政治文化”的反映,政府制度只有在文化与历史的整体关系中才能理解。比较政治学因而容纳了范围广大的环境因素的研究,这使它与当代把建立“区域研究”作为了解世界上某些特定地理区域的跨学科研究的运动相汇合。区域研究与比较政府传统的区别在于,前者对相关学科的依赖较重,尤其是社会人类学,还有人文地理学、民俗学、区位学和近代史等等。[21]
相关学科和各种理论分析模式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形态,这正是行为主义革命给比较政治学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变化。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
学、生态学等学科以及它们和政治学交融形成的一些边缘学科陆续走进比较政治学,构成比较政治研究的新概念。与此同时,非西方政治研究课题开始大量问世,为比较政治学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它直接推动了“区域研究”学术活动的深入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批美国年轻学者纷纷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对当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做系统的考察,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使比较政治研究的重点从原先狭窄的欧美转移到广阔的第三世界。比较政治学的这种研究趣味的转变有它的现实缘由:“二战”的发生和结束意味着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终于打通了东西方的地域藩篱,作为比较政治研究重镇的美国,它在战后确立起来的霸主地位和特殊利益,要求它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的国家有所了解,以便更有效地推行其内外政策。现在,比较政治学研究视野不再像传统政治学那样局限于政府组织、制度结构和特定的地域范围内,而是扩展到世界所有的政治系统(alltheworlds' political systems )以及系统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对比较政治研究充满激情的政治学者终于开发出一个新的极富创意性的理论领域: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的基本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民主化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关系、传统政治体制走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路径、和平的民主转变的条件和过程等问题。二是政治稳定研究,主要涉及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不稳定的原因、如何在稳定中求发展等问题。三是政治腐败研究,主要涉及现代化过程中腐败问题的普遍性及其特点、腐败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等问题。四是政治文化研究,主要涉及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特点和类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改造等问题。此外,政治危机研究、政治制度化研究、政治参与研究、政治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也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亨廷顿曾总结性地指出: 20世纪“60年代初,源于区域研究和源于行为革命的两股潮流汇合在一起,结果是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政治发展的问题上。从那些成了政治发展专家的政治学家的事业中,往往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汇合的痕迹。他们开始时常常是作为发展中地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专家,撰写有关它们的学术论文,然后就它们的’国家政治的某一方面写第一本书,继而对整个政治发展作更为广泛、更带有比较性质的研究,运用从行为革命吸取的概念和方法,而且相当自然,常常还试图把他们在首次研究一个国家时所发现的关系概括进多少与大多数国家有关的关系中去。”[22]这大体是不错的。但是,从理论演变的线索看,区域研究不过是行为主义革命的副产品。正是由于行为主义革命促使比较政治学者们从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吸收的诸如结构、功能、输入、输出、反馈和体系这样一些概念,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即区域研究)才有了可资运用的系统的框架,从而带动了区域研究的兴起。行为主义革命要求结论精确、分析定量,随着统计技术的改进,各种社会、人口、经济和政治数据资料的累积,更为复杂的数学分析手段的完善,处理种类繁多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可能。所以,行为主义革命既为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了富于启发性的学理资源,包括方法、概念框架、实证资料、理论模式,更为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面向时代和科学的新精神。政治发展理论出现后,由于理论本身自给的需求,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行为主义的偏颇,从而为回到规范研究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正如里格斯所说:“由于政治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它有产生数个副产品的希望。很可能它为上述比较政治的计量-行为研究法与区域研究法提供桥梁。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提出了若干关键性的理论课题,它也可能使讨论价值的政治哲学及实证政治理论与政治学所关切的中心课题发生更密切的关系,因为政治发展的研究以刻不容缓的方式再度提出了若干曾困惑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至本特利与拉斯威尔等政治思想家的永恒性课题。”[23]
〔参考文献〕
[1] [美]亨廷顿.政治发展[A].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148~149.
[2]霍华德·威亚尔达.比较政治学导论:概念与过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9~52.
[3][4]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
[M].上海:三联书店, 1989. 3, 6.
[5][13] [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M].北
京:商务印书馆, 1990. 14, 78.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132.
[7][14] [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 32, 46~47.
[8][19] [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63, 154~156.
[9][10][11]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19, 220, 103, 104~108.
[12] [英]L.T.霍布豪斯.形而上学的国家论[M].北京:商
务印书馆, 1996. 107.
[15]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93.
[16]参见Heinz Eulau.政治学中最易运用行为研究之部门[A]. JamesC. Charlesworth.当代政治分析[C].台北:正中书局,1981. 45.
[17]转引自[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25.
[18]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0]参见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
[21 ] Howard J. W iarda. 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Politics[M].Wadsworth PublishingCompany, 1993. 385—387.
[22]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149.
[23] FredW.Riggs.政治发展理论[A].JamesC.Charlesworth.当代政治分析[C].台北:正中书局, 1981,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