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 邓小平政治理论
以人为本—邓小平关于“人的问题”思想的实质

作者:曾丽雅 时间:2010-06-2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尊重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社会发展理念,它要求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但关于人的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和特别重要的内容。邓小平在设计和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考虑到人,涉及到人,围绕着人。我们分析研究邓小平关于人的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到,其体现在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塑造人等几方面,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实际上便是他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尊重人———对人民大众权利的关怀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体现在他的“尊重人”,即其人权思想中。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权应该是人作为特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它在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没有什么天赋的超阶级的“自然权利”。因此,我们谈论人权,首先必须关注它的主体属性问题。邓小平针对人们对人权的各种理解,明确指出:“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1](P125)邓小平的这段话,阐明了两种人权观关于人权主体的不同实质: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是少数资产阶级的人权;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权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权利。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人权的主体,这是邓小平人权思想的重要立足点。

对人民大众权利的关怀,是中国传统“人伦文化”的特色,从孔子到康有为、孙中山都倡导一种“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天下为公”的圣人境界。邓小平把中国传统的“人伦”与“民本”思想改造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群众的观点”。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尊重并支持人民群众的创造,对带有时代特色的诸如“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等创举进行肯定和推行,使之带动了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邓小平相信,人民群众的权利只有通过人民群众自己来创造和争取。为了达到这一点,他认为,以实现全国人民的人权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就“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2](P342)“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3](P116)正由于此,德国经济学家莱纳·多尔德分析评论说:毛泽东、邓小平的成功之处,“是想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东欧苏联的变化,关键是他们的领导人高高在上,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4](P47)这个评论道出了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人权主体的实质及结果。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人权的主体,也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主体。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但重要的是,要在原则上重视和满足人们的各种非经济需要,在邓小平的论述中,多处谈到这个问题,如: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解决人们的劳动福利和后顾之忧,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尊重个人的目标和价值,充分发挥和合理使用每个人的能力等。[2](P135-138)其实质,就是不能把人仅仅当作获取利润的工具,而应把劳动生产当作直接满足人的非经济需要和人的发展的手段。实际上,重视这些需要,并在制度、体制和组织上为满足这些需要提供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重要前提。

利益是权利的基础。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人权的主体,决定了社会主义人权应从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但邓小平并不一般地否定个人利益,他指出,共产主义也“承认个人利益”,“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因而,“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2](P337)因此,社会主义人权的首要之点在于保障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直至“全人类的解放”,这也是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之处。

二、为了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大量地表现在“为了人”方面,即他对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给予极大的关注,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力顶逆流,特别强调:“群众对生活方面的议论是相当多的,不要以为都是讲怪话。”“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2](P2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重新对人民生活问题给予极大关注。他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作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他指出: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为此,邓小平把消灭贫困当作首要之急来抓。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衡量各项工作做得对或不对的重要标准,是判断社会主义搞得好或不好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作为主体和主人的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是党和国家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重要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又是创造新生产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全体人民都尽快富裕起来。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设计了温饱、小康、中等发达水平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他在谈到“三步走”战略的目标时说:“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P54)而这些“新概念”,无疑都是以人民生活问题为核心的。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倡导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以按劳分配为原则,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起示范作用或通过交税等手段带动大家致富。“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而不是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产生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1](P110-111)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把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并作为我们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三、依靠人———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邓小平认为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中心,因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2](P221)他指出,只有现代化的人才,才能建成现
代化的社会。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激烈,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取得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即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1](P26),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2](P91)实际上,有效开发、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人力资源是自然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二是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潜力在于人力资源方面,因为不仅增加高质量的人力投入比增加物力投入取得的收益更大,而且知识的进展和技能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世界上有些地区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忽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因此便成为不发达地区。相反,有些国家自然资源贫乏,却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因而经济和国力获得长足发展。三是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国一项带有根本性的
战略任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开发得
如何,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把沉重
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
一条必由之路。邓小平在谈到如何开发人力资源问题时
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
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
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P120)

四、塑造人———全面提升人的素质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的又一个重要内容是“塑造人”。他在全局上和战略上把中国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提高人的素质密切联系起来。他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5](P17-18)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素质不高。而且资金、技术、管理经验都可以从国外引进,唯独国民素质不能引进。因此,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人的素质塑造的内容及应该如何塑造人,我们分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四有新人”等思想,对解答这些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邓小平坚持实事求
是的基本精神,从现实人的状况出发,指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把人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邓小平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分别从思想、道德、才能和精神等素质方面,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人的塑造问题。

首先,人的思想素质的提升。这包括思想立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念,尤其是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邓小平看来,“四有”中理想和纪律最重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只有靠理想和纪律才能成功。要教育全体人民不忘社会主义的远大目标,不忘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这些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要前提。同时,为了提升人的思想素质,必须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社会确立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强调物质利益驱动的同时,注
重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尺度和中心,充分发挥人的聪
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

第二,人的能力素质的提升。在邓小平看来,能力就是科学文化知识、才干、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诸方面的结合,他特别重视人的知识化和专业化要求,反复强凋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的专业才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充分提高和正确发挥人的专业才能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邓小平认为,要充分提高和正确发挥人的专业才能,就必须实行合理分工、人才合理流动和平等竞争,使人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一定条件下,要大胆启用人才;要着力培养、选拔和正确使用人才,力图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

第三,人的道德素质的提升。邓小平把人的道德品质作为人的重要素质。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在人的塑造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把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道德主体,要求个人具有自主、自信、自强、自尊、自律的意识和能力,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要求尊重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平等、个性和能力。因此,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既要克服和超越市场经济对个人发展的
消极影响,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道德以及传统美德的教育,使人成为健全人格的人,又要反映和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个人发展的积极要求,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促进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四,人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使人具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激情、热情及积极进取的主体性精神,是人的塑造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6](P169)邓小平指出:科技人员“把全副身心投入”事业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2](P94)为此,确立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从当前来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而这又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邓小平的论述,他关于人的塑造方式的基本思想是:(一)在制度方面,要从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和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并加强人才交流,以有助于人的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二)在政策和机制方面,要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素质结构的优化,利用平等竞争机制促使人的素质的提高。(三)在具体措施方面,要着重通过教育、培训、文艺宣传等方法塑造人,尤其注重教育对人的塑造作用,指出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人才。(四)在环境方面,在实行改革的同时注重文化建设,为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J]·1991,(1)·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