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政治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于“和谐世界”理念的几个问题

作者:姜述贤 时间:2010-08-19
1.“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对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是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繁荣。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无论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倡议,还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等新主张,都是坚持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这一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和谐世界”理念在新形势下总结了我国外交实践取得成效的经验,为我国外交政策注入了新因素,主要有:

更加清晰申明我国对外战略的目标。我国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主张,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前提的。但西方一些政治家和舆论从“冷战思维”出发进行歪曲,杜撰“中国威胁论”,鼓噪中国的主张是要挑战世界主导权,多极化是大国间对抗和价值竞争的理论,会导致世界失序等等谬论。还有的国家为取得一极地位,大肆扩充军力,以强力压抑别国。“和谐世界”理念,以不同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针对“冷战思维”、“普世民主”的强权政治,明确申明我国对外战略要实现的目标,即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世界多极化,是一个共同安全、和谐合作,平等互利、普遍繁荣的新世界。更清晰地说明,不实现这些前提条件,就不是我们主张的“新秩序”和“多极化”。

“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外交政策的升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后来也用于指导社会制度相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为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涉及范围更为广泛,近年来又在国际上倡导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等新主张。“和谐世界”理念在科学分析当代世界复杂矛盾的基础上,丰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系统主张,包括了当前处理国家关系所要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倡导国家之间政治上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繁荣,文化上互相包容、取长补短,安全上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更加强调国际“合作”的原则。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应对全球性问题,没有各国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对抗、战争还是对话、合作,关乎世界的未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家之间利益彼此交织、安全相互依存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只有合作才对双方有利。战争和冲突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都是灾难。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国和大国集团不愿或不敢承担战争的风险。超强大国奉行“先发制人”,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人民面前陷入困境,说明搞对抗不合时代潮流,也违背其本国根本利益。当前世界既面临传统安全,又面临非传统安全,任何国家都无力单独应对。共同发展更需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是朝向各国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和谐世界”理念顺应时代潮流,突出强调中国外交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寻求互利共赢。

2.“和谐世界”理念以新的国际政治视角,阐明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的构想和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基于对当代世界矛盾的科学分析,抓住了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本,提供了如何应对当代世界新挑战的基本着眼点和立足点。世界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的主权国家组成,国家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各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处在变革、转型的时期,动荡和发展不平衡是这个时期的明显特征,各种矛盾也在凸显。如何妥善处理国家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国际形势的走向和世界的前途。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明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深刻复杂;国际协调合作继续发展,但围绕国际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保持总体稳定,但世界仍然不太平、不公正,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多,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霸权主义的强权势力和恐怖主义的极端势力破坏世界的和平,世界并不和谐;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公正、不公平,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当今世界,一些国家的民众依然遭受着战火、贫困、疾病、自然灾害等的煎熬。霸权主义者为了控制战略和能源要地的一己私利,不惜挑动国家之间的分歧、制造对立以“分而治之”。一方面以武力和制裁等手段,另一方面以意识形态对抗和文明冲突为由,妄图以西方“自由”、“民主”一统天下,其结果是把世界引入动荡不安、冲突不断的境地。

“和谐世界”理念与霸权主义的行径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强权政治相对立,从我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倡导把握世界和平发展的机遇,建立一个致力于发展的平等、和谐的和平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世界人民都有权享有世界发展的成果。“和谐世界”不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就可实现。建立“和谐世界”是当前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就要同破坏和平、阻碍发展的势力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要经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历程。“和”是在世界人民及不同国家根本利益之间求和谐。主权国家之间,既要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也要尊重别国的国家利益,共同寻求利益的汇合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传统国家之间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寻找包容性的办法去化解矛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团结和争取一切可以团结争取的力量,为消除不和谐因素共同作出努力,就能逐步推进“和谐世界”的建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要在“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原则基础上,协力构建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要和平就要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切实遵循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反对破坏和平的行为就要摒弃冷战思维,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坚持标本兼治,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促发展是要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谋合作就要坚持包容精神,尊重世界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不能刻意排斥,定于一尊。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只要世界所有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就能不断为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创造条件,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和谐世界”理念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结合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是向世界申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目的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为人类共同进步作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贡献。“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中国不仅一心一意发展自己,而且真诚愿意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是各国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友好合作的伙伴。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