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所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党的“执政概念”和党的“历史方位”的主题
成果外文名称: 党的“执政概念”和党的“历史方位”的主题
成果形式 学术论文 成果语种: 汉语
成果所属单位: 政治学研究所 学科分类: 党建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其它作者:
关键词: 党的领导;;执政概念;;党性建设;中国共产党
成果内容提要: 本文深入地讨论了党的执政概念所包含的确切内涵和目前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两个维度,还深入地讨论了党的历史方位所包含的党政关系问题和对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认为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第一个维度是"领导大于执政",党的领导实际所包括的政治关系,要远远大于党的执政所包括的政治关系,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是执政.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另一个维度是"执政包含领导",这个执政概念是一个"大执政"概念,包含了"阶级联合体"和"政权联合体"以及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党领导人民依法当家作主".党和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执政"概念就是这个"大执政"概念.这个大执政概念,与现代西方政治术语中的执政概念和体现的政治关系和逻辑完全不同.本文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政关系的架构强调的是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体现的是"党的执政一元化"的趋向.而这种党政关系结构要求党必须保持和体现它的先进性,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中国的党政关系建设在重视法制化的同时还应强调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对新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是个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就要担负起政府退出后对公共空间或社会自治领域的保证和监督的责任.不仅继续关注如何完善组织和运用政权问题,还应关注帮助人民实现对权利的觉悟并保障人民依法运用、维护和实现权利.这是共产党人的"第二次革命"或"自由革命".目前可以选择实行政治上的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加强执政建设同时重视对公民社会的领导建设.
外文内容提要:
出版/发表信息: 《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文摘》,2006年第3期转发第三部分“公民社会与党的‘二次革命’”
发表情况: 公开发表 发表时间: 2005/01/01 00:00:00
获奖情况:

查看人员信息

序号 姓名 著作身份 承担部分
  • 1 第一作者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