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所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政治学所邀请外国专家谈“新公共管理”
成果外文名称: 政治学所邀请外国专家谈“新公共管理”
成果形式 学术资料 成果语种: 汉语
成果所属单位: 政治学研究所 学科分类: 行政学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其它作者:
关键词: 公共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
成果内容提要: 2003年4月10日,政治学研究所邀请挪威奥斯陆大学汤姆·克瑞廷森(Tom Christensen)教授作题为“新公共管理”的学术报告。汤姆·克瑞廷森教授致力于公共管理研究,参与多项比较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改革方面的国际性研究项目,在国际政治学界有一定影响。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服务性和管理者权威为主要目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按照私人部门管理模式改革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通过采用竞争、出包的方法将一些公共管理机构交由私人管理;行政部门人事管理采用合同制;提高中下层(地方)管理部门的自主权;按照单一职能原则设置公共管理机构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世界大多数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汤姆·克瑞廷森教授根据多年来考察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公共管理和公共改革中,实施“新公共管理”措施的情况,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文化—制度传统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改革措施在不同国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形式差异较大。从总体上看,这些改革措施没有实现解决福利国家现存问题、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民主性的目标,效果不佳。“新公共管理”措施给有些国家带来了新问题,造成国家治理能力下降、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少数公共管理部门负责人权利增大,腐败现象增加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工会、社会团体的作用下降,引起公众的不满;在有些国家则难于真正实施,成为政府和一些政党的宣传口号。他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际目标是提高公共服务私人提供者的利润,而不是所标榜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发挥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西方国家右翼意识形态在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领域的反映,是与右翼经济主张一脉相承的政府管理理论。
外文内容提要:
出版/发表信息: http://chinaps.cass.cn/search.asp 本所网站提供
发表情况: 公开发表 发表时间: 2003/06/24 00:00:00
获奖情况:

查看人员信息

序号 姓名 著作身份 承担部分
  • 1 第一作者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