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理论与实践,强化学科交叉和文理融合,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政治学会于2024年12月28日举办2024年学术年会“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学术报告会。
中国政治学会会长李慎明研究员、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腾蛟教授、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朱廷劭研究员作学术报告。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主持会议,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樊建新作总结发言。会议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副会长及在京单位的常务理事到场参会,另有近400名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及相关代表在线参会。
张树华研究员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深度、广度进军的一次总动员,更加明确了改革路径,更加增强了改革动力,更加优化了改革方法,更加锚定了改革重点。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革命性影响,对人类生活、知识生产、社会科学研究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今天我们召开学术年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分享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探索学科交叉的可能性,启发思考力,激发想象力,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注入新的动力。
李慎明会长作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新表述与新发展”的报告。他指出,根据国内外新的形势变化和基于新的挑战的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新的表述,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他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及其背后深刻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释,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始终坚持,强调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重要性所在,指出这一新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王腾蛟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报告。他围绕AI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计算社会学”名篇解析、AI驱动的计算社会科学应用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报告,深刻讲解了AI技术的历史演变,生动演示了AI技术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的应用。报告指出,大规模数据的积累等创造的有利条件,使得“计算社会科学”应运而生,“计算社会科学”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的复杂行为模式的科研方法,未来将通过交叉产生更务实、更实质性的合作。
朱廷劭研究员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报告。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极大地赋能了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上的技术应用及产出的诸多先进研究成果,指出未来将进一步密切政治学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结合,为政治学研究不断注入新的技术动力,助推政治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樊建新研究员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今天报告会的内容丰富,既有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四项基本原则新发展的深入阐释,又有关于政治学与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的前沿分析,这些都是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重大问题。三场报告为与会学者做出了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讲解。政治学界应愈加努力、攻坚克难,力争取得更多丰硕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愿与学界同仁一道,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会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