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第一届中国之治·基层治理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2-06-21

2022年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之治·基层治理创新论坛”在线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七点意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基层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的实践创新和研究进展对这一基础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协办,旨在为全国基层治理领域的设计者、实践者、研究者提供一个相互研讨与交流的平台,通过交流总结各地基层治理经验,助力我国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学者以及来自陕西、上海、天津、北京等各地一线领导干部等受邀参会并发言,深度探讨我国基层治理发展,为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积极建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友、全国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人员、数十省市基层治理实务工作者和各界媒体聆听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皇娟副教授主持上午论坛,介绍了此次论坛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致辞中从总书记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出发,强调在基层,中国之治是宏大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基层面临的问题和总结基层治理经验要处理好的五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高文书副校长则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发展、介绍了社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并强调了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 

在上午的论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少来教授,通过礼治秩序与现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关系指出,城乡居民社区一体化管理,其核心在于权利平等、权利覆盖、普惠共享、一体服务等问题。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核心问题则是基层治理结构背后的社会结构,再深入就是生产和生活结构,只有将生产生活结构、社会结构本身搞清楚,才能达到现代化的治理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教授则聚焦于基层治理中的长鞭效应,指出在当前治理中层次多、传递路径长等问题,提出了长鞭效应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并存”、“过度承诺与民生滞后并存”、“有效公共产品不足与准公共产品过剩”等后果,指出解决方法在于剪裁长鞭,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展。

在多元合作视角下,学者们以疫情防控实践为例,阐述各主体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教授,认为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发挥作用,进行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跨界合作,指出权威引领的“整合之治”与规则引领的“协同之治”两种不同的社区治理逻辑。而华东政法大学法治政党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徐家林教授则更加强调在社区治理中居民自主力的重要性,以实际案例说明居民意识和居民自主力的重要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席伟健副教授则以深圳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研究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

在“接诉即办”的研究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副教授结合北京市改革,通过对“人感城市”和“物感城市”的比较,指出数字时代治理中“接诉即办”链接城市和市民,围绕市民诉求,做好主动激励和回应,展现人本主义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城市治理中国样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万鹏飞副教授则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接诉即办”的基层治理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已经运行了三年半的北京市“接诉即办”的背景、成果、问题做了详细的展示和剖析。

此外,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工委秦磊书记,以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的探索与实践为例,提出雷锋精神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杭州道街胡磊华调研员从技术角度,对“智能化”社会治理中的基层治理问题进行了介绍。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彭彦博士对上午的报告作了精彩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马灿副教授主持了下午的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贠杰教授就基层治理中的干部激励问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论证了激活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工作动力对新时期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比较了问责和激励两种干部管理方式。提出现有治理措施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严格问责制度抑制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应该用有效的激励相容方法补足基层治理的制度短板,探索基层治理中干部激励的创新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华春教授从向基层放权赋能的角度论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路径。提出城乡融合是从宏观国家层面到微观推进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载体;城市化发展,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型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背景;以及基层社区自治,法治和德治结合,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是政府提出的既定方针。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胡志平教授,以上海疫情防控初期基层治理体系被击穿为引,聚焦基层治理效能问题。他认为基层治理效能需破解治理能力张力、治理效率张力以及治理评价张力等三重张力,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有各自的优势和弱点,但多元主体联动则具有了治理现代化、治理质量和治理合法性逻辑。此外,胡教授还从联动思维、联动设计、联动组织、联动圈层以及联动载体几个方面对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联动框架进行了说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赖先进副教授提出了基层治理资源梯度性规模适配的方案。他认为从需求和供给看,基层治理科学化需要实现基层治理规模与基层治理资源配置的适配。针对严重不适配地区,应该适当提高治理规模调整的弹性,建立资源差异化配置机制,或者以试点推进改革赋权,优化基层管理体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陈承新副研究员针对网络空间的群众工作开展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现在的网络群众工作平台性质不一,种类繁多,在整合平台资源上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可以扩展结构功能,把网民的单向留言机制扩展到全国性的留言回复体系;其次要优化组织载体,完善各个级层的平台,通过人机双审,多次互动,以回应贯穿整个流程;接着是完善平台的留言与回复办理机制;最后是通过网民评价来考核监督留言办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李锋副教授分享了他对“闹大”过程中的共谋与对立的分析。公民“闹大”的依据在于“意识形态话语形成的公共知识”,如“人民政府为人民”、“从严治党”等共识,相应地,“闹大”的对象(领导)一般就是公共知识形成的目标群体。在“闹大”活动中的官僚角色是推动政府内部形成关于民众诉求的公共知识,三种主体互相联系,形成复杂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郑建君副研究员认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本质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促进政民互动,形成新的社会互动结构。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通过提高政府透明度和聚焦公共服务供给可以增加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同时,扩展公民服务参与能够强化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而对政府信任程度的积极作用。

《新视野》编辑部余茜副研究员从群团组织出发,指出新形势下群团组织面临群团组织有制度而无权力、距离群众遥远、治理效能低下等困境。为了破解困局,应该从群众借力获得支持、积极发挥代表和协调的功能。同时从基层社会中汲取相应的伦理资源、构建情感秩序、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宁副教授从几个实例出发对基层执法人员的伦理责任进行了说明。他提出缺失伦理责任及继发的行为不当,不但会损害执法人员公信力,还会使治安环境变差从而降低人民安全感。要确定伦理责任,则需以公共利益和民众需要为导向,同时审视自身的职业要求。而要保证伦理责任的履行,则需要改革体制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基层执法者荣誉,推动职务和职级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三亚学院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包雅钧研究员就基层党建创新的社会治理意蕴做了发言,他提出在国家与基层社会治理当中,应该注重基层党建的作用。国家和政党,政党和社会处于双向互动的状态当中,基层党建的创新能够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治理分析的理论探索。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工委唐兵兵书记介绍了朝阳门街道“接诉即办”经验。他认为“接诉即办”促进市民参与公共事务,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关键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建引领统筹社区治理资源,二是多元参与优化社区治理机制,三是良性互动促进社区治理效果,四是智慧应用提升社区治理技术。“接诉即办”为政民沟通提供了制度渠道,推动了政府社会协同治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典范。

陕西省汉中市卫健委张弦主任首先介绍了汉中市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接着分享了汉中市基层抗疫经验。汉中市建立的“五级七级”体系,将防控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三级五包”机制,全面充实基层疫情防控力量;“三书四制”措施,全面构筑基层外防输入防线。综合以上措施,保证了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有效、快速。

原天津滨海新区网格中心负责人范杰武博士分享了天津滨海新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经验。滨海新区以网格单元为载体,以整合力量和优化流程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持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形成了“一网统管、两级中心、三大板块、四全特色”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将网格和12345结合起来,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多网融合,统筹数据,化制度为体系,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宋洋博士和周悦博士对下午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

论坛的尾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蔡礼强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并代表学院感谢各位发言的领导、专家学者,期待未来举办更多的学术论坛。同时,蔡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新重组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对学院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在科教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政府管理学院将越来越壮大,与各学校部门产生更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指出,学院全体师生会继续努力,力争将本论坛办成具有连续性的、有影响力的基层治理创新论坛。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