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普世价值”是对“核心价值”的进攻
作者:叶季夏    文章来源:  
什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指全人类共同追求和维护的价值观。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也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主张,那么,有没有全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呢?迄今为止,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真善美,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价值可以“普世”,那就是它了。但是近来中国一些人主张的“普世价值”却不是指的真善美,相反,“普世价值”恰恰是要颠覆真善美的人类核心价值。除了真善美的人类核心价值,世上还有所谓"普世价值"吗?只要世界还存在不同的文化,就必然存在不同的价值观。譬如说,西方的价值是竞争,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洛夫);中国的价值是和谐,是锄强扶弱,以柔克刚,以弱胜胜,主张“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27章),无过无不及,哪一个是普世价值?

那么,究竟是谁在贩卖“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又是些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贩卖这些东西?

主张普世价值的是号称“精英”的中国的一小撮文人,精英们主张的普世价值依然是民主自由之类的老生常谈,他们说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切价值中最基本的价值。主张民主自由并无不可,但须承认:一切民主的鼓吹,都是以取得政权为目的;一切自由的鼓吹,都是以维护个人利益为动机。中国的精英们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目的,只是一味鼓动公众,“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中国精英们的广告词,让人想到的是“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的广告。如果你对精英们的广告信以为真,傻乎乎地想要喝一口“民主果奶”,精英们会说,“你想要是吧?这是期货,你得问政府要哇,得问执政党要哇”。实际上,精英们宣传普世价值的真实目的是要鼓动民众颠覆政权,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又决定了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地亮出自己的主张,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只好致力于颠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他们甚至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攻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只好另立山头,弄出一个所谓“普世价值”来,蛊惑民众,借以瓦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他们运用的理论武器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卖国主义、机会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拜金主义、流氓主义等等思想垃圾,其核心还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那一套。精英们提出普世价值,是专门对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一是颠覆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天下财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社会财富匮乏的年代,生产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劳动价值论无可置疑,而在社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消费能力的年代,财富的分配成为人们关注的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了,必须为不合理的分配寻找理论根据,这就产生了颠覆劳动价值观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这种可能。随着公有制的解体,私有制以宪法的名义加以保护,在化公为私的过程中,按劳分配逐步为按权力、资本分配所取代,于是拜金主义开始盛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精英们那里便演变为尊重资本、尊重富翁、尊重权力、尊重投机。于是,一些无耻的经济学家、胆大包天的贪官、狡猾的骗子、别有用心的理论家、精明的投机商人、疯狂的赌徒、愚蠢的财迷活跃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愿意通过诚实劳动合法致富。颠覆劳动价值观,精英们的办法是运用“思想解放”这一法宝,造成一个大的“气场”,让人们认识“生产要素的贡献”,承认、接受不合理分配,并对“资产收入”产生幻想。

二是颠覆社会共同理想。“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伟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社会理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实现伟大的社会理想,开创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如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所说,“中国奇迹是毛泽东打下的基础”,“ 从宏观来看,60年前中国麻烦不断,而今却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一奇迹是由毛泽东开创的。 ”( 2007年12月1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精英们以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名义,攻击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们毫不掩饰地诬蔑所谓“毛时代”,居然篡改历史,捏造社会主义饿死人的数据,抹黑那个盛况空前的理想主义的伟大时代。在精英们看来,共产主义理想太遥远,共同富裕等以后再说,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过把瘾就死,才属于中国人追求的生存状态。于是,小康的物质主义打跨了人的精神支柱。
三是颠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知识分子研究历史,最大学术成果是研究出汉奸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发现”原来汉奸也有“可爱的一面”。精英们以所谓“民族主义”指称爱国主义,认为它是狭隘与落后的思想,打着全球化、与国际接轨的旗号鼓吹卖国,象过节一样在舆论上为大大小小的汉奸平反。于是《色戒》中的“易先生”成为“魅力”先生。国家利益尚且不值一谈,何况集体?在私有化的社会背景下,集体是谁的集体,奉献又是为谁奉献?实在找不出理由。于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了现实的生存土壤,自私被经济学家解释成发展的火车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无所依傍,被精英们挤下历史的火车。

四是颠覆人类最基本的荣辱观。“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利用不良媒体策划混淆真假、善恶、美丑的公共事件,是精英们推广“普世价值”的伎俩。在他们的策划下,那个“芙蓉姐姐”的一身肥肉颠覆了人们的美丑观,居然也被赞为勇敢;那个号称山中有老虎的“周老虎”,以假乱真也可以口口声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还有那个自由主义的“范跑跑”,以恶为荣,以丑为美,让人见识到“不要脸也是一种本事”,也可以臭美。以本能论、人性自私论取消善的价值,是自由主义者的全部理论的核心,由此也可以看出,普世价值的鼓吹者实际上是些价值和道德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就是不愿意“猴子变人”,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五是进一步清扫传统价值观,妖魔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仁义道德长期背负“吃人”的“莫须有”恶名,再经过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价值体系完全坍塌,传统美德丧失殆尽。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后,流氓主义终于得以大行其道,真小人扬眉吐气,伪君子成过街老鼠,一切崇高皆是虚伪,一切卑鄙皆得宽容。其时也,面对全社会对于良知的呼唤,传统文化渐入人心,“普世价值”的鼓吹者们继续高举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大旗,不遗余力地鞭尸古人,严防传统美德的新生。

“普世价值”是对“核心价值”的进攻,精英们玩“普世价值”,是要从精神上瓦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精英们关于“普世价值”鼓噪,让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已经模糊不清了,即使是党的舆论宣传喉舌,都已经分不清到底哪些是“普世价值” 哪些是“核心价值”了,这从最近的一个问卷调查中可见一斑。

为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课题研究,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人民网开展了这次问卷调查,这个调查问卷共三个题目,而14项备选答案却是一样的。(2008年06月18日15:5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是您认可并追求的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2、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3、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应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1) 以人为本 2) 科学发展 3) 富强 4) 民主
5) 文明 6) 和谐 7) 公正 8) 自由
9) 诚信 10) 幸福 11) 平等 12) 博爱
13) 正义 14) 仁义礼智信

连这些搞专门研究的人已经分不清“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了,网友又怎么分得清?谁是六耳弥猴?谁是真的孙大圣?这个问题似乎很傻,精英们会说这是纠缠于黄猫白猫,虽然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精英们说,何必跟“普世价值”过不去呢?民主自由难道不该由人民共享?谁有资格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的天赋人权?

精英们把“普世价值”打扮成骚首弄姿的美女,但美女可不可以由人民共享呢?如果不能共享,那又怎么算“普世“呢?先富起来的精英财子们自然是要追求美女这个价值的,对于“待富群体”的人民而言,除了充当粉丝之外,美女这个价值,恐怕只能在杂志封面上或在挂历上去“普世”吧?精英们策划的普世价值大讨论,正如陈冠西策划的艳照门事件一样,精英们发几张普世价值的艳照,引发粉丝们激动地争吵,其实“普世价值”跟粉丝们有关系吗?


附:全文:是六耳弥猴?还是孙大圣?——“普世价值”PK“核心价值”

叶季夏

一、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就是效用或意义,通俗地说,价值就是一个人认为重要并且努力追求的东西。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对于诸多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体系。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它在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

有价值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创造,有创造才有文化,所以说,价值观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动力,是文化的根本。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价值观反映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现阶段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共同理想、道德规范、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价值的特征:1、后天性。价值不是天生的本能的而是无中生有的。所谓人性,即“食色性也”所指的人性,其实只是人的先天的生物本能,不能算是价值。2、人为性。人类是唯一有价值追求的动物,动物只求生存,而人在生存之外还追求价值,这也是人之异于禽兽者。既然具有人为性,如果有价值虚无主义者宣称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的价值与意义,那也不奇怪。3、多元性。价值观这个东西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只是人的一种生活主张,你主张的价值不一定是别人认同的价值,可能你有你的价值,我有我的价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多元价值带来多元文化,如果你承认中西文化是不同的,那你不得不承认中西方有不同的价值观。美国的超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摆脱地心引力,中国的孙悟空虽能腾云驾雾,却必须在戴着紧箍咒步行取经。这就是不同的价值和文化。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宝贵内容直到今天还在闪烁着光芒。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主张“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和谐”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中国人将“以和为贵”这样一个理念,作为自己最高的思想境界,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中华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是阴阳五行和三纲五常。阴阳五行讲的是自然和谐,而三纲五常讲的是社会和谐。同时,和谐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华传统文化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重要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工程。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需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只有巩固和发展共同的思想基础,我们才能凝聚起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支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党、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国,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大潮,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提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三、“普世价值”是对“核心价值”的进攻

什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指全人类共同追求和维护的价值观。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也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主张,那么,有没有全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呢?迄今为止,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真善美,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价值可以“普世”,那就是它了。但是近来中国一些人主张的“普世价值”却不是指的真善美,相反,“普世价值”恰恰是要颠覆真善美的人类核心价值。除了真善美的人类核心价值,世上还有所谓"普世价值"吗?只要世界还存在不同的文化,就必然存在不同的价值观。譬如说,西方的价值是竞争,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英特尔公司前CEO安德鲁•葛洛夫);中国的价值是和谐,是锄强扶弱,以柔克刚,以弱胜胜,主张“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27章),无过无不及,哪一个是普世价值?
那么,究竟是谁在贩卖“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又是些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贩卖这些东西?

主张普世价值的是号称“精英”的中国的一小撮文人,精英们主张的普世价值依然是民主自由之类的老生常谈,他们说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切价值中最基本的价值。主张民主自由并无不可,但须承认:一切民主的鼓吹,都是以取得政权为目的;一切自由的鼓吹,都是以维护个人利益为动机。中国的精英们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目的,只是一味鼓动公众,“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中国精英们的广告词,让人想到的是“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的广告。如果你对精英们的广告信以为真,傻乎乎地想要喝一口“民主果奶”,精英们会说,“你想要是吧?这是期货,你得问政府要哇,得问执政党要哇”。实际上,精英们宣传普世价值的真实目的是要鼓动民众颠覆政权,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又决定了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地亮出自己的主张,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只好致力于颠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他们甚至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攻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只好另立山头,弄出一个所谓“普世价值”来,蛊惑民众,借以瓦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他们运用的理论武器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卖国主义、机会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纵欲主义、拜金主义、流氓主义等等思想垃圾,其核心还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那一套。精英们提出普世价值,是专门对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一是颠覆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天下财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社会财富匮乏的年代,生产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劳动价值论无可置疑,而在社会生产能力大大超过消费能力的年代,财富的分配成为人们关注的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了,必须为不合理的分配寻找理论根据,这就产生了颠覆劳动价值观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这种可能。随着公有制的解体,私有制以宪法的名义加以保护,在化公为私的过程中,按劳分配逐步为按权力、资本分配所取代,于是拜金主义开始盛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精英们那里便演变为尊重资本、尊重富翁、尊重权力、尊重投机。于是,一些无耻的经济学家、胆大包天的贪官、狡猾的骗子、别有用心的理论家、精明的投机商人、疯狂的赌徒、愚蠢的财迷活跃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愿意通过诚实劳动合法致富。颠覆劳动价值观,精英们的办法是运用“思想解放”这一法宝,造成一个大的“气场”,让人们认识“生产要素的贡献”,承认、接受不合理分配,并对“资产收入”产生幻想。

二是颠覆社会共同理想。“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伟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社会理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实现伟大的社会理想,开创了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正如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所说,“中国奇迹是毛泽东打下的基础”,“ 从宏观来看,60年前中国麻烦不断,而今却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一奇迹是由毛泽东开创的。 ”( 2007年12月1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精英们以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名义,攻击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们毫不掩饰地诬蔑所谓“毛时代”,居然篡改历史,捏造社会主义饿死人的数据,抹黑那个盛况空前的理想主义的伟大时代。在精英们看来,共产主义理想太遥远,共同富裕等以后再说,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过把瘾就死,才属于中国人追求的生存状态。于是,小康的物质主义打跨了人的精神支柱。
三是颠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知识分子研究历史,最大学术成果是研究出汉奸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发现”原来汉奸也有“可爱的一面”。精英们以所谓“民族主义”指称爱国主义,认为它是狭隘与落后的思想,打着全球化、与国际接轨的旗号鼓吹卖国,象过节一样在舆论上为大大小小的汉奸平反。于是《色戒》中的“易先生”成为“魅力”先生。国家利益尚且不值一谈,何况集体?在私有化的社会背景下,集体是谁的集体,奉献又是为谁奉献?实在找不出理由。于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了现实的生存土壤,自私被经济学家解释成发展的火车头,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无所依傍,被精英们挤下历史的火车。

四是颠覆人类最基本的荣辱观。“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利用不良媒体策划混淆真假、善恶、美丑的公共事件,是精英们推广“普世价值”的伎俩。在他们的策划下,那个“芙蓉姐姐”的一身肥肉颠覆了人们的美丑观,居然也被赞为勇敢;那个号称山中有老虎的“周老虎”,以假乱真也可以口口声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还有那个自由主义的“范跑跑”,以恶为荣,以丑为美,让人见识到“不要脸也是一种本事”,也可以臭美。以本能论、人性自私论取消善的价值,是自由主义者的全部理论的核心,由此也可以看出,普世价值的鼓吹者实际上是些价值和道德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就是不愿意“猴子变人”,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五是进一步清扫传统价值观,妖魔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仁义道德长期背负“吃人”的“莫须有”恶名,再经过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价值体系完全坍塌,传统美德丧失殆尽。走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后,流氓主义终于得以大行其道,真小人扬眉吐气,伪君子成过街老鼠,一切崇高皆是虚伪,一切卑鄙皆得宽容。其时也,面对全社会对于良知的呼唤,传统文化渐入人心,“普世价值”的鼓吹者们继续高举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大旗,不遗余力地鞭尸古人,严防传统美德的新生。

“普世价值”是对“核心价值”的进攻,精英们玩“普世价值”,是要从精神上瓦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精英们关于“普世价值”鼓噪,让人们对于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已经模糊不清了,即使是党的舆论宣传喉舌,都已经分不清到底哪些是“普世价值” 哪些是“核心价值”了,这从最近的一个问卷调查中可见一斑。

为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课题研究,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人民网开展了这次问卷调查,这个调查问卷共三个题目,而14项备选答案却是一样的。(2008年06月18日15:5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是您认可并追求的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2、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3、您认为,以下哪些价值理念应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________(可多选)
1) 以人为本 2) 科学发展 3) 富强 4) 民主
5) 文明 6) 和谐 7) 公正 8) 自由
9) 诚信 10) 幸福 11) 平等 12) 博爱
13) 正义 14) 仁义礼智信

连这些搞专门研究的人已经分不清“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了,网友又怎么分得清?谁是六耳弥猴?谁是真的孙大圣?这个问题似乎很傻,精英们会说这是纠缠于黄猫白猫,虽然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精英们说,何必跟“普世价值”过不去呢?民主自由难道不该由人民共享?谁有资格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的天赋人权?

精英们把“普世价值”打扮成骚首弄姿的美女,但美女可不可以由人民共享呢?如果不能共享,那又怎么算“普世“呢?先富起来的精英财子们自然是要追求美女这个价值的,对于“待富群体”的人民而言,除了充当粉丝之外,美女这个价值,恐怕只能在杂志封面上或在挂历上去“普世”吧?精英们策划的普世价值大讨论,正如陈冠西策划的艳照门事件一样,精英们发几张普世价值的艳照,引发粉丝们激动地争吵,其实“普世价值”跟粉丝们有关系吗?


(2008-07-14 15:35:00 点击234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