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田改伟:昔日辉煌觅新景——沈抚新城调研散记
作者:田改伟    文章来源:  

田改伟:昔日辉煌觅新景——沈抚新城调研散记


2012年8月21至25日,随所里大队人马赴沈抚新城调研,目睹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沧桑巨变,领略了抚顺优美的历史人文景观,体会到了抚顺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另辟新景的思路和付出的心血,给人很多思考。



一、奋起于沧桑和无奈


参观的第一站是抚顺煤矿博物馆和露天煤矿巨大的矿坑,展示了抚顺工业辉煌的过去和现实的无奈。博物馆前雕塑一尊巨大的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凝视着手中一块煤炭的雕像。向人们诉说着那个年代煤炭对于一个国家、对于国家的工业化沉甸甸的分量。抚顺煤矿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倾注了全力,铸造了当年国内资源开发的辉煌。


第一眼看到抚顺露天煤矿的大坑时,坑中缓缓行驶的大型机车像玩具车般大小,人显得更是渺小。驻足坑边,既为当年这里煤炭开采的壮阔而感到惊叹,感叹于人们改造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又明显感到这坑更像是大地上的一个伤疤,它静静躺在那里诉说过去不平凡的经历。大坑旁,一排大型机车一字排开,气势恢宏,每台机车都有着辉煌的采煤历史,好像在告诉人们这个大坑就是经过它们之力开采出来的。但是,如今这些昔日英雄、钢铁战士,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面对枯竭的大坑,只有默默地站在那里。


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带来的能源耗尽,对于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沧桑和无奈,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勇于直面这种无奈,寻找新的途径。



二、宏伟规划展蓝图


第二天参观的是沈抚新城的规划展览馆和游乐园。站在巨大的新城市规划立体示意图前面,使人惊叹于城市化的巨大力量。联想到刚到抚顺看到的塔吊林立、烟囱成排、工地遍布的景象,与这里的宏伟规划是一致的,老城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展示出了新的远景。坐标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环状物,据介绍,这叫“生命之环”,大概是寓意生生不息、万物圆满之意,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吧。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这个城市国际化的心情特别急迫。很多建筑物、地名都以外国的名字来命名。如什么夏威夷、巴厘岛之类的。这也是不少地方城市化的特点,好像起个外国名字,国际化就加强了,可能起码本地居民感觉到了国外似的。不知道外国人到这里来是啥感受。总感觉好像以前的农村人,冬天外面穿件西服,但是里面却是传统的中式棉袄,有的为了防风,在腰间还扎根绳子,不过现在农村这种现象几乎看不到了,但是心中的棉袄和绳子却不一定丢掉。一个城市的国际化也一样,发展可能也有一个过程,估计过几年这种现象在东北和其他城市也会少很多,人们会脱去心中的棉袄、无形的腰带,到时更多的是资金、物流、技术、信息之类的国际化,人们思想眼界、生活方式的国际化,而不是追求形式的洋气和表面的奢华。



三、中国工业化的脊梁


这次调研,参观了三一重工、沈阳黎明以及石化新城等一些工业企业。作为在老工业基地基础上嫁接起来的新城市,沈抚新城吸引了不少企业的投资,目前来看,还主要是机械加工、铸造,石化等为工业化提供基础和动力的工业,如山推抚起、三一重工、石化等。一家石化炼油悬挂大巨幅标语“工程成就美好世界”,很好的诠释了这里工业的功能,也生动诠释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波工业化的特征。这里虽然厂房巨大,但是工人很少,虽然依旧是烟囱林立,但这里的烟囱已经是钢铁铸造的,而不是混凝土砖块垒成的,烟囱里冒的是白烟,而不是以前人们中印象中的滚滚黑烟,从烟囱的变迁中,我们也可以窥到这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带来的变化。


令人比较振奋的是沈阳黎明,这里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航空业发展和腾飞的摇篮。对于发动机这样专业的技术,对我这个外行来说是怎么也看不懂的,但是我们看到了这个企业的管理很具有创造性。他们创造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来凝聚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来打造面对市场的强大组织和良好信誉。这使我们领略了现代化国有企业的先进。看来国企并不像传说中的效率低下、管理落后。这种具有战略性、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国家必须掌控,不能按照西方一些经济学的理论搞私有化、搞“国退民进”。对于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也是振兴民族精神,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尽快达到民富国强而必须的物质保障。


在三一重工,这里的工程机械的制造确实很令人震撼,一是产品的质量之好,令人震撼,完全可以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品相媲美,二是为这里机械产品改造客观世界,挖掘自然资源的能力而震撼,这里有世界最大的煤炭挖掘机,一天能给挖煤企业带来1000万的利润,简直是个印钞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达到了巅峰。看着这里一台台挖掘的机器,不仅使人想到了西露露天矿坑边上静静伫立的那些机械。有一天会不会跟它们的命运一样,等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煤炭资源挖尽、枯竭的时候,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呢,但愿那时候人类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吧。



四、棚户区改造与雷锋精神


把棚户区改造和雷锋精神放在一起好像不伦不类,但是,到棚户区改造的展示厅看看,就很能感受到当年雷锋精神的魅力,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时代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展览厅的一面手工绣绘的红旗,代表了棚户区居民对党和国家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棚户区从建国前就存在,居民多是不同时期的煤矿工人,随着抚顺工业的发展,人越集越多,面积越来越大。这里的居民长期在居住在低矮阴暗的土坯房中,生活起居极不方便,随着煤矿工业的衰落,这里居民工作没有了着落,小伙子娶媳妇难,姑娘争着往外嫁,是中国第一波工业化遗留历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然而,随着这里第二波工业化,这里迎来了第二春,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发生过太多的故事,有过太多的曲折,在当地干部的细心工作下,最终得到了较为圆满的结果。党还是党,干部还是那些干部,群众还是那些群众,雷锋精神也还是那个雷锋精神,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不同呢?可能答案就在于时代的不同,时代变了,人们只能够解决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缺乏条件,雷锋精神也不会创造出奇迹。正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不断推进,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时机。


雷锋精神是抚顺的名片,是抚顺无论是干部或群众都一直值得骄傲、啧啧称道的。雷锋纪念馆前的广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可以看到不时有前来参观的年轻人与雷锋的各种雕像合影,来这里参观的外地人一定要在雷锋最大的雕像前鞠躬敬礼。可能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在人人逐利、人情冷漠的环境中,雷锋精神更是人们心中期望的一方净土,是天下熙熙攘攘中的一个精神家园,显得格外珍贵。



五、历史的凝望


沈阳和抚顺是满清入关前的发祥地和主要统辖地区,这里是中国近代史前延长线。也正是有了这段历史,使沈阳和抚顺,使整个东北大地显得更为厚重,更值得人们去品味和思索。


这次考察参观了沈阳故宫、清永陵、赫图阿拉故城,一个是清朝入关前治国理政的中枢之地;一个是清王朝的祖陵,埋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及他的伯父和叔父等具有显赫功绩的祖先;一个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地。这三个地方,展示了满清一步步巩固地盘、领兵入关,全国执政、开疆扩土的坚实步履。清永陵,诉说了满清的壮大,是几代人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战场征战的结果。赫图阿拉城,展示了刚建起政权的满族,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轨迹。沈阳故宫,尽管被称做故宫,但是比起北京的故宫来,小了不知道多少倍,就是放大版的四合院而已,故宫的后面,有一间不起眼的小瓦房,外面摆放着石碾等农具,是皇室平时种地劳作的地方,可能更大的意义是提醒统治集团不要懈怠吧,这正可以看出创业初期的满族人对自己严格要求,放眼天下的胸襟和抱负。


满清在关外几代的励精图治奠定了大清朝两百多年的基业,然而经过创业的艰难,中期的盛世,大清帝国最终也没有逃脱政权崩溃、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中国历朝历代的更迭,一再揭示了,无论哪个阶级、哪个统治集团,都是创业难,守成、发展更难,保持长期执政、立于不败之地更是难上加难。历代政权更迭的历史周期律至今还没有哪个政权、哪个阶级能够打破。有的只是不同利益集团在历史舞台周而复始的表演,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世界政权大抵都是如此,无论是宣扬奉天承运、历史的终结还是宣称永远的先进的都不过只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对浩浩荡荡的历史的长河来说,徒增笑尔。站在这些历史遗迹面前,会让人顿时有“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


六、几点启示


通过这次调研,尤其是与五月份上海的国情调研对比起来看,对于观察中国社会,做好中国的政治学研究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


一是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有序推进的通道。从沿海到中部、从中部到西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层次推进,思路明确。中国要发展、要进步的观念已经渗入各个区域、各个地方的内心深处,谋发展,图幸福成为上下的共识。


二是对中国很多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求得解决的论点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从沿海到内地阶梯式现代化,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一些困扰内地的问题,沿海已经早就遇到,有的问题沿海已经化解了的,内地才刚刚开始展露。这种问题的表现方式既有需要局部化解带来的挑战,也有对后面阶梯发展提供借鉴和经验的价值。


三是政治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并且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政治生态,判断执政队伍的状态,权力决策的是否科学合理,离不开对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和研究。这次调研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对现代化加深了解的一次有益尝试。


四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无论是上海的大金融、大信息、大物流,还是东北大型机械制造业、大型冶炼业,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很注意尽量把企业的发展与共产党的组织优势和信念优势主动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发展纳入到执政党的政策之中,战略之中。


五是做好中国的政治学,使政治学真正成为党和国家谋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参谋助手,必须善于看、善于走、善于思。既注重话语构建的内在机理,又要紧密结合中国各地生机勃勃的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求索,才能履行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承担好时代责任。





 

(2012-10-29 14:32:00 点击85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