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作为一个窗口,越来越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人大立法审议、代表和委员的提案、会间讨论发言以及国务院总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记者会,会议的每一个议程和环节都释放和传递了大量的信息。
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平台
“两会”被认为是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治理国家的“顶级会议”,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标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关心中国变化发展的外国人,都普遍关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他们希望透过“两会”这个窗口,解读中国的政治情势,观察中国的民主实践。民生与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两大任务,每一个爱家爱国的中国人,不仅希望“两会”能够进一步推动民生改善,也希望透过“两会”这个窗口,展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风采。
民主向来是中国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民主建设的问题上,中国人可能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思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系统工程的两大支柱。“两会”为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代表和委员们带着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建言,带着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就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协商。
打造文明管理的公共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要求(民生改善问题)、民主化的要求(大众参与问题)、开放以及国际认同的要求(国际接轨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互相交织,相互影响。中国政府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发展逻辑来推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渐进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围绕着“规范社会行为”(社会治理)和“规范政府行为”(政府治理)这两个方向展开。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在“治民”的方面,中国走的是放松管制,还权于民的路子,努力探索一条活化社会的治理模式。在“治官”的方面,中国走的是规范政府管理,限制公权的路子,努力探索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政府模式,希望打造一个文明管理的公共政府。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经济改革。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这些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还权(权利)于民,放松管制,实现社会和个人的更大自由。这些改革举措为今天普遍推广的村民自治和“草根民主”试验以及城市居委会改革和社区建设运动创造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针对自身进行改革,先后推出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公务员制度,行政机构改革——从机构精简和裁员到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随之逐步试行被认为是微观领域制度创新的行政问责制、公示制度和听政制度。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一个现代服务型的政府。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界的理论研究热点。这两个概念在党的十六大与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层面的战略目标被分别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执政理念的发展深化。而这两个概念本身,更具有浓厚的政治发展意义。国内学者从政治发展的视角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由于分析框架的不同,理论界对“政治文明”概念的界定多有差异,但在对比中仍能总结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政治文明”概念包含着过程(动态)与成果(静态)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指政治生活脱离“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状态”的过程和成果。政治文明内在构成的分析基本以“政治主体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或“政府文明、政党文明、法治文明和公民文明”为基础。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界的普遍共识是,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从中观的层次考虑,有人推断,政治文明建设一般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政府推进型道路与社会自主型道路。由于以往的国情问题,中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政府推进型道路。这一路径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然沿着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逐步转变到社会自主型道路上来。
学界普遍同意,“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论、政治思维方面的重大创新。有学者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既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回归与遵循,也是对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所作出的积极回应。这样一种科学明智的战略选择,不仅将把中国社会主义文明进程整体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将在一个新的时代层面上创造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理论体系。
与“政治文明”一样,学界对“和谐社会”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对和谐社会概念不宜进行泛化解释。和谐社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例如自然环境、文化等)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狭义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各层面本身的协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主要是狭义概念。也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而静止不变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克服对抗和矛盾的过程。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本报记者 潘启雯/采访整理)
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平台
“两会”被认为是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治理国家的“顶级会议”,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标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关心中国变化发展的外国人,都普遍关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他们希望透过“两会”这个窗口,解读中国的政治情势,观察中国的民主实践。民生与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两大任务,每一个爱家爱国的中国人,不仅希望“两会”能够进一步推动民生改善,也希望透过“两会”这个窗口,展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风采。
民主向来是中国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民主建设的问题上,中国人可能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思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系统工程的两大支柱。“两会”为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代表和委员们带着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和建言,带着人民群众的企盼和要求,就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协商。
打造文明管理的公共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要求(民生改善问题)、民主化的要求(大众参与问题)、开放以及国际认同的要求(国际接轨问题)。这些问题和挑战互相交织,相互影响。中国政府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发展逻辑来推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渐进改革,这些改革基本上围绕着“规范社会行为”(社会治理)和“规范政府行为”(政府治理)这两个方向展开。
社会的“善治”包括良好的“政治”和良好的“治政”。前者侧重于“治民”(即社会治理),后者侧重于“治官”(即政府治理)。中国改革实际上沿着这两个方向展开。在“治民”的方面,中国走的是放松管制,还权于民的路子,努力探索一条活化社会的治理模式。在“治官”的方面,中国走的是规范政府管理,限制公权的路子,努力探索一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政府模式,希望打造一个文明管理的公共政府。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经济改革。从政治学的角度讲,这些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还权(权利)于民,放松管制,实现社会和个人的更大自由。这些改革举措为今天普遍推广的村民自治和“草根民主”试验以及城市居委会改革和社区建设运动创造了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针对自身进行改革,先后推出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公务员制度,行政机构改革——从机构精简和裁员到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随之逐步试行被认为是微观领域制度创新的行政问责制、公示制度和听政制度。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在于打造一个现代服务型的政府。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是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界的理论研究热点。这两个概念在党的十六大与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层面的战略目标被分别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执政理念的发展深化。而这两个概念本身,更具有浓厚的政治发展意义。国内学者从政治发展的视角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由于分析框架的不同,理论界对“政治文明”概念的界定多有差异,但在对比中仍能总结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政治文明”概念包含着过程(动态)与成果(静态)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指政治生活脱离“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状态”的过程和成果。政治文明内在构成的分析基本以“政治主体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或“政府文明、政党文明、法治文明和公民文明”为基础。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界的普遍共识是,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从中观的层次考虑,有人推断,政治文明建设一般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政府推进型道路与社会自主型道路。由于以往的国情问题,中国长期以来选择的是政府推进型道路。这一路径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必然沿着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逐步转变到社会自主型道路上来。
学界普遍同意,“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论、政治思维方面的重大创新。有学者总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既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回归与遵循,也是对时代变化与实践发展所作出的积极回应。这样一种科学明智的战略选择,不仅将把中国社会主义文明进程整体性地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且将在一个新的时代层面上创造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理论体系。
与“政治文明”一样,学界对“和谐社会”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对和谐社会概念不宜进行泛化解释。和谐社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例如自然环境、文化等)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狭义概念主要是指社会各层面本身的协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主要是狭义概念。也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而静止不变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克服对抗和矛盾的过程。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本报记者 潘启雯/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