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指导硕士研究生系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代表性原著,要求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能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独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研究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
在学术、业务上,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讲授,指导研究生系统阅读古典政治学名著和现代政治学的代表著作,使研究生在政治学理论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政治学理论研究方向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有独立从事政治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求研究生熟练地掌握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政治学专业的有关资料,并且具有较好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培养方式
本专业对研究生的培养,采用授课、自学、讨论、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在研究生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国语课外,还必须完成本系设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并选修必要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到相关学科去听课,拓宽知识面。
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要参加一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村委会换届选举或市政管理的社会调查,独立地观察或参与一次选举过程或者一个街道、一个居民委员会的管理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写出一份符合政治学规范的调查报告。
三、研究方向
(一)政治学理论专业下设两个研究方向:
1、政治学理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全面了解西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为社会培养学术基础扎实、思想作风端正,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从事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人才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
2、比较政府理论:对各种政府理论和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中外政治制度、政府过程、政治体制、比较制度学等,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独立从事行政学理论研究所应具有的各种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下设一个研究方向:
公共行政管理方向:对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行政职能、行政人员、行政运行机制、行政改革、比较行政学等,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独立从事行政学理论研究所应具有的各种能力。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3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政治学理论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学分
(2)外国语课 6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法学前沿 3学分
(2)政治学通论 3学分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实践 3学分
3、专业课
(1)中外政治思想史 3学分
(2)中外政治制度史 3学分
(3)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 3学分
(4)行政学 3学分
4、选修课
(1)政治学方法论 2学分
(2)市政学 2学分
(3)当代中国政府 2学分
(4)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学分
(5)公共政策分析 2学分
(6)中国的改革开放 2学分
(7)选举与治理 2学分
(8)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2学分
5、社会实践(必修) 2学分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学分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学分
(2)外国语课 6学分
2、专业基础课
(1)法学前沿 3学分
(2)政治学通论 3学分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实践 3学分
3、专业课
(1)行政学 3学分
(2)公共政策分析 3学分
(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3学分
(4)中央与地方关系 3学分
4、选修课
(1)政治学方法论 2学分
(2)市政学 2学分
(3)当代中国政府 2学分
(4)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学分
(5)中国的改革开放 2学分
(6)选举与治理 2学分
(7)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2学分
5、社会实践(必修) 2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学位课、 选修课及社会实践等,最低为38学分。本系本专业要求硕士研究生取得学分应在40分以上。选修课的学分,也可以在其他系取得。
六、中期筛选考核
本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中期筛选考核,按照研究生院规定的事项和标准进行。
七、硕士学位论文
本系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下:
1、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必须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出硕士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所选择的论文题目必须有较充足和能够取得的资料来源。
3、论文写作应与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4、论文写作要符合科学研究论文的规范和体例。
5、硕士研究生在学习的第二学年须提出论文写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撰写开题报告。
6、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必须通过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7、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应写出硕士学位论文初稿,经指导教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8、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时间,安排在每年5月举行,在此之前,硕士学位论文应定稿并按统一格式打印装订,分送答辩委员会成员。
9、无法按期完成硕士论文写作和答辩的,按研究生院的规定办理肄业或延期手续。
八、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本系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以自学和阅读原著为主,并按规定撰写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主要阅读书目
通读部分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
2、《列宁选集》1-4卷
3、《毛泽东选集》1-5卷
4、《邓小平文选》1-3卷
精读部分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6、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10、列宁:《国家与革命》
1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6、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主要阅读书目
1、《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君主论》,(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利维坦》,(英)霍布斯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政府论》(上、下),(英)洛克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论法的精神》(上、下),(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联邦党人文集》,(美)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论美国民主》(上、下),(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代议制政府》,(英)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政治与行政》,(美)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3、《民主理论的前言》,(美)达尔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自由宪章》(上、下),(美)哈耶克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15、《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亨廷顿著,三联书店1989年版
16、《正义论》,(美)罗尔斯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17、《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美)诺齐克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
1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9、《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0、《民主新论》,(美)萨托利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1、《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2、《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政府部门》,(美)戴维·奥斯本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4、《政治科学》(第6版),(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5、《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美)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6、《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第2版),(美)迈耶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7、《世界政治》(第5版),(美)拉西特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8、《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美)亨利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9、《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美)帕顿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0、《比较制度分析》,(日)青木昌彦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31、《欧洲政治思想史》,(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2、《当代欧洲政治思想》,(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欧洲民主史》,(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4、《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6、《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林代昭等著,重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7、《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桑咸之等著,人大出版社1986年版
39、《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林茂生等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0、《中国政治思想史》,张金鉴著,(台北)三民书局1989年版
41、《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台北)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2年版
42、《西方政治思想史论集》,吴恩裕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3、《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王沪宁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5、《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46、《政治学分析教程》,房宁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7、《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8、《西方民主史》,应克复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杨祖功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0、《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1、《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张志坚主编,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年版
52、《中国行政科学发展》,刘怡昌等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
53、《中国人大制度》,蔡定剑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54、《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白钢、赵寿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史卫民、雷兢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6、《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史卫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1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程编号:S312001
课程名称:政治学通论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
学时:60(第二、三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在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政治学的结构、政治学的学科地位及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比较系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培养研究生独立理解、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1)政治科学的一般性问题;(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学的贡献;(3)历史上的政治学研究;(4)现代西方的政治学;(5)政治学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参考书目:
1、《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王沪宁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3、《政治学分析教程》,房宁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王逸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政治科学》(第6版),(美)罗斯金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美)里普森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7、《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8、《政治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2
课程名称:中外政治制度史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
学时:60(第一、二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40学时,外国政治制度史20学时)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历代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与方式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分析国家组织、职能、人员结构和管理形式的能力,并使其对国家的类型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深入认识。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1)中国政治制度史;(2)西方主要国家政治制度史。本课程将重点讲述国体、政体、国家结构、代议制、议行合一制、分权制国家机构等问题。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参考书目:
1、《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卷,白钢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林代昭等著,重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杨祖功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5、《比较制度分析》,(日)青木昌彦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6、《政府论》(上、下),(英)洛克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论法的精神》(上、下),(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社会契约论》,(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代议制政府》,(英)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田穗生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3
课程名称:中外政治思想史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与自学结合
学时:60(第三、四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30学时,外国政治思想史30学时)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家关于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思想及其流派有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其创造性的发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外国政治思想史”两部分,都包括古代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和现代政治思想。
教学要求:
要求研究生结合教学进度,阅读相应时代的政治思想家的原著,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研究生还应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刘泽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桑咸之等著,人大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林茂生等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中国政治思想史》,张金鉴著,(台北)三民书局1989年版。
5、《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台北)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82年版。
6、《西方政治思想史论集》,吴恩裕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欧洲政治思想史》,(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当代欧洲政治思想》,(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君主论》,(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利维坦》,(英)霍布斯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联邦党人文集》,(美)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3、《论美国民主》(上、下),(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美)熊彼特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4
课程名称:行政学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
学时:60(第二、三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能对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有系统的认识,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行政学理论研究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行政学的起源及其发展;(2)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与特点;(3)行政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中国行政学的发展状况。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参考书目:
1、《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美)亨利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张志坚主编,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年版。
3、《中国行政科学发展》,刘怡昌等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
4、《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政府部门》,(美)戴维·奥斯本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5、《政治与行政》,(美)古德诺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5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实践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60(第三、四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学有较系统较全面的掌握,培养研究生能自觉地从现实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出发,探索社会政治现象、本质特征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式;(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地位及其特点;(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参考书目: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6、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10、列宁:《国家与革命》。
11、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3、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4、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6、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课程编号:S312006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分析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60(第三、四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掌握运用科学方法对公共政策及其决策过程进行描述、预测、解释和评价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决策分类;(2)决策机构;(3)决策理论;(4)决策程序;(5)决策方法;(6)政策分析。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参考书目:
1、《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美)帕顿等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1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7
课程名称: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60(第四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观点、内容、方法、体系、流派有较完整的了解,培养研究生对西方政治理论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便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保守的政治理论;(2)自由的政治理论;(3)激进的政治理论。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参考书目:
1、《民主理论的前言》,(美)达尔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2、《自由宪章》(上、下),(美)哈耶克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3、《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美)亨廷顿著,三联书店1989年版。
4、《正义论》,(美)罗尔斯著,中国社会亏出版社1988年版。
5、《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美)诺齐克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
6、《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伊斯顿著,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自由市场与国家》,(美)布坎南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民主新论》,(美)萨托利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9、《民主的模式》,(英)戴维·赫尔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0、《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编号:S312008
课程名称:政治学方法论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四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对研究政治现象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程序和技术手段的教学,使研究生了解,不同的研究者因受不同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指导,在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互不相同,由此形成的政治学理论和观念也不同。培养研究生能在政治现象面前,选择最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状况;(2)方法论、科学性方法、分析性方法和工具性方法四个不同层次的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待定
课程编号:S312009
课程名称:市政学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四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市的国家机构,特别是对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城市公共事务有效管理的规律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使研究生学会用政治学、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市政管理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市政学的基本概念;(2)市的国家机关;(3)市政职能;(4)市政过程;(5)城市公共事务管理;(6)依法治市。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待定
课程编号:S312010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政府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三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能对当代中国政府的组织架构、职能配置及运行机制等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分析和研究我国政治——行政体制及其改革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关于政府的基本概念;(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行政体制;(4)司法系统;(5)政党制度;(6)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
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朱光磊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人大制度》,蔡定剑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课程编号:S312011
课程名称:选举与治理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四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中外选举制度有较全面了解,并理清选举与治理的关系,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观察、分析、研究不同类型选举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中国选举制度(包括台湾、香港);(2)外国选举制度(介绍主要国家的制度)。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
1、《选举制度概论》,雷兢璇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版。
2、《中外选举制度比较》,胡盛仪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白钢、赵寿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史卫民、雷兢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史卫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香港选举制度透视》,蔡子强著,明报出版社1998年版。
7、《比较选举制度》,王业立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课程编号:S312012
课程名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四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有较全面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1)文化大革命的起源;(2)文化大革命重要事件剖析;(3)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
1、《“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2、《大动乱的年代》,王年一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二卷),(英)麦克法夸尔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
学时:60(第二、三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掌握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这一新近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进而能够以国家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为分析对象,研究管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报酬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本课程由通论和专题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人力资本观念;(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与新趋势。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有:(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规划;(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与任务;(6)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分类和职位评价;(7)从职位管理向工作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8)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甄选与录用;(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10)公共部门的工资报酬体系;(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为听课进行预习;为讨论按教师提出的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参考书目: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孙柏英 祁光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 罗纳德?克林格勒 约翰?纳尔班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人力资源管理》 加里?德斯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中国公务员管理概论》 李如海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年
5.《人力资源管理》秦志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现代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人事甄选录用与培训卷》彭剑锋 包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
7.《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田培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8.《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黄达强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9.《德国行政法—与中国的比较》刘兆兴 孙瑜 董礼胜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
10.《国家公务员管理—高层人力资源的开发》仝志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政府人事管理》 彭和平等译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年
12.《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 陈宇等著 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1年
13.《中国文官制度》 李铁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9年
14.《国家公务员制度全书》 徐颂陶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央与地方关系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
学时:60(第三、四学期)
学分:3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掌握运用比较政治和宪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分析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能力。本课程包括本研究领域通论和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专论两大部分。前者的主要内容有:(1)本领域的各种研究取向;(2)制度自治的各种形式;(3)地方自治的理论与实践;(4)地方政府的规模、层级和职能;(5)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职能分配;(6)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7)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8)中央的调控和政府间的关系。后者的主要内容有:(9)中国当代党和国家调整纵向国家权力关系的基本原则;(10)中国中央政治权力结构在国家纵向的政府运作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11);中国中央与一般行政地方的关系;(12)中国中央与自治地方的关系(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实行特别行政区的地方)。
教学要求:
研究生须为听课进行预习;为讨论按教师提出的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并提交一份指定书目的读书报告。
考核方式:笔试(开卷)
参考书目:(按相关程度高低排列)
1.《欧盟成员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董礼胜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陈小京 伏宁 黄福高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
3.《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 陈嘉陵主编 武汉出版社 1991年
4.《联邦制与世界秩序》王丽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政府权力运筹学》郭济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6.《当代中国政府过程》 朱光磊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
7.《当代中国政府体系》 陈红太 华文出版社 2001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王敬松 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的改革开放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三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能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讲授对象: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结合
学时:40(第四学期)
学分:2
课程内容概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研究生能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要求:研究生须按教师提出的讨论题目,预作准备,在讨论时作主题发言。
考核方式:提交读书报告
参考书目:
1、
2、《中国人大制度》,蔡定剑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