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西方马克恩主义者所说的社会主义 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评“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
作者:徐崇温    文章来源:  
     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过许多论点和命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而其代表人物是布洛赫和马尔库塞。布洛赫在真1918年发表的《乌托邦的精神》中;一再阐述这个理论观点并指责马克思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步子迈得过大”,以致造成“革命想象的逐渐的营养不良”,导致从内部使革命运动陷于枯萎的精神上的贫困化。马尔库塞在真1967年发表的《乌托邦的终结》的讲演中宣称严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可能性,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而不是从乌托邦到科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据主要有二:一是在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实践中:革命想象营养不良和精神上的贫困化;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过去被视为乌托邦的东西现在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上;以这样两条论据为根据提出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就是说要颠倒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命题,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它严重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以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的基础上移置到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的性质;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科学理论,但它丝毫也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从此能够为解决尔后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成了处于终极状态的终极真理。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的失误,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无关,也并没有倒转发展进程,使社会主义又从科学倒退到空想。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150多年中,社会主义实践的历程表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是从空想到科学,而绝不是从科学到乌托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告诉人们,在当代,振兴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在于要改弦更张!使社会主义从科学倒退到空想,而是要更紧密地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践向前推进科学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过许多论点和命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由于苏东剧变后,有一些原来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有所怀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上述论点产生某种共鸣,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弄清事实真相、明辨理论是非,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歪曲

    1。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布洛赫、马尔库塞提出的论据。有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过有关上述命题和论点的论述,但最突出的则是布洛赫和马尔库塞。布洛赫在其1918年发表的《乌托邦的精神》中,一再阐述这个理论观点并指责马克思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步子迈得过大”,以致造成“革命想象的逐渐的营养不良”,导致从内部使革命运动陷于枯萎的精神上的贫困化。布洛赫认为,人是乌托邦的主体,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的焦点,哲学的任务不是描述现状,而是唤醒生活,促成一个还处在潜在状态的、要是没有人的首创精神就不能诞生的世界的出现。他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乌托邦,其特征是不包含关于未来社会的任何精确预言,却用积极地参加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内在历史过程来同旧的幻想相对立,与傅立叶的抽象乌托邦不同,马克思的乌托邦是“具体乌托邦”。而所谓具体的乌托邦,布洛赫说是指这样一种未来的状况:人在那里达到现在还在躲着他的本质。它指人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在那里,人不再是“单纯的现象”,而是由于认识到他自己的人性而成为某种本质的、活生生的东西。

    把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由科学到乌托邦”论表述得更加系统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在其1967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的过时》一文申说∫看来,马克思本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够激进和不够乌托邦。他过低估计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由获致这个水平所指明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的技术发展将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可能超越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必要劳动和创造性工作、异化劳动和非异化劳动、必然领域和自由领域的划分。”在同年发表的《乌托邦的终结》的讲演中,马尔库塞宣称:“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可能性,走向社会主义之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而不是从乌托邦到科学。”在1969年发表的《论解放》中,马尔库塞又说,当代社会的生产性的动力剥去了乌托邦在传统上的幻想内容,被痛斥为乌托邦的东西不再是那种在历史的天地里没有位置而且不可能有任何位置的东西,而倒是由于那种被现存社会的权力所阻拦而没有发生的东西。他强调说,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发达工业社会的运动需要有一个“从马克思到傅立叶…从现实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的∵次谈话中,马尔库塞又说“乌托邦”应不再被社会主义者所使用,因为被说成是乌托邦的东西,实际上不再是乌托邦。一个例子:消灭贫苦、痛苦。今天,社会财富如此之大,以致对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在实际上就指向:每个人的利益会使在少数几年中克服世界上的贫困成为可能。而且,马克思认为缩短劳动时间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没有人否认、甚至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不否认在发达工业国家,能够在不降低文化和物质的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决定性地降低社会必要劳动。这个例子提供了索引,说明把社会主义说成是乌托邦在宣传上的漫画,在实际上无非是对它的诽谤,如此等等。

    以上所引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的大量言论,说明他们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据主要有二:土是在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实践中,革命想象营养不良和精神上的贫困化;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过去被视为乌托邦的东西现在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然而,在实际上,以这样两条论据为根据提出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就是说耍颠倒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命题9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它首先严重地误解和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命题。

    2。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命题的本来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个命题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以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的性质!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科学理论。为什么说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具有空想的性质?那是因为从16世纪以来的西欧的社会主义者虽然全面抨击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试图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旨在消灭阶级对立的积极主张,但由于他们当时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尚未发展的时期、在无产阶级取得解放的物质条件尚未成熟的时期提出其社会主义学说的,他们既不能从社会主义本身找到改造它的物质条件,又不能发现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就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来。在他们看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还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因为“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然而,他们所发明的“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耍陷入纯粹的幻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24、732页)。所以,这里所说空想的特点是不根据和不符合客观事实,而并不是因为条件尚不具备;因而还不能实现的东西。

    为了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由空想的基础上移置到现实的基础上。这样一个历史任务,白马克思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个伟大的发现而完成了。首先,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了从人们的社会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的原则,于是,“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则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速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力付出的多”,这就揭穿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并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39页~740页)。

    恩格斯就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问题所作的这个经典表述,清楚地说明了马艽思主义所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非是说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的基础上移置到现实的基础上,而并没有其他的附加含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丝毫也不意味着要消灭革命的想象和精神;它所摒弃的只是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空想。事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需反对它。”“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第467页)。所以,布洛赫把尔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所谓革命想象营养不良、精神贫困化使革命运动陷于枯萎的情况,归咎于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步子迈得过大,是一件毫无道理的事情,这只是说明布洛赫自己把革命的想象和精神同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空想混为一谈了。 |

    二、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失误,并没有使科学社会主义倒退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说的只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从空想移置到现实,而并不保证尔后的社会主义实践都合乎科学,都能事事顺遂而不发生任何曲折和挫折。一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当地的客观实际为转移,要是不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那么,就算你所用的公式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也没有意义、没有生命力,仍难免犯错误;二是因为有的社会主义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只能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方面,并把它夸大成为片面的理论和片面的策略体系,或死背它的一些口号和某些策略问题的答案,而这样那样地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发生曲折。但这一切显然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无关,也并没有倒转发展进程,使社会主义又从科学倒退到空想。相反地,科学社会主义只是要求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和附加到科学社会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发展成为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但它丝毫也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从此能够为解决尔后几十年、上百年、凡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成了万古不变的教条,成了处于终极状态的终极真理。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不能把科学社会主义僵化成万古不变的教条,另一方面又不能借口当代世界发生的种种新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那里找不到现成答案,就扬言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或者扬言社会主义要从科学倒退为空想、乌托邦云云。正是针对着诸如此类的错误思想,邓小平强调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页)

    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这一论断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也不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率高度发展等新变化提出了新问题,而是在别处:在于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社会主义观的挫败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各派,从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开始,就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意识的原理,所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它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的论断,指责这是客观主义、经济主义、机械主义,他们转而强调主观因素在革命理论和实践中的极端重要性。尔后的人本主义各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个精神未定义社会主义的。

    例如,布洛赫说:“社会主义越科学,也就是越具体地把人当作中心,也就越具体地把确实消灭人的自我异化当作目的。”而所谓异化、自我异化,在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心目中,又多半是一种被心理学化了的东西。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是从他关于人的概念中推导出来的”,据此,“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正如(美国有神论存在主义者)梯利希所指出的,对于马克思来说,社会主义就是一场在社会的现实中反对毁灭爱的抵抗运动”。马尔库塞则在幻世纪30年代就发表《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源泉》一文,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能够把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源和本来意义的讨论放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所说的这个“新的立足点”就是把劳动异化解释成人的本质的异化,又认为人的异化的根源就在人的本质中,认为社会革命产生于人的本质的总体上的颠倒,以后,他更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人的本能结构非压抑的社会。这就把社会主义彻底人本主义化了。然而,事情的真相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它抛弃了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条件的议论,而着手唯物主义地分析现代社会关系并说明现在剥削制度的必然性的时候取得成就的”(《列宁全集》第1卷,1984年第2版,第5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这种人本主义化的社会主义观出发,提出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自然是不足为奇的。然而,问题在于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底是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还是要从科学倒退到乌托邦?这并不是由哪个人主观上的喜爱来决定,而是要由客观实践来检验的。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在以《共产党宣言》为出生证诞生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凯旋进军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流派鼓吹的“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要从科学到乌托邦”论,所遭遇的却是一连串的挫败。两相对比,实践无可争辩地说明,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能是从空想到科学,而绝不是从科学到乌托邦。

    四、社会主义振兴之路在于更紧密地结合时代特征和本国实践向前推进科学社会主义

    无庸讳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历程中也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遭遇到像1989年~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那样的严重挫折和暂时复辟,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却仍然保持着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经济上还在继续发展。尽管这两个方面的事实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疑难和迷茫,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表更据此而鼓噪说什么“资本主义已经全面战胜了社会发展的其他模式”,因而“现在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代,而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时代”,然而,在社会主义的低潮和谷底中崛起和腾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告诉人们,在当代,振兴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在于要改弦更张,使社会主义从科学倒退到空想,而是要向前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本国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伟大实践中,用新的思想观点去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并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五、西方马克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包含一些有益的探索

    社会主义只能由空想发展为科学,而绝不能由科学倒退为空想,因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耍从科学到乌托邦”的理论观点,就总体来说是错误的。然而,这丝毫也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他们在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方面所做的一切探索。仍以马尔库塞为例,在1972年发表的《反革命和造反》一书中,马尔库塞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后指出:“20世纪的资本主义具有空前的能力,正是这一能力,将引起20世纪的革命,当然是这样一种革命,其基础、其战略和目标都和迄今一切的革命、特别是俄国革命,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造成革命的是一个扩大了剥削的基础、又创造出现存生产方式所不能满足的需要。据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设想,认为社会主义不仅要增加生产,废除贫困,而且也要改变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要改变人在各方面——不仅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在道德和美学等方面——的生存条件和性质,要反对种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诸如“反对幸福生活掩盖下的匮乏,反对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道德的和美学的需要,成了基本必须的需要,并对家族,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男子和妇女,以及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要求”等等。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错误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包含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有价值的见解,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是必须予以肯定的并善于吸取和改造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成份。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哲学所研究员
(2006-09-18 14:34:00 点击263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