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华建敏    文章来源:  
一、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什么是社会?我们在使用社会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有三个口径。广义口径的概念,社会是指基于共同生产基础上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一种社会形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中等口径的概念是经济社会两区分,除了经济以外都叫社会。狭义口径的概念,是指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相区别的领域。什么是社会管理?可以把社会管理理解为一种公共产品,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自觉进行的运筹、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从政府履行职能的角度来说,加强社会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依法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规范社会组织和公民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加强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总结非典经验教训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重大的意义。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重视加强社会管理,是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的,是充分考虑了目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与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相交织,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有力地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也使社会问题增多,一些原有的社会矛盾呈现新的形式,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突出的问题:

一是快速城镇化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多百分点,目前已达
44%。1995年城镇人口3·5亿,到2005年城镇人口5·6亿,每年增加2100多万。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改变了人口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管理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是人口流动性增强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增加了社会管理
的复杂性。我国目前流动就业人口有2亿多,其中有1·2亿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如何对流动人口有效地实施社会管理和服务,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非公有制组织就业,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异地就业,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将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管理范围,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三是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和财富分
布的差距不断扩大使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难度加大。目前广大社会成员对缩小收入差距,实行社会再分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一些群体性事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利益关系不协调加剧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社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上来,放到利益再分配上来。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经济快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管理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二三十年里集中出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和健康水平的要求也比过去大大提高,一些地方因为环保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因此,保护群众的环境利益问题凸显出来,给社会管理也带来很大压力。

五是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管理体制正在改革之中,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难以适应社会结构快速变化的新形势。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着“越位”和“缺位”等现象。一方面,政府包揽过多,仍然承担着许多应该由市场或社会承担的社会事务,造成了政府负担沉重,社会管理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一些事关社会长远发展和应对转型期各种突出矛盾的领域,政府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又形成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现在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都是这种不适应的反映。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
略机遇期。对中华民族来说,历史上大的发展机遇并不多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既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更要创造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强社会管理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立足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深化对加强社会管理的认识。这里我强调三点:

第一,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的持续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调动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社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是只有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确保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二是只有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和社会组织,协助政府建立新的民主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权利,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法治进程;三是只有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切实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机和风险,才能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四是只有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增强全体公民保护自然和环境的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是只有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水平,才能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诚信友爱、和谐共处。因此,完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完善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第30个年头。总结30年来的历程,我们搞改革开放的根本宗旨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和谐社会,搞好社会管理,最根本的也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搞好和谐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二,我们要从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的高度来认识完善
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着眼于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政府治国理政的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生问题,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基本职责。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解决民生问题成就最大的时期,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比,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有些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还很大,比如就业问题,城乡地区差距继续扩大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问题,城市如何搞全民医保问题,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还有食品安全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还会受到生产力水平不高、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各种制约。更需我们锐意开拓、深化改革,大力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为群众提供更有效的公共产品,不断改善民生状况。

第三,我们要从提高各级政府行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完善社会管理的紧迫性。社会管理能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我国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管理能力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职能,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要求更加强烈,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就会上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现在我们面临着两个矛盾,一个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一个是群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和效率低下的矛盾。怎样更好地满足群众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对政府的要求,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还要看到,目前社会管理的一些基础性因素也正在发生变化,管理主体由政府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管理方式由以控制为主向以引导和服务为主转变,管理资源由单一公共资源向多种资源转变,迫切要求对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尽快改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强而社会管理能力弱的不平衡、不协调状况。

二、当前完善社会管理的重点任务

  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管理,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公共产品总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要坚持与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经济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防止超越阶段不切实际地提高标准。三要坚持公平公正、广泛覆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增加农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群体公共产品的投入,促进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保证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四要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通过竞争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积极发挥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公共产品供给多样化。以上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从国情出发、公平公正、重在改革四个方面。

当前,完善社会管理要突出八项重点任务: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新的成效,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但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我们的社会管理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是优化政府职能和权力配置。要进一步调整政府的职能定位,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得到强化。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使政府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今年国务院还将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对保留的项目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实现阳光透明审批。二是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要逐步从主要依靠政府管理转向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特别是政府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大力倡导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从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法律手段与依法行政相结合;从重管理、轻服务转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效能,改进公共服务质量。三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财力保障水平。四是建立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标准、基本规范。包括健全应急管理、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环境管理和公共安全的目标、责任、程序、范围、监督考核办法等,促进社会管理规范化。在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基础教育、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要健全均等化的基本标准和保障措施。五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把可持续发展状况、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稳定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内容,作为对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完善政策和制度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关键要体现在政策和制度上。一是要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制度。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当前要着力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的法律制度、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制度。二是健全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体系。包括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政策等,消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各类岐视性政策,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利益倾斜和社会援助政策,从源头上维护社会公平。三是要引导公民按制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又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主动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自觉按照法律的要求来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加强社区建设和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要促进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相互联系,政府管理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互结合,政府行政方式与社会调节方式相互配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率。一是要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心要放在基层,以社区为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正在由传统的“单位制”向现代社区体制转变。要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民主管理机制。要加强城乡社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源进社区,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确保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特别是在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镇机构改革,针对农村人口流动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管理的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要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社会组织以其非赢利性、民间性、公益性和自愿性为特征,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要坚持培育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通过社会组织自律可以解决好的、不必由政府承担的事项交给社会组织。同时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提高社会组织的自律性和诚信度。

(四)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利益矛盾。统筹协调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一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出台各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要注意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让发展带来的利益为大多数群众所共享。二是要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都能平等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三是善于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基层企事业单位制定了大量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据初步统计,国务院出台了108个应急预案,地方共制定了约130万件应急预案,基本覆盖了常见的突发公共事件,提高了预防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危机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二是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能力和自救能力。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三是建立健全社会运行状况的临测体系和危机预警系统,加强对社会信息的采集、整理和披露,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四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目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也不少,各种诱发和滋生违法犯罪的因素在增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更高的要求转变。要把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认真分析各地社会治安的规律和特点,确定打击违法犯罪的重点和方式。要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重点,努力抑制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社会消极因素。三是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责任感,发挥群众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坚持不懈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

(七)改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管理的覆盖
面。流动人口是目前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大力加强。一要建立健全能够有效覆盖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从体制上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就业、医疗卫生、子女就学、计划生育、政治参与和权益保护等问题。二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属地原则建立新型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依托社区完善基层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三要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探索社会保险异地转移接续制度,逐步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四是城市要欢迎农民工进城,农村也要欢迎农民工回村,要鼓励农民工积累财富以后回农村创业,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八)加强环境管理,保护群众的环境利益。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污染排放超标,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必须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一要完善科学、统一、权威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节能环保、污染减排的监管体系,强化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责任制。二要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力度。三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普遍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工作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切实履行好这项职能,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干部深化认识,加强学习,不断探索,努力开创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把社会管理摆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真正把社会管理摆到重要位置,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发展规划时,把社会管理作为长期任务和重要内容来安排。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时,要充分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特别是要重视保障困难群体的利益。在分配财力时要更加重视增加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努力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在考核政府工作时要把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重要指标,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真正把精力投向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上。重视社会管理,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很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落实到位、服务到位就是管理到位。

(二)要加强社会政策的研究。社会政策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调控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面对白趋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必须像重视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那样,高度重视社会理论和社会政策的研究。对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我们的认识还要不断深化,贯彻的措施还要进一步细化,不然就难以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一些重大问题。一是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加强对社会结构变化、社会利益关系变化、社会矛盾变化的研究,把握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规律和特点。二是要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社会政策研究,对扩大就业、理顺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医疗、教育、扶贫、住房、社会不平等干预等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三是要加强对支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经济政策的研究,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信贷政策、价格政策等。四是要加强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中作用的研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为减轻企业负担,我们提出了企业不办社会,但也要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都要讲。社会组织和各种行业自律组织能代替政策发挥哪些作用,也需要深入研究。五是要加强对政策实施手段、运作方式的研究,努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社会政策的研究尤其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思路要符合实际、因地制宜;要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各项社会政策互相配合、彼此衔接;要适度借鉴外国社会管理的有益做法,但又不能照抄照搬,而必须科学分析,正确取舍,为我所用。

(三)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把握社会形势、实施社会政策、开展社会管理的能力。一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二要提高处理社会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学会正确分析社会矛盾变化的趋势和深层次原因,找到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善于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和理性的态度解决矛盾和纠纷。三要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能力。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既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现在有一些干部,学历高了,知识也很丰富,但缺乏实际工作和基层工作的锻炼,不少同志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知道如何与群众沟通。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熟悉群众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增强开展群众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防止简单的行政命令,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对干部还要有做点学问的要求。做一个称职的干部,第一要扎扎实实做事,第二要清清白白做人,第三要认认真真思考问题,做点学问。提高工作水平,需要结合工作实际从理论上思考问题,这对做好工作大有益处。

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不断总结社会管理的新经验、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法,开辟社会管理的新途径,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2010-09-27 10:10:00 点击72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