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试论邓小平“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
作者:宣云凤    文章来源:  
  一、邓小平“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及其成因

从邓小平一生的坎坷经历来看,他之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坚信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踏踏实实地做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崇高事业,关键在于他从青年时代就牢固树立起的“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及科学的人生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多次地并重点地强调的:“邓小平同志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惦记着人民的安危冷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1〕。邓小平始终坚信:只有全心全意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才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道义力量之所在。

正是在这一价值理念的深刻影响下,邓小平始终摆正自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也从不心灰意冷,从不动摇或改变自己的信念。“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不仅塑造了邓小平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还锻铸了他光明磊落的无私品质。因而,他的革命意志和韧劲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无私无畏,他的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品格和高风亮节始终令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他的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将鼓舞我们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邓小平为何能够始终做到胸怀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何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邓小平形成了这种“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呢?

从他个人角度看,这是他热爱人民、关心人民、奉献人民的崇高精神和人生信条的一贯体现。一个人到底能够走多远,根本地取决于他的理想和人格,以及勇于为理想而奋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些囿于个人利益,为个人得失耿耿于怀的人,即使具有过人的才华,也未必能够留下让世人难忘的历史印迹。这在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无数的例证。邓小平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视为自己的最高使命。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决定恢复邓小平职务的中央全会上,他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2〕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可概括为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每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正如波兰电台在专栏节目中所曾经介绍的那样:邓小平的哲学是为人民谋幸福。

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背景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贫穷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深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从而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赢得民心,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邓小平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重大贡献无一不贯穿着“以民为本”的这一思想红线。例如,在他的力主下,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他的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新概括,突破了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认识,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从根本上说,邓小平的所有理论贡献无一不是在兑现他的“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这一诺言的。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3〕这一论断应该是全新的概括,它也与邓小平所说的自己是实事求是派一脉相承的。我们知道,实事求是的实质就是要尊重实践,而实践的主体又是人民群众,这样,邓小平的世界观又与其“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有机统一起来了。而且,邓小平“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正是其实事求是世界观的实践表现。因此,“以民为本”是邓小平价值理念的最鲜明特征。

二、邓小平坚持“以民为本”价值理念的基本依据

邓小平为什么能始终做到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呢?其内在的理论依据什么?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认识到:“一切为保护人民利益打算,……才会得到人民拥护,也才能取得胜利。经验尤其证明: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4〕人民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邓小平认为过去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渡过重重难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党所以能够领导群众,就是因为她是服务者。“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有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他的思想里的具体化就是以民为本。

第二,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使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曾明确指出,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可以招致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该谨慎从事。”〔6〕十年动乱结束后,小平同志刚刚出来工作就强调:“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7〕那么怎样才能
使人民的生活好一些呢?这就要靠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与“以民为本”在本质上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则是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高度强调了以民为本的社会属性,它是“以民为本”得以真正实现的根本政治保证。离开了“以民为本”,即无真正的社会主义,而离开了社会主义,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就会受到损害。所以,邓小平时刻关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8〕

第三,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表现。在建国后的二三十年里,极“左”的指导思想仅从生产关系的视域来界说和建设社会主义,结果搞出的是一个令人民不满乃至丧失信心的“贫穷的社会主义”,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邓小平反思道:人民的生活还如此贫困,怎么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9〕必须将发展生产力并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上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高度。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0〕邓小平又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当然,在中国的现阶段,共同富裕不可能实现,所以,他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设计了多种途径,以保证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2〕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其二是人民的普遍富裕,而前者最终要体现在后者上。

第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命运的决定力量。“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地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3〕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国家综合国力及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终决定力量。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发展?邓小平首先肯定了物质利益、物质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他反对那种不顾人民根本利益、不顾人民实际需要的空洞说教,认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忽略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而高谈精神、情操的作法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应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和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根本目的,始终关心人民群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他看来,全面发展的人还必须是精神充实、富有信仰的人。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邓小平痛心疾首地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14〕他提醒人们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同时,还应促进人的精神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三、邓小平实现“以民为本”价值理念的根本举措

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在如何实现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上,邓小平着重提出了以下几个大思路: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面对国家经济落后与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他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性基础与命运在于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他急于探索快速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途径。他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体现了他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所做出的努力。在他看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才能过上富裕生活,才能具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他历来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作为检验和判断是非的根本标准之一,主张各项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15〕因而,他主张通过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大力发展生产力。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

第二,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邓小平早在1954年就提出反对平均主义。1975年,邓小平对人们已习以为常的平均主义指出质疑: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是否应当有差别?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一样,表面上看似乎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呢?在邓小平看来,平均主义是表象的公平,实质的不公平,后果是鼓励懒汉,导致普遍贫穷。他认为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每个个体的正当利益得到满足是劳动积极性的源泉,因而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个体的物质利益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和在普遍的伦理价值导向的层次上持肯定的态度。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6〕他顺应民心,毅然给“富”“脱帽加冕”,认为人民“致富不是罪过”。同时,邓小平还找到了彻底根绝平均主义和最大限度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以此带动大家走向共同富裕。他说:“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7〕

第三,反对干部搞特殊化。干部搞特殊化不仅削弱了党的威信,而且又造成了对坚持以民为本、发挥人民群众利益的直接侵害。邓小平注意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干部特殊化倾向极为严重,他批评说:“特殊化不只是部分高级干部,各级都有,各个部门都有。总之,我们的一些干部成了老爷就是了。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18〕邓小平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群众,就是因为它是服务者。而现在党的威信减弱,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

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一办的事情。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有少数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侵占群众利益,搞生活特殊化,甚至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还好像理所当然。”〔19〕因此,“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20〕

第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能否做到以民为本,真正为民谋福利,不仅要看态度,更要看实际能力。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重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21〕为此,他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指出党执政的任务在于领导人民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及早将中国引入现代化的道路,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稳步发展之路,实现了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性飞跃。为了使党的执政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他提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主张要废除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并带头身体力行,强调培养和造就一支年轻有为、懂经济和科技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去充实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的弊端问题上,他特别突出要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官僚主义、贪污腐败问题,他坚持要花大气力去与这种丑恶现象进行斗争,要进行廉政建设,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监督(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而上述种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举措,都在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维护人民的权利。

新的一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执政理念就是对邓小平以民为本的思想的有益的探索,就是对邓小平“以民为本”价值理念的深化、发展和具体落实。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党能够真正始终如一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基本价值信念和执政理念,就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就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注:
〔1〕〔2〕〔3〕《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转引自《求是》杂志,2004年第17期,第5,7,4页。
〔4〕〔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5
月,第1版,第41页、第55页。
〔5〕〔7〕〔16〕〔17〕〔18〕〔19〕〔20〕〔21〕〔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28页、第128页、第146页、第152页、第260页、第218页、第368页、第271页、第289页。
〔8〕〔9〕〔10〕〔11〕〔12〕〔13〕〔14〕〔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55页、第11页、第265页、第364页、第373页、第380页、第154页、第23页。
(2010-06-28 10:32:00 点击197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