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作者:陈先宝    文章来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发展主旋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已经饱含了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中已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做了深刻论述。

一、邓小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明确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但其理论与实践活动已经为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构建做了积极的铺垫。构建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后20年必须完成的“翻两番”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邓小平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制度体系所决定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P373)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保证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公正、平等地行使民主政治权利,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文化事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民族的、科学的、健康的、大众的精神产品,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都可以在邓小平理论中找到基本依据。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战略决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归,是中国社会由先富论转向共同富裕的标志”[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直接构成了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论基础。如他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要坚持民主与法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等,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论先导。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他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

二、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占主体地位的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采取对抗和冲突的形式,能够达到矛盾各方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社会。

(一)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又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邓小平提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着全社会共同发展进步的和谐社会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要以沿海的发展带动内地的发展、沿海发达以后要帮助内地发展的思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3] (P277-278)其着力点是让条件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以便示范、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同时他又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共同富裕的思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部分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坚决克服两极分化。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3](P111)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扎扎实实走共同富裕的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二)社会政治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但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没有稳定也就没有发展,稳定压倒一切。

1987年3月,邓小平说:“中国不能乱哄哄的,只有在安定团结的局面下搞建设才有出路。一切反对、妨碍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东西都要排除,一切导致中国混乱甚至动乱的因素都要排除。”[3](P312)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再次申明:“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3](P28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执政党驾驭现代民主政治的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指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并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邓小平提出要“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4](P236),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法制化的民主政治制度。邓小平提出,要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以保证党内生活民主化;要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邓小平把“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P339)看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因为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要建立表决、选举、招考、考核、轮换以及监督、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等制度。因为这些制度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的必要保障[4](P332)。有了这些制度,那些搞特权、破坏民主与法制,以及违法乱纪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能及时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也能及时受到法纪制度上的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有了制度保证。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取向。

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策略和政策,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还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归宿。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邓小平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奠基者,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的指导纲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又要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进程,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刘鸿翔.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的共同富裕思想[J].求索,2005.(1).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20.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10-06-28 10:31:00 点击89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