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邓小平发展观理论在当代的深化和发展
作者:尹永纯    文章来源: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发展观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变化的。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先后提出和实践过不同的发展观,对发展的认识逐步科学和完善,从而实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推动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发展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强调的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这是与当时许多国家面临战后恢复重建的客观形势相适应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尺。尽管这种发展观有其弊端,但对于一些落后国家来说,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说,这种发展观对于促进财富的涌流,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而实现了从单纯政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到加强经济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转变,走上了比较平稳的经济持续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脆弱,能源资金相对匮乏,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益、效率的问题,中国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带动战略,这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一方面,要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将不计效益的社会总产值转到讲求GDP增加值上来,将不讲效率的吃“大锅饭”转变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和先发展起来。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1]因此,“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2]。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在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3](P17)中国社会一系列问题最深刻的根源是经济水平太低,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特别强调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在实践中,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暴露。

邓小平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对发展问题不断思考,他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他的一系列谈话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989年6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曾经指出:“我建议组织一个班子,研究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主要是制定一个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4](P312)也就是说,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邓小平还十分重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他认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而劳动者的素质又是决定我国发展后劲的关键;他多次强调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紧张,要求各单位合理利用,节约使用;他还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和参加者,并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4](P21)。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无节制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破坏,进而遭受其制约的反思之后,人类开始积极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探索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全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道路。这为在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行动准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有着重要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放到了特别突出的位置和高度,并为实施这一战略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会议上,作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5]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载入了党的正式文件中。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为跨世纪的纲领性文件,再次重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P28)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仅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还专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自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强。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环境保护,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6]。“资源换增长”的模式依然存在,研究中国出现过的几次大的经济波动便可发现,每一次波动都是由于过高的经济增长和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造成的。有些问题与资源的利用技术水平低有关,现阶段难以避免,但很多问题的产生仍然同发展思路和现行的体制有关,因而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相互融合。

由于中国经济技术水平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采程度更低,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的相对短缺。解决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就是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为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加快技术进步,特别是要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坚持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正式提出并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对这样一个发展观,胡锦涛同志称之为“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个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湖南的两次考察中都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2003年11月,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此后,“科学发展观”的提法开始在党的会议和文件中被普遍地使用。为进一步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4年2月21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温家宝总理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落实措施。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被作为2004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所有这些表明,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视和努力下,科学发展观正在被确立为中国发展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步水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党的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其次,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曾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发展观理论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邓小平发展观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新的发展观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的负责态度。如果将这一发展观付诸实践,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 ]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7·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9.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7]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新华月报,2003-11-7.
(2010-06-28 10:31:00 点击140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