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体系研究
作者:曾端祥    文章来源:  
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这是历史的经验、人类文明的规律。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明确提出了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28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笔者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尽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理论、制度(包括体制)、法规、道德、管理等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但其重中之重则是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机制,以利把各种积极力量激励、整合、凝聚、强化起来。而动力机制是力量的组构与运行的机制体系。这个体系至少由“力源”机制、“力度”机制、“力合”(合力)机制构成。基于此,本文拟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大政方针出发,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当代动力机制体系,试作初探。

一、创新力源机制

创新的实质在于一个“创”字,内涵创造、创业之义。创新强调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新结果,创造强调的是创的过程的首创性,而创业则指创立基业,特别强调创的成果的宏伟性。为什么创新是和谐社会的力源机制?这就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说起。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个多维的动力体系支配着,是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力是生产力活力的反映。政治力是上层建筑活力的表征。文化力是精神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从宏观上看,这个动力源主要由两个子力源构成:一是原动力源,即社会生产力,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是启动力源,即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力(启动和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力量)。

原动力的指向总是向前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启动力的指向则有正向、偏向、负向三种方向,或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当上层建筑适应和有利于经济基础及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或部分束缚生产力向前发展(当上层建筑部分不适应和阻碍经济基础及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当上层建筑破坏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要求时)。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围绕主要矛盾的解决,开拓和发展原动力功能,发挥和强化启动力的正向作用,也就是社会发展的力源机制问题。这个机制实际上要解决的主要是启动力的作用方向与强度问题。显然,始终保持启动力的强有力的正向作用、加速原动力的强劲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期盼。但严格说来,启动力对原动力的完全正向作用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社会不可能没有基本矛盾,其发展不会是直线的,而必然是在矛盾中曲折前进。同理,启动力处于180度的完全负向作用态,也只是另一极端状态,因为,此时甚至此前这样的上层建筑就崩塌了。因此,“正向”、“偏向”、“负向”是相对的、动态的。按力学原理和纠偏反正的力度大小,本文拟将“正向”的可偏度限定在小于30度之内(因为这是一个适度点,如基尼系数);“偏向”的可偏度限定在大于30度而小于90度之内;而将“负向”(反向度)限定在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之内。问题至此就集中于对启动力的“破负”、“纠偏”和“保正”上。

实质上,“破负”是解决对抗性矛盾,也就是革命,即采取极端的暴力形式进行上层建筑的改造,重构社会形态,使启动力“破负”反正与原动力同向整合起来,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偏”乃属解决内部矛盾,一般就是自我变革,即通过改革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使启动力“纠偏”归正,把启动力与原动力同向统一起来,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当启动力处于“正向”状态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处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优良状态,这样的社会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但和谐也是相对的、与时俱进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仍然必须遵循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运行规律。那么,要使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即不断发展原动力,同时确保启动力的强有力的正向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在原有社会良态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前进,这就得创新。所以,创新是和谐社会的力源机制。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即创新“灵魂”“动力”论)。

进而论之,“纠偏”与“保正”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进行的,所以,改革是建构正向启动力的永恒机制。但“纠偏”强调的是推陈出新,“保正”强调的是与时俱进,因而创新是发展原动力、整合启动力与原动力的永恒机制。对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可作佐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启动力的偏向度已很大,于此,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以改革为动力,重点进行体制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破”字当头,跳出政策层面的修补,在体制上动“大手术”,拨正启动力的方向,加大其力度,使我国从困难中重新奋起。因此,邓小平说,改革也是革命。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原动力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启动力已发挥着较大的正向作用。但旧体制破除后,新体制(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建立和完善,社会发展进入新的矛盾状态。于此,中央采取改革与创新并重的方针,破旧与立新相结合,开拓式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目标的确定和这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体制改革进入体制创新的层面,原动力与启动力基本步入矢量同向轨道,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了新世纪。步入新世纪,改革与发展面临国内外崭新的态势,时任党的总书记的江泽民在2000年6月20日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创新“灵魂”“动力”论,并进一步指出,创新“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把启动力和原动力的同向强化统一于创新的伟大实践。之后,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并作出部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创新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足见创新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力源机制。

创新作为和谐社会的力源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旨在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动力源泉。二是制度创新。一种好的制度是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和谐,而且制度更带根本性、全局性和规范性。

特别是基本制度的创新,如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创新,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提供新制度保证,形成新的启动力源泉。三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经济因素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建设和谐社会同样受这一规律支持。在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水平,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形成和谐社会强大的原动力源泉。四是文化创新。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创新,则可以确保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源泉。由于四大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创新力源机制也就开辟了和谐社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与启动力同向强化的不竭源泉。

二、均衡力度机制

和谐社会的要义是整个社会各个部分、各种要素的均衡有序发展。因而均衡是一种机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均衡也就是社会各种相互作用的协调、统筹、调适、配合,其关键是相互作用“度”的问题。所以,和谐社会的均衡力度机制是指从各个层面把握社会各种力量特别是把握原动力与启动力的相互作用度,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的问题。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结构与进程,这一机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三度”均衡力度机制。所谓“三度”,即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三度”均衡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力度机制。创新力源机制将原动力和启动力同向强化统一于创新的伟大实践。而其“统一”的根本途径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①,保持整个社会相对均衡发展的态势。

改革是动力机制。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其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一种新的革命。其实质和目标,都是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显然,改革突出的是革旧,是对制度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革。因此,改革的力度,也就必然涉及到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即社会的稳定度。而发展是改革的结果,它突出的是创新。由此又会出现改革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的矛盾,即革旧与创新的矛盾。可见,力度、速度和程度是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连环整体。由于稳定压倒一切、发展解决一切、和谐高于一切,所以中央一直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和大政方针。因此,把握“三度”均衡发展的态势,建设和谐社会,我们一定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三度”的内在关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基本关系同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相互作用的基本态势协调统一起来;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稳定,在“三度”均衡中达到和谐。归根到底,就是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①,即“三度”的均衡点。

2·“五个统筹”力度机制。这个机制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筹度机制。应该肯定,非均衡发展是一种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地区甚至人与人之间。“五个统筹”的核心是统筹发展,其实质是要统筹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两只手”的作用,就是要把握住“两只手”在各领域、各地区以及纵横的整体格局中发挥作用的统筹度、均衡度。

综观我国改革发展历程,把握这个统筹度,中央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国策来实现的。这些战略国策是在基本路线统领下的有机整体,不能分割,不能单打一。国策就是国家发展的杠杆。由于每项国策不仅有其战略定位、功能、思路和部署,而且其出台的背景和在各领域、各地区实施的力度不同,因而发挥国策的整体杠杆作用,就必须找准这个“杠杆”的支点,即必须从整体上正确把握国策相互作用的统筹度、均衡(耦合)点。为此,就必须研究制定和实施各项国策的战略作用、关键、核心、本质和基本要求,并运用协同论和复杂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功能、各项国策的关联和交互作用中确定不同时空的动态发展的国策实施统筹度、均衡点。各项国策的关键、核心、本质和基本要求的内在关联耦合点,就是国策体系在一定时空的统筹均衡度,即国策杠杆的“支点”。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谐进程的测评标准体系,则可以对这个均衡点作出全国的、各领域的、各地区的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国策实施的力度、广度和进度。

3·“二律”和谐力度机制。这一机制是社会主体“外律”与“自律”和谐的机制。具体说来就是“法德并举”,正确处理社会矛盾,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当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机制。和谐社会的矛盾,主要的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它是具体的、动态的。处理得好,可以增强人民的团结,促进事业兴旺发达;处理得不好,会使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就会给社会稳定和事业发展带来不应有的损害。现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不仅许多老问题急需解决,而且会产生不少新的矛盾。例如,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不同地区间因经济不平衡发展造成的矛盾,不同群体、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因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别产生的矛盾,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它的制度(包括体制、法规等)和谐和道德和谐。因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法治与德治并举,特别要把握好法治与德治二者的和谐度,即要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而言,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用以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的自律规范与法制的外律规范应该是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的。只有当社会公民个人有了法治自觉和道德自律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自觉有效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和衷共济的社会风气,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所以, 28字的和谐社会目标把“民主法治”、“诚信友爱”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三、同向合力机制

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种积极力量同向组合、凝聚和激励起来,不断为治国安邦、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新力量,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动力机制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必须建构由四大合力机制组成的合力机制体系。

1·民主执政的政民合力机制。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政府公共职能的变革和社会治理的创新,要在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下,变革那种国家脱离社会、远离公民、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为回归社会、服务公民的公共服务型的“亲民政府”。民主执政的灵魂和最高原则就是既要把国家权力限制于法律框架之中,防止国家权力违法侵害公民权利,又要采取民主程序与规制,运用国家权力实现执政目标,保护和落实公民权利,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原则,铲除专制政治,建立民主政治;排除冲突政治,建立和顺政治;摒弃封闭政治,建立开放政治;废除独断政治,建立协商政治;反对僵化政治,建立创新政治。这就要求执政与治理必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勇于和善于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具体化为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参与得了的现实的政治行为,从而建设一个廉洁透明高效负责任的政府,达到政通人和、政府与公民齐心合力之目的。为此,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民主执政与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和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真正为人民谋利益。

2·“人本”、“公正”的“群层”合力机制。这里的“人本”即以人为本,“公正”即公平正义。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应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协调好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激发不同群体的凝聚力和创造活力,营造一个不同利益群体合作互利的社会群体与阶层结构。其中,以人为本,就是人无贵贱之分,要把尊重人、关爱人、善用人、造福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着力点,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而公平正义,“公平”主要是要尽可能做到权利公平(社会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分配公平(不同群体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机会公平(不同群体有公平参与和发展的环境),当然还包括效率公平、公共服务公平、规则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正义”就是要申张正道、弘扬正气,惩处邪恶、铲除腐败。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正义,建构各群体各阶层通力合作机制,旨在达成“帕累托”改进,即由一部分人的利益改善引起的群体利益的改善,而且任何人的利益都没有受损的社会利益和谐效应。

3·“四个尊重”的全民合力机制。一是尊重劳动,即“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①。尊重劳动就是尊重劳动价值,也就是尊重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一切力量,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建设和谐社会的真正动力作用。二是“尊重知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是尊重劳动的深化,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的第一动力特征。尊重知识就是尊重建立在人类世代传承并不断创新发展基础上的现代科学知识,合古今中外科学知识之力量,聚全体人民全面发展之精华,形成无可比拟之合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尊重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干部人才三支队伍,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巨大动力。尊重人才是尊重知识的提升。人是原动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人才又是决定性力量的中坚。“江山代有人才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来都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当今时代,人的知识和能力成为了主要生产要素和财富,其人才是以智能为核心,即以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的人才。

现在,知识产业的比重日益上升,人才资源已高于物力资源,人才资本已高于物力资本,知识劳动者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人才的作用力量是以往时代不可比拟的。四是尊重创造,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动力。尊重创造乃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结果和升华。因为劳动、知识、人才都是创造的基础和主体。尊重创造,就是尊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②,开拓和融合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动力源泉,开拓和融合人民的、民族的、政党的动力源泉,形成浩荡向前的历史潮流。

4·和而不同的“内外”合力机制。这里的“内外”是指国内外。所谓“和而不同”是在承认“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和谐、和合)。但“和”的前提是“不同”,是多样性、多元化的存在;没有“不同”,没有多样性多元化,就无所谓“和谐”;“和”不是“同”,因为“同”泯灭了事物的个性,不可能达到“和谐”的境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但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主题,全球化、信息化已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同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社会的互动分不开。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形成和而不同的内外合力机制。与国际社会往来,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坚持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相互宽容,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经济上,要不断开拓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涵,扩大合作模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文化上,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基础上,坚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进人民间的友谊,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安全上,要树立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对话增进共信,以协商化解矛盾,以合作谋求稳定,共同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形成内外合力,构建建设和谐社会的国际环境。
(2010-08-12 11:15:00 点击101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