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问题
作者:林建公    文章来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后,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了当代中国实践发展的要求。

和谐是古今中外人民的美好追求

所谓和谐,协调之意。《左传》襄公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孔子提出:“致中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他为形成和谐社会提出了四种办法:一是全社会倡行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二是提倡“和为贵”与中庸之道,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是任人唯贤,“选贤与能”。四是有教无类,形成一个和谐而有教养的安定社会环境。

孔子上述主张被儒家和历代文人志士继承并发扬光大。《礼记·礼运》讲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即是倡行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构建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孟子在此基础上勾画出一幅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蓝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主张“兼相爱”、“爱无差等”。老子倡导“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中。庄子提倡“同心”、“同德”,平等自由。董仲舒宣扬“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提出:“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主张“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维新改良思想。孙中山提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天下大同”。费孝通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共同。”

和谐也是横贯西方的一个理念。早在古希腊,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尼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美是和谐的比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提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作为个人本性的灵魂,包括理性、意志、欲望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在每个人身上占的比例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人。那么国家也就有三个等级的人,管理国家的是理性强的哲学家,保卫国家的是意志力强的战士,创造社会财富的是欲望强的民间艺工。在理想国内,各个阶层的人应该如同人的灵魂的各部分的器官,各司其职,协调和谐。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撰写了《和谐经济论》,认为“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存制度和现存社会,终将被新的和谐制度、和谐社会所取代。魏特林在1842年写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则直接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这一思想受到马克思的高度称赞,促使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预见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新概念,就是植根于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它与中外古今思想家倡导的和谐社会理想所不同之处,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也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明智选择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际社会舆论也认为,“和谐社会”是中国新的关键词。“建立和谐社会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表明了当代政治家正视现实的勇气和智慧。”(2005年3月4日《参考消息》)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现实社会是不和谐的?客观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目标,主要有如下背景:

(一)面对单边主义横行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力争在世界范围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互动中和平崛起,强大起来。

最近首都理论界在议论这样一个问题,世界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自1991年苏东剧变以来,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格局由单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没有变,美国—超独大的情况没有变。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左政党纷纷取代保守党,而后保守党又东山再起,可是全球化已使执政党的政策回旋余地日趋萎缩。“9.11”事件、占领阿富汗、入侵伊拉克等一系列重大事变,使保守主义势力全面发展,新帝国主义成为影响国际政治走势的主流意识形态。尽管欧盟、中国经济地位上升,俄罗斯国力增强,日本军事力量上升,但在总体上不会改变它们与美国的力量对比。美国的超强地位,特别是它的军事实力,继续搞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激发领导世界的雄心与贪欲,妄图再次使用武力对付它的“敌国”。在美国称霸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一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二是周边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三国新型核力量的崛起,既对我国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三是美国借阿富汗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充分表明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四是固有的安全疾患,如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藏独”、“东突独”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己是当今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二)面对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吸取世界经济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改革,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实现。

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年》。报告以经济现代化为主题,对131个国家52年的定量评价,明确指出: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崛起的300年,也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一种追赶型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需要经历长期艰苦的努力。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是多事之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时,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重要“关口”。防患于未然。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顺利度过发展的临界点,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

(三)面对中国正处于转型社会时期,与经济发展的成就相比,社会发展总体相对滞后的状况,必须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够及时、有序、充分地得到表达。

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中国目前的改革就是一次主动的社会转型。转型社会就是风险社会。中国的转型不仅是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还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从单位制向公民社会转变的挑战。据学者俞可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上撰文分析,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利益分配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形成。这突出地表现在收入差距的拉大,体现收入差的基尼系统已经超过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从1988年的0.314扩大到2000年的0.417,而且每年还在继续增大。社会利益的急剧分化,收入差距悬殊,直接对社会公平构成极大的威胁。

2.集中反映社会利益冲突的信访数量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年均增速,近年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造成信访和群访数量长期攀升的主要诱发因素涉及到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下岗失业、司法不公、环境污染和干部腐败等,而所有这些诱发因素也都是破坏社会和谐的直接因素。

3.公民对政府的不满甚至抵触,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相当严重。近两年来影响广泛的广东“孙志刚事件”、陕西“彩票事件”、重庆“交警别墅事件”、四川“万州事件”,以及最近山东的“人大代表打人事件”等等,都是深刻地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一些政府权力部门的不满意和严重抵触。

4.社会利益群体之间开始产生严重的不信任和不合作。所谓的“朗顾之争”、“宝马事件”,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在一部分民众中开始露出仇富心态。

5.刑事犯罪持续上升,人们日益明显地感到安全感的缺乏。如苏州的幼儿园伤害案、重庆的茶馆爆炸案和各地的投毒案等,严重地摧残着社会和谐的公共心理基础。

据《了望新闻周刊》专访国家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李守信指出:由于过去把单纯的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对重视不够,历史欠帐过多。尤其是一些领域的社会发展滞后问题还相当突出。如农民就医难、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村人口的覆盖面仅10%左右。全国尚有431个县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376个县无图书馆和文化馆;830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不和谐的社会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可以化解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这里就如何构建问题作如下思考。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认为,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人民大学郑杭生教授认为“和谐社会也就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以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基本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第16页)有人提问:“和谐社会”前面为什么加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所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概念的理解,不能把它视为一种社会形态,或者说成为一种社会制度,而是把“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状态、一种观念、一种情调,乃至是一种生活。今天我们党提出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具备一般和谐社会的特征,还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下面谈谈我对这基本特点六个方面的解读。

民主政治——不同社会中民主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但民主功能的要求却是一样的,即要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矛盾的平衡,达到长治久安。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是现代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元素。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其首要内容是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核心内容是利益分配平等;本质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及其价值取向,有效地促进剥削的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消除,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维系和谐社会的不仅有法律,还有道德。诚信友爱是道德建设的突破口,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有了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相互间就容易消除隔阂,开展正常交往,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齐心协力地解决来自社会与自然的种种挑战。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里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充满活力——人们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在当前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达到和谐,社会的创造能力增强,有的学者认为必须具备这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从客观结构上来看,只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几个方面的运行稳定有序,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架就形成了。从微观结构上来看,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的相互协调和交融。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是实现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发展,富裕无从谈起;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的,离开这个目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所必须坚持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保证。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个递进的概念: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绿色GDP,这正成为中国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径。

3.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六个“必须”,这既是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所采取的针对性的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一是必须把握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人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这是党中央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它们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和谐”的要求,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任务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二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观在不断演变。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形成了以下几种发展观:

发展=经济增长。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多数国家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结果在有些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甚至是“负发展”的现象。

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20世纪60年代未以后,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质的变化,认为发展不只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开始由单一性、片面性向多元性、全面性转变。

发展=合理+可持续性。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70年代初期,罗马俱乐部作的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主张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发展。

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论著《新发展观》,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虽然提出“以人为中心”,但含义不够明确。尽管如此,总的来说已经接近科学发展观了。

新科学发展观,就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因而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为人本,是贯穿和谐社会的红线。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这包括三重含义: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要依靠人的力量与努力;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是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今天,我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亳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又要亳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要重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又要重视解决好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方面的问题。

五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胡锦涛同志在研讨班讲话中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他还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公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六是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几代领导,都把改革、发展与稳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系统,作为支撑社会发展的“铁三角”。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在深刻变动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容易积聚,并有可能在社会结构的薄弱环节释放出来,从而爆发危机。所以,虞云耀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安定,要解决三个重要问题: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要努力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造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的社会。要形成畅通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的机制,建立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保障公共安全,正确处置突发事件。

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逐步成熟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不可小视。去年军队内部开展的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就是针对国际形势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落实,所采取的有效举措。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大课题。
(2010-08-11 16:26:00 点击138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