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与时俱进的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略论江泽民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
作者:孙建社    文章来源:  
  2000年10月,江泽民在《中非携手合作,共迎新的世纪》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他指出:“应该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商解决国际问题,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1]此后,江泽民在许多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及和阐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并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当前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政策主张。因而可以认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外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思想。

一、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与反霸战略思想一脉相承

  众所周知,直至二战结束,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列强争霸,并不具有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本质特征。根据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国际关系民主化应具有下列特征要素和内容:(一)任何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一律平等,享有同等权利,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协商解决,反对少数大国操纵和垄断国际事务。(二)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各国的事务由各国自己解决,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对于国际争端应采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三)尊重世界各国的多样性存在,各种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文明的国家和平共处。(四)各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利合作、和谐竞争、共同发展。

二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国际反霸斗争的兴起,国际关系民主化开始显现。但是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对初露端倪的国际关系民主化造成严重冲击和破坏。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很大变化。江泽民认为当前“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促进共同发展,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1]。面对这一趋势和愿望,江泽民认为国际社会应该把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上重要议程,中国在对外工作中应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国际关系民主化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针锋相对的。正如江泽民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全球性的挑战要由各国合作应对[1]。而霸权主义,无论是美苏争霸时期的霸权主义,还是冷战后的美国单边主义或新干涉主义,都是恃强凌弱,干涉和侵略他国,垄断国际事务。因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将反霸作为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中国一直在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江泽民提出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虽来源于我国的反霸战略,然而无论从内涵和影响来认识,都要高于和大于以往的反霸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当前中国领导人在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指导下,以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为战略目标,冷静观察分析当前国际关系特点尤其是大国关系的最新变化后形成的。

二、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共性和逻辑联系

  江泽民倡导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本质上的共性和逻辑上的联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对外关系中始终遵守并倡导世界各国在建立和发展相互关系时应遵守的一项基本准则。它自诞生以来,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它不但在我国同这些国家签署的条约、公报、声明等外交文件中得到确认,而且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和一系列国际文献中被广泛引用和重申。几十年的国际关系实践证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在于它科学地概括和阐明了各国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倡导的内容,涵盖了当今各国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守的基本准则的核心内容,尤其是突出强调了国际关系准则中的最重要原则,即国家主权独立和平等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作为阐发五项原则的出发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强调国家的主权原则,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害或剥夺别国的独立主权,侵犯或吞并别国领土。互不侵犯则是强调各国不应在相互关系中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作为推行本国政策的手段。互不干涉内政则保证各国的事情由各国自己来处理,别的国家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手段加以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就是在政治上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平等合作,互惠互利。要求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社会制度相同与否,都应求同存异,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行为。

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内在的共性。首先,两者都承认国际社会的主体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各国享有独立的主权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当今世界从国力或者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大小、强弱或者高低之分,但是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贫富都是平等的一员,各国应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即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人民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对此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更不能将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其次,两者都在承认当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发展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倡导国际合作。当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处于一个地球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而两者都主张各国应该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化和各国发展中的差异性。各国一方面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和谐竞争、谋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和合作,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再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关系民主化,都是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根本对立的。从起源和发展来看,它们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两者都主张尊重国家主权,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占领别国领土的借口;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和强权行为。

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逻辑上的联系。即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就必须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在国际舆论和国际社会道义层面上,呼吁和倡导各国都应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使之成为各国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国际政治理念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指导思想。(二)各国在国际关系实践中,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符合这一原则的对外行为成为国际社会中的普遍行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逐步实现。(三)在国际机制层面上实现制度创新,在一系列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能得以使国际关系民主化实现的国际机制。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在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同时,着力强调“我们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等项原则,应该成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1],借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的发展。

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着内在共性和逻辑联系,而且更具有宽泛和深刻的内涵与外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集中体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是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的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有关基本准则,而其外延可扩展为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遵循的相关理念原则和目标。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内涵是确立和遵守体现国际关系民主本质精神,即确立国家平等、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别国内政、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及建立体现上述准则的国际制度和运作机制。其外延则包括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本质精神的所有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其中主要有: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理论和维护和平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目标;主权国家共同参与确立和公认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状态;为所有成员国利益服务,体现共存、共赢目的的国际组织及运作机制;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因而倡导和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前提与途径,而国际关系民主化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要建立和实现的各种国际行为规范、秩序与理想目标。

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

  当前世界多极化发展呼唤国际关系民主化,并造就了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国际氛围。世界多极力量之间形成的制衡作用和大多数国家主张多极化发展的共识,客观上制约着霸权主义,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所追求的价值取向。首先,世界多极化造就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国际氛围。世界多极化发展,一方面促使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主角”的行为主体增加;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中小国家在国际大家庭中的民主主体意识。因此当前国际社会虽尚未真正形成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民主局面,但也改变了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美国的单边主义。其次,当今的“多极”多数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在以往列强争雄时期,列强间的角逐都是为了争夺霸权。而当今世界大国中,除了美国继续在力争霸权,其它大国或地区强国为了自身利益,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霸权或单边主义,主张推动世界多极化,并倡导在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再次,在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多极化又引发了国际权利的分散化和均衡化,而这两种倾向的碰撞,必然要求更多的国家或其它行为主体直接和真正地在国际社会中参与议事,通过民主的国际决策,共同参与和解决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以形成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的国际民主化局面。

经济全球化催生国际关系民主化。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它一方面促使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另一方面也使各国经济关系出现合作或利益摩擦。因此,主权国家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国际经济合作中,必然要把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作为首要的前提和基本的原则。其次,当经济全球化冲破传统的国家经济藩篱后,国际经济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已是人所共知。因此,为在国际合作中实现“共赢”或为防止由于个别国家经济危机,引发区域性危机,甚至世界性经济衰退,必须在各国平等协商,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和互利合作基础上,建立能保持国际经济稳定、均衡发展的国际经济协调和控制机制。再次,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政治、安全和其它社会领域内,都正在大量涌现出一些国际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才能凝聚各国的力量,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和世界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1]。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使谋求和平、促进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利益,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肆虐。当前和平与发展已不单纯是人们善良的愿望,而是一股由各种因素和力量合力而成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还很不安宁。

尤其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个别大国仍力图操纵和垄断国际事务,干涉别国内政,崇尚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南北国家在经济关系中还未真正建立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双方经济发展水平仍在扩大。此外,冷战后各国除了面临传统的国家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威胁之外,还面临着诸如经济安全、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人类社会构成严重威胁;一些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有所激化,一些国家之间由于各种争端而引起的冲突也时有发生。此外,人类还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失业、人口膨胀、疾病流行、毒品泛滥、国际犯罪活动猖獗等一系列事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要解决或消除这些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就必须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正如江泽民在阐述国际关系民主化时所强调的:“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1]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就必须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只有这样才能制约或从根本上摒弃霸权和强权,建立正常、和谐、良性互动的国际关系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有效制止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铲除其产生的根源;才能推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解决各种国际争端和国际问题,逐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目标。

四、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逐步建立国际新秩序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中国是世界多极中的一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中国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上有所作为,固然与自身综合国力有关,但也与我们能否拥有正确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有直接的关系。正确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既能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又能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充分发挥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此而言,江泽民提出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对实现我国外交政策宗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中国面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当今世界既是一个正在走向多极化的世界,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中国必须随着世界的发展,及时改变或摒弃一些陈旧与不合时宜的观念,培育健全、理性的大国心态和先进成熟的国际社会理念。否则,中国就有可能陷入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困境。在民主思想的发端地西方国家中,民主一直是他们倡导和推崇的基本价值原则。中国倡导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不仅有利于继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且也更容易为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有助于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这种在坚持原则基础上,通过改变自己观念,来影响世界的策略,将有利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扩大国际影响和提高国际地位,更为积极地发挥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当前大国之间调整关系相一致,有利于在多极化基础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框架。冷战后国际关系已进入以对抗———力量均势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向以合作———利益均衡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转变的过渡阶段。各国纷纷调整外交战略,尤其是各大国之间纷纷建立以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和互利合作为特点的伙伴合作关系。中国重视和所有大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也希望能同美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涵盖反对任何形式霸权主义的战略内容,而且也具有包括中美在内的各大国所共同认可的战略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出不对抗性和包容性,使我国能在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大国一起努力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础的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

再次,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但是在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各国在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关的国际关系准则作如何修改和调整等问题上,各国有着明显的分歧。任何国际秩序的建立都取决于主要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当前美国拥有超强国力,主要国家间力量失衡。唯有倡导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团结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反对少数大国的霸权和强权,本着各国共同参与、多边协商和平等互利等国际民主原则,在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基础上,逐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45;546;524;538;546;52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2010-06-28 13:59:00 点击113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