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特征
作者:李吉    文章来源: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的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主要由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地位,关于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的论述、分析,和蕴含、展现在这些论述、分析中的调查研究的主题、核心和特征所构成。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体系,理论上达到了时代所要求的广度、高度和深度。研究和展示这个体系,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地位的论述

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的论著里,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地位显然有着不同的涵义,但由于它们同属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大层次上的三个衔接紧密、相互贯通的点,因此,为了便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所论述的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地位,逻辑上可从他所论述的调查研究的目的谈起。

毛泽东指出,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明了各种阶级的相互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然后定出我们正确的斗争策略,确定哪些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哪些阶级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同盟者,哪些阶级是要打倒的。我们的目的完全在这里”ll](6)。这种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表述,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来的,讲的是调查研究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目的,不是调查研究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目的。虽然,这种表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述的基本思路,是马克思主义的,具有跨越历史时代的普遍适应性,但是,相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国情,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国情已经发生了广泛的、深刻的、本质的变化,因此,这种表述的具体内容显然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确立后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作出一种替代这种表述的新的表述。把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视为统一的整体,遵循毛泽东表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调查研究的目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思路,综合毛泽东的有关论述,调查研究的目的的新表述是:用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国情,得出关于构成中国国情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性质和它的发展阶段、主要矛盾以及其他影响中国革命和发展的因素)的实际情况及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估量,然后产生新的认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定出新的改造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党领导的整个中国人民事业的主题,当然也是调查研究的主题。历史事实表明,实现调查研究在我国革命的建设时期的目的,解决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是不容易的,不是一毗而就的,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层次性、飞跃性和广泛深刻性。把毛泽东的与此相关的论述联贯起来思索,可知,调查研究的目的、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主题的这“四性”,具体见于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三个层面两个飞跃和同这三个层面两个飞跃有密切关联的四个关系中。

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三个层面两个飞跃,就是认识中国的两个层面一个飞跃,改造中国的一个层面一个飞跃。认识中国的两个层面,就是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调查层面和研究层面,即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感性认识层面和理性认识层面;一个飞跃,就是由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飞跃。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得到认识中国的原料、半成品;在理性认识层面上,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把调查得来的认识中国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制作成产品,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产生新的理论”,由此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改造中国的一层面,就是把改造中国的新理论与改造中国的新实践联系起来的中介层面,调查研究在这个层面上的目的则是在把认识中国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制作成认识中国的理论产品的同时,加工制作成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符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的,改造中国的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产品;一个飞跃,就是贯彻落实这一整套改造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超越完备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旧中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新中国,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同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三个层面两个飞跃有密切关联的四个关系是:调查研究和了解情况的关系;调查研究和实现理论创新的关系;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关系;调查研究和克服、防止主观主义、纠正本本主义,转变党的作风的关系。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三个层面两个飞跃四个
关系,归结到一点,就是毛泽东提出和强调的党的领导机关的两件大事及其内在的联系。一件大事是了解情况,弄清楚“中国是个什么东西”,找出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科学地认识世界一科学地认识中国;另一件大事是制定和执行切合中国情况,符合中国革命特点和规律的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成功地改造世界—成功地改造中国。把认识中国的科学理论和改造中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在一起的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明了中国情况、中国情况的特性。中国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臆造;是全面系统的,不是片面零碎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本质的,不是现象的;是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动的,这就是中国情况具有的客观性、全面系统性、具体性、本质性、动态性的“五性”。调查研究、中国情况,既是认识中国的科学理论和改造中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来源,又是创立认识中国的科学理论和决定改造中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情况的“五性”,既是认识中国的科学理论和改造中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来源,又是认识中国的科学理论和改造中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的保证。

二、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的分析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的目的、中国情况的特性,都要求调查研究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必须选择和确定好对象和内容,必须有周密的方法。从为达到调查研究的目的,全面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情况上论,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都成了方法。当然,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方法,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下面,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一层次上,展示毛泽东论述中的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态度、对象、内容、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一)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毫无疑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这是使调查研究始终循着正确的方向,富有成效地进行的根本保证。现列出毛泽东的论著中有代表性的三段论述,来展现其中所呈现的调查研究要以马列主义作指导思想的态势。“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l2l(478-479);“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资产阶级的唯物主义不合用,只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问题上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才合用”[3j(263一264);“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2](477)强调调查研究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依据”,断定马克思主义是认识的“工具”,主张在调查研究中要注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的论著中,调查研究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思想之所以呈现出上述态势,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党自创立以来就一直在自己的旗帜上写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调查研究当然要以马列主义作指导思想,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无须在自己的论著中特别指明;调查研究要以马列主义作指导思想、在调查研究中要注重对马列主义的“应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不仅要求用马列主义作观察解决调查研究基本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要求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原则贯彻和渗透到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去,形成新的调查研究思想。它既合乎马列主义的原理原则,又注人了中国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二)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

我们所以把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来展示毛泽东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的思想、观点,首先不是因为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的涵义没有区别,完全同一,而是因为在毛泽东的调查研究的论著中,这些基本问题往往是联在一起论述的;其二是相对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说的。马列主义既是毛泽东用来观察解决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这些基本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在他的关于这些基本问题的思想、观点中得到了贯彻和溶化。调查研究的态度、对象、内容和方法的涵义虽有差异,但又同属在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之下的一个层次。

调查研究的态度,就是调查者搞调查的作风,核心是用马列主义来认识和处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关系,调查者对被调查者采取同志式的平等态度。调查者的作风好不好、态度正确不正确,关系到调查质量的优劣、效果的好坏。毛泽东反复指出,调查者的调查作风好、对被调查者的态度正确,被调查者就能对调查者畅所欲言,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真话,反映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具体性、本质性和动态性的真情况。调查者就能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高质量的原料和半成品,并把这些原料和半成品加工制作成高质量的产品。毛泽东说,调查者的好作风、对被调查者的同志式的平等态度所必备的基本点是:有满腔的热忱,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有求知的渴望,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有了这种好作风,有了这种同志式的平等态度,调查研究工作是一定能做,也一定能做好的。相反,如果“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围绕革命和建设的中心,解决党内存在的带倾向性的问题,所选择的调查客体。这里,有必要举出毛泽东的几段有代表性的论述,来说明他选择调查对象的基本思路,即选择对象的范围和重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做系统的由历史到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阴(47s);“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这几段论述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时间上从历史的中国现实的中国,空间上从外国到中国,在国内,从中央到基层,从社会到家庭;调查对象的选择重点:在历史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中,特别是在外国和中国中,重点是中国,“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川(2l)另一个重点在中国的基层,比如在农村,在许多乡中间,挑选一个乡做典型,解剖麻雀,先调查清楚这一个乡。“只要先调查清楚一个乡就比较好办了,再去调查其他乡就心中有数了。”[3l(253)所有这些说明,毛泽东选择调查对象的基本思路,充分显现了他选择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即从历史的中国到现实的中国的链条性,从外国到中国、从中央到基层、从社会到家庭、从面到点的广泛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典型性(代表性)。这“五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要求,又是对马列主义的具体运用。

在毛泽东的论著里,对调查研究有两种提法。一种是“调查研究”,把“调查”和“研究”连在一起提;另一种是“调查”和“研究”,把“调查”和“研究”分开提。把“调查”和“研究”连在一起提,就是认定和强调调查研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把“调查”和“研究”分开提,则是认定和强调在调查研究的统一体中,“调查”和“研究”有所属的认识阶段的不同、所达到的目的的不同、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所用的方法的不同等“四个不同”。由于前三个不同已在前面叙述过了,这里只叙述后一个不同。

调查的方法,主要指调查研究者搜集认识中国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方法。毛泽东从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指导和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角度,提出和论述了这样的方法,调查类型的两对及其关系、调查技术的七点,就是这样的方法。调查类型的两对及其关系,一是“走马观花”
和“下马看花”这一对,即面上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一对,以构成这一对的两种类型的调查之关系中,重点要抓“下马看花”,典型调查。二是亲身出马调查和非亲身出马调查这一对,即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这一对,在构成这一对的两种类型调查的关系中,强调领导亲自出马,直接调查。

调查技术的七点方法,是毛泽东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首先提出来的,30年后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到《反对本本主义》时予以重申和发挥。他说,文章“讲调查的技术,也就是调查的方法。第一点是要开调查会,做讨论式的调查”;“第二点讲调查会到些什么人”;“第三点是讲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第四点是讲调查的纲目”;“第五点是讲要亲身出马”;“第六点是讲要从个别问题深人,深人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第七点是讲要自己做记录。由此可见,这七点方法,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是具有普遍价值的方法。研究的方法,主要指调查研究者把调查得来的,认识中国的原料、半成品加工制作成产品的方法。毛泽东提出并论述了这样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主要有: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分析综合方法;质量数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等。

三、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基本问题论述中蕴含和展现的调查研究思想的主题、核心和特征在展示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论述的同时,深人研究和分析这些论述,就可以发现和抓住这些论述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三个聚集点,即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主题、核心和特征。毛泽东调查研究的主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这个主题,不仅展现在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三个层面两个飞跃中,而且展现在以下四个关系中。

(一)调查研究和了解情况的关系。毛泽东指出,了解情况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之一,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的前段论述中的“了解情况”,不限于了解中国情况,主要是了解中国情况;后段论述中的“发言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一种情况的发言权,除此以外,还应包括用语言来表达的对政策的决定权和对工作的指导权。由于毛泽东把调查研究定性为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因此,只有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情况,才有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一种情况的发言权,才有用语言来表达的对政策的决定权和对工作的指导权。没有调查研究,不了解情况,就没有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一种情况的发言权,就没有用语言来表达的对政策的决定权和对工作的指导权。在这种情势下,如果硬要发言,硬要指导,那末,就只能是瞎说,只能是错误决策,只能是瞎指挥,势必要把党的事业引向斜路。

(二)调查研究和实现理论创新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实现理论创新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之一,调查研究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他说:“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历史上价值最重大、作用最宽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理论创新。这里,有必要突出论到的,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努力终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了“中国是个什么东西”,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和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实现了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社会到达社会主义的新社会的历史性飞跃,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造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历史上价值最重大、作用最宽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理论创新。

(三)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关系。毛泽东

指出,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之一,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IIJ(3)毛泽东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论断,是他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来的,30年后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反对本本主义》时进行了重申。他的这一论断中的“问题”,并不限于中国革命问题,但主要是中国革命问题。他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说得非常明确,《反对本本主义加文篇文章讲的就是“民主革命的问题”I3J(256)。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中的“解决”二字的实质,就是要找着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办法,“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论断的真谛就是断定调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我们党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找到了成功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整套办法,这就是党在我国新式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那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依靠这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依靠这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我国新式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四)调查研究和克服、防止主观主义、纠正本本主义,转变党的作风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克服和防止主观主义,纠正本本主义,转变党的作风,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目的和功能之一,调查研究是克服和防止主观主义,纠正本本主义的卓有成效的途径和方法,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他说,我们队伍中的主观主义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主观主义作风,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由于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滋味和漫延,均以不做调查研究,不了解中国情况为根源,因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中国情况,是根除和克服主观主义,纠正本本主义的最有力的途径和方法,“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2l(479)。毛泽东所论述和分析的这四个关系,不仅全面深化了他在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地位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而且多角度、多层次地阐明了他的调查研究思想的主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因为,毛泽东所论述的四个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关系,即调查研究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系。调查研究是实现“结合”的最基本的前提、方法和途径,“结合”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调查研究过程始终的主题。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的核心,就是毛泽东提倡和实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就是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当作认识中国的伟大的“工具”,应用于他自己和党的调查研究的实践,应用于调查研究一个一个基本问题的分析,然后又把这些实践经验和一个一个基本问题上的分析上升和集中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来,形成了调查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认识论和方法论,既合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则,又注入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容,带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的特征主要有五个。即从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高度,把调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起来;把调查研究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把调查研究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统一起来;把调查研究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统一起来;把调查研究和调查研究主体的自我更新统一起来。

这五个特征,由于其中的四个是现有研究成果所论到的,因此,这里要着力研究和分析其中的一个,这就是把调查研究和调查研究主体的自我更新统一起来。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脑子是个加工厂。工厂设备要更新,我们的脑子也要更新。我们身体的各种细胞都不断地在更新,现在我们皮肤上的细胞就不是我们生下来时皮肤上的细胞了,中间不知换了多少次。”131(39,)强调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研究的主体也要不断地自我更新。

在毛泽东的有关论著中,调查研究主体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人。调查研究主体、各级党委领导人头脑的更新,主要是思想认识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方法的活跃性和科学性。“阶级就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最初工人阶级是一个自在的阶级,那时它对资本主义没有认识。以后就从自在阶级发展到自为阶级,这时它对资本主义就有了认识。这就是以阶级为主体的认识的发展。”[3](39‘)他又说:“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要教育干部,中央、省、地、县四级干部很重要,包括各个系统,有几十万人。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调查研究主体的思想认识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方法的活跃性科学性,在由原料、半成品到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两个关系”的“四个坚持”。

一个是在调查研究主体的“脑子”这种“加工厂”和收集原料、半成品这一关系中,坚持调查是了解下情,得到原料、半成品的最基本方法的观点,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人自觉带头搞调查的观念。毛泽东指出:“最近,我去武汉、南京走了一趟,知道了很多情况,很有益处。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以后还要出外走走。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没有原料,也没有半成品,怎么能够制造出产品?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把调查研究主体和群众的关系真正变成为游泳者和水一样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计,就非问问工农群众不可,跟他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跟接近他们的干部商量,看能行不能行。这就要到各地方跑一跑。蹲在北京可不得了,北京是什么东西都不出的呀!那里没有原料。原料都是从工人、农民那里拿来的,都是从地方拿来的。”“知识来源于群众。什么叫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不要脱离群众,我们跟群众的关系,就象鱼跟水的关系,游泳者跟水的关系一样”。〔5](454)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认识是一过程的观点,调查研究要长期做、反复做的观点。毛泽东指出:“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只有坚持长期的反复的调查研究,才能不断检验和加深已有的认识;“才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才能“找出事物运动的规律来,产生新的理论”(25)。

另一个是在调查研究主体的“脑子”这种“加工厂”和制作好的产品这一关系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对原料、半成品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制作,造出好产品的观念。毛泽东指出:“中共中央好比是个加工厂”,它拿从工人、农民那里来的“原料加以制造,而且要制作得好,制作得不好就犯错误’,[5](454)。要把产品制作好,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把主要矛盾找出来。他说:“很多同志做了几个月的调查,开过不少的大会小会,结果对于大量存在的事物,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是方法不对,找不到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3](26)

参考文献:
[l]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文集:卷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文集:卷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选集:卷5[M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010-04-15 14:31:00 点击167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