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论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兼论“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
作者:周志强    文章来源: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得到党和国家、社会以及学术界的很高评价,充分肯定了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规律的探索中所具备的价值。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一些问题上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特别是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重新认真地审视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学说提出的背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的一次讲话,后来经过整理、修改、补充而成,同年6月19日正式在《人民日报》发表。当时,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动,社会处于错综复杂的变化之中。从国内来看,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全面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但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旧的社会秩序已被破坏,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建认,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转型时期,并且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由于过于急促,使得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急躁冒进现象,不少地方出现了_L人罢1乙、学生罢课、游行、复员军人请愿闹事、农民闹退社等,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出现紧张的局面。从国际环境上来看,19浦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的秘密报告,批露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全盘否定斯大林,由此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连锁反应,陆续爆发了波兰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帝国主义也借此机会,掀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恶潮,这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巨大冲击,也充分暴露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出现的矛盾,成为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所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他们对矛盾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国家的安定,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为此,毛泽东作为一个党和国家的领袖,开始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并运用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深刻地剖析社会主义社会,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并在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世界充满着矛盾”,’‘现在,在所有制方面同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的矛盾基本上解决了,别的方面的矛盾又突出来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随后,1957年1月,毛泽东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怎么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从而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突显出来[’习。最后,通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二、毛泽东所提的“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的区别

(一)“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的实质内涵不同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所产生的一个政治性概念,是作为“敌我矛盾”的对应概念而提出来的。毛泽东通过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归纳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来说明人民内部之间的非对抗性和敌我之间的对抗性,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过程中采取“专政”或“民主”手段的重要依据。可见,“人民内部矛盾”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社会矛盾”则是一个学术性概念,从广义上讲,“社会矛盾”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狭义上讲,“社会矛盾”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对立与排斥,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各种关系的不和谐。

(二)“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法不同
在毛泽东看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主要采用民主手段即“团结—批评—团结”和行政命令相统一的办法。正如他所说:“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人民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进行学习和有秩序地过生活,要求自己的政府、生产的领导者、文化教育机关的领导者发布各种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没有这种行政命令,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这是人们的常识所了解的。这同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2〕“社会矛盾”所涉及的范围广,包含经济领域、民族关系、民主党派、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矛盾,其解决的方法多样。此外,不同的历史时期,解决的方法不同;同一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具体的社会矛盾,其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比如:解决当前社会的失业问题、腐败问题、民工问题、三农问题、拆迁问题、收人差距问题等所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或其它社会矛盾,就不可能简单用“教育或行政命令的手段”来解决,而应该站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加以综合把握。这一点正是体现了解决“社会矛盾”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的持续时间不同

北京大学郭建宁教授认为:.‘在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还会使用,但从长远的趋势来看,‘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将逐步减少和渐渐淡出,而‘社会矛盾’的表述将不断增多并成为常用语。”他分析道:“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着眼点是阶级划分和阶级视角,即从阶级分析出发区分‘人民’和‘敌人’,从阶级视角出发把握‘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然而,在当代中国,在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结构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矛盾主体的阶级属性大大淡化,社会属性大大增强,已很难简单地用‘敌我’和‘内部’来划分。”L3」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必然会从阶级性转向
社会性,毛泽东所提的两类矛盾也必将转向社会矛盾。

(四)“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矛盾”包涵的范围不同

“社会矛盾”相对于“人民内部矛盾”,其内容更为广泛,它可以涵盖“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而“人民内部矛盾”却无法涵盖“社会矛盾”的内容。三、正确评价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正确评价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必须从其学说本身的贡献和历史局限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贡献,从宏观上认识,它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其属性怎样?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等并没有进行探讨。因此,才出现一些人这样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阶层利益一致,没有矛盾,包括斯大林晚年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从而也否定了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违背唯物辩证法。毛泽东通过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心」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提出通过解决矛盾,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观点,这为后来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据,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矛盾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从微观上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分析了这一矛盾所包含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阐述了二者之间在一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此外,还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解决的方针,如: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在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这些也都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然,在肯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所作的贡献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的历史局限性。综合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人民内容矛盾”的界定模糊,划分不确定,导致“处理原则”随意性大,同时“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划分和论述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川。

第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内容、转化等具体问题的分析存在偏差,存在阶级之争的阴影,以至过分地强调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第三,解决矛盾的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大作用。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合理运用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坚持“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适当论”

从对“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评价中,我们了解到这一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认真地把握这一学说,将其贡献与局限性区分开来,克服其局限性,发挥其价值。一方面,既要承认社会矛盾存在的客观性,承认社会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坚持矛盾的化解或解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又要反对完全用“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观点,来划分当前的社会矛盾,指导一切社会主义社会的
建设,从而陷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万能论”的泥潭;另一方面,既要承认“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本身的缺陷,以及在处理社会矛盾中方法上的不足,又要反对借“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时代的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已没有存在的理由”来否定它的价值,而陷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无用论”的另一个泥潭。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任何学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也不例外,其价值和局限性,同样也决定了学说本身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质的问题tN〕.人民日报,1957一06一19.
郊建宁.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质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一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和党的执政理念的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6(1).
谢维营.理论与历史的背反一叶“人民内部矛质”提法的反思[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1).
时荣国.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质的问题》的再认识[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
张丽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质的问题的理论贡献、历史局限及启示.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2(3).
胡娜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孟东方,柯艳霍.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0-04-14 14:10:00 点击11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