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研究的拓新之作———评张立荣著《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
作者:王惠岩    文章来源:  
根据政治生态学的观点,任何国家的行政制度都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自身的特色。作为植根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国家行政制度也不例外,它必然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行政制度模式的个性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机关进行了几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没有把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张立荣博士撰写的《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开辟了有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研究的新领域。
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体系构架新。全书分序论、六章和尾论三个部分。序论为该书的第一部分。它简要地阐释了该书研究的主题和出发点,界定和论析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该书研究的重要意旨、主要方法和篇章结构。第一章至第六章为该书的第二部分。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描述和透析了有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的基本架构及其具体内容。尾论为该书的第三部分。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探讨了有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在21世纪发展的动力、目标、模式和途径。这种把导引式总论与专题式分论于一炉、把透视性回顾与探索性前瞻于一体的构架体系,具有创新性,颇具特色。
第二,立论视角新。对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的国家行政制度进行研究,采取何种视角显得特别重要。作者从“中国特色”即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视角探究我国的行政制度。由于立论新颖、独特,使得该书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学术创见。比如,该书在国内政治学界率先提出和阐析“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有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是一种由有中国特色国体和政体所规定和制约的行政制度,其基本框架由相互关联的五大模块组合而成,即单一制的国家元首制度,国务院制的中央政府制度,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多位一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决策与执行机制以及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制度。这种论断委实是一种创新和开拓,大大推进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又如,该书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一些国家行政制度发展的实践经验,把21世纪中国行政制度发展的模式界定为“整体协调———分阶段演进”。这种见解同样是一种创新和开拓。
第三,研究方法新。与一般研究国家行政制度问题的理论著作不同,该书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分析方法,而且充分体现政治社会学经验研究规范的要求。比较好地坚持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既站在宏观的高度,从整体上、全局上对我国行政制度进行审度,又立足于实际,深入基层社会,从具体的、特定的范围中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既从对基层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感受中获得对国家行政制度现象的感性认识,又广泛借助于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解释各种现象背后的东西;既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又运用访谈调查的方法收集定性资料,进行理论开掘。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对于作者构建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研究的新范畴,寻绎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发展的新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作为我国第一部研究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的专著,它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该书在论析我国行政制度结构时,对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与基层的行政关系关注不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肯定地指出,该书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领先水平,是中国特色国家行政制度研究的开拓创新之作。
评者:王惠岩,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长春市,130012)
(责任编辑:王 焱)
构筑行政改革的系统工程———《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一书评介
张永桃
  研究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行政学(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金太军同志撰写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产物。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扣时代脉搏是该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知道行政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根本动因,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政府不断地适应行政环境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该书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置于变化中社会关系和行政关系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并为解决这些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这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探索又在两条相互联系的线索上展开,一方面,该书较为重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理论分析和理论归纳,力图探析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国行政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该书理论脉络清晰,以行政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行政改革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形成了价值———职能———制度———行为这一逻辑主线,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由于政府的价值导向是否合理,政府职能定位是否科学,政府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政府机构和人员是否精干、高效,政府政策选择是否优化,政策执行是否卓有成效,直接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因此著者不吝笔墨对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这一领域内的诸多相互联系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刻的分析,提出很多引人深思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该书突破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研究状况,紧扣时代脉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行政发展中的案例进行深入探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其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实践价值,使得该书成为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实践的参考书目。
跟踪相关学术前沿是该书的另一特点。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行政发展是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动力,又是政治发展的突破口与重点。通过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来推动政治和经济改革与发展,越来越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焦点问题。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行政学和政治学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跟踪学术前沿,借鉴了当代政治学、行政学的诸多理论,赋予了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以新的时代特征和科学内涵,形成了对行政改革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著者进一步探析了可值得我国行政发展借鉴的合理因素:如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顾客导向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成本核算机制。这对我国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学科体系,指导和推进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新世纪的中国行政及政府能力提出更严峻的挑战,也对现有的公共行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著者紧握时代脉搏,在第十章中对初现端倪的“网络化”、“知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新挑战作了前瞻性研究,对经济全球化与政府职能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转变;转变政府职能,从权限性职能向服务性职能转变,等等。
由于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这一课题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大,引起了国内行政学和政治学界的高度重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有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在对政府职能、机构改革、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推动我国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该书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还注意发挥交叉学科优势,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是发展前景广
阔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行政学科的飞速发展,它与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该书吸收了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多学科、多视角地探析了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该书在对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中采取了制度研究方法、过程研究方法、行政生态分析法和比较方法等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当然,该书也有不足,由于以行政发展为目标的行政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而行政改革本身又是结构性的和开放性的,涉及到观念更新,职能重构,制度创新,机构改革、提升能力,政策优化,社区治理,等等,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内容及其论述进一步整合为一个逻辑更为严密的有机框架还有待努力;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涉及问题的现实性、开放性、复杂性和系统性,因此该书的研究并未穷尽,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评者:张永桃,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市,210093)
(2003-07-29 15:48:00 点击217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