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预算公开是社会民主化的起始
作者:余闻    文章来源:  
  广州网上公布本级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一事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热议。据悉,在全部114个政府部门预算公布后,广州市财政局的网站23日一度因为蜂拥而至的下载浏览而“瘫痪”。

  去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是需要主动公开的“重点政府信息”,必须向社会公众开放。但迄今为止,人们除了看到广州这次比较详细地公布政府部门预算外,似乎未有其他地方网上晒预算的报道,相反,倒是见到一些人要求某地公布政府财政收支信息,却被告之涉及国家机密,不能公开的回应。

  政府公开其预算不是对民众知情权的恩赐,而是其法定义务。事实上,公开透明是公共预算的本质规定。政府财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把钱花到了什么地方,钱花得是否合理。因此,在所有实行公共预算的国家,要求财政预算公开化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我们这儿,多数政府部门及其官员的心态还没有转变过来,还把政府预算看作是政府自身之事,与老百姓无关。好的对民众公布预算的要求会挤牙膏似的透露一点点,不好的随便找个借口将民众的要求打发过去。

  现在强调要建设法治国家,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这个监督首先要让民众知道政府做了什么事,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这些信息都不了解,或只是囫囵吞枣地了解个大概,要民众监督什么?

  另一方面,在对政府行为的各种监督中,政府预算又是最重要的监督。因为预算是关系到政府收支之事,而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有钱才行,如果能让民众约束政府的支出行为,进而约束政府的政策选择及其他行为,那就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使政府的财政和投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对政府的制约主要是控制预算。当年克林顿执政,因为国会没有批准政府预算,结果足足有一个月联邦政府关门了事。

  目前,我们对政府监督的重点不是放在预算上,而是放在其他方面。例如,社会和政府(这里的政府是广义上的政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官员个人的腐败进行监督。这当然非常必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比起官员腐败来,预算腐败造成的后果和危害也不会少。单一个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浪费的国家钱财,就抵得上多少贪官收受的贿赂。

  预算腐败和官员腐败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有些官员腐败就直接表现为预算腐败,或者其腐败的基础在于其掌控的部门财经纪律出了问题,没有对部门预算进行有效监督。把住了预算关口,一些官员即使想贪恐怕也很难。许多工程项目的腐败多是因为工程项目的预算漏洞太多,把关不严。

  目前人们之所以对政府预算的监督不像对官员那么严,有两个原因,一是预算看上去是个技术性很强的东西,没有一定相关知识一般人很难清楚问题所在,正是这一特点,使得政府在编制预算时,一般比较粗线条,缺乏对收入和支出项目的详细说明,其所能提供的预算信息非常简单,人大和社会很难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和监督,这就为预算腐败留下了余地;二是预算腐败更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并以其他面目出现。像公款吃喝和公车消费,很难说是哪个官员的错,而是预算制度下官僚群体的一种集体腐败。

  因此,要防止预算腐败,就必须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起人大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情况的实质性审查和批准,做到所有政府的收钱项目要人大代表人民审查和批准,所有政府的花钱项目,也要人大审查批准后才能执行;二是预算过程要公开和透明,除了涉及军事和国家安全的,全部预算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公开。做到了这两点,就是预算的民主化过程,而预算的民主化,也是社会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此衡量广州网上公布政府部门预算,距离预算民主还是有差距的。例如,各部门公布的预算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较为含糊;政府部门要主动向社会公布更多预算信息,而不是在人们要求后才被动公开;预算公布后,应当就纳税人对预算产生的疑问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回应;此外,预算的编制过程和编制程序要向社会公开,这是预算公开中最根本的,但广州没有。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完善过程。广州现在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随着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提高预算透明度、扩大预算公开性的呼声会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够跟进广州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的民主化。

(2009-11-03 00:00:00 点击64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