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上)
作者:胡为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2009年04月21日09:39
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上)

□胡为

2009年04月21日09:39 来源:《学习时报》


  只有深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文本,对他们有关上层建筑的全部论述进行悉心研究、仔细比较和分析,了解他们对上层建筑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即在什么样的理论背景中说的,才能真正弄清马克思上层建筑观的实质,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对上层建筑有过哪些论述呢?先来看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先后10次使用过上层建筑概念并对之进行论述。第一次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第二次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使用,第三次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第四次是在德文版《资本论》第1卷中使用,第五次是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4卷)第1册中使用,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是分别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二稿和公开发表稿中使用,第九次是在法文版《资本论》第1卷中使用,第十次是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使用(汉译为“上部结构”)。马克思在使用时基本上把这一概念的意义限定在思想体系、思想观念或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形式的范围内,有时是指思想体系、思想意识等,有时是指政治结构、政治制度等。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时与“思想”、“观念”相联系;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使用时仍是用以指包括幻想在内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及感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使用时则取“法律的和政治的”结构的意义;在德文版《资本论》第1卷脚注中使用时是移植、照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话,在法文版《资本论》第1卷脚注中使用时则完全只取“法律的政治的”结构的意义;在《剩余价值理论》第1册中使用时是说明思想家从理论上构造上层建筑的过程;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使用时是指“社会政治观点”,而在《法兰西内战》二稿和公开发表稿中使用时却是指“国家政权”。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使用时,也是用来揭示社会政治结构的。此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还使用过“政治形式”等概念。

  1845—1846年,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重要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论述市民社会这种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及其作用时,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即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意义上首次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规定在意识的范围内,所指的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该书写道: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范围,尽管另一方面它对外必须作为民族起作用,对内仍必须组成为国家。“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马克思在“观念”的意义上首次使用上层建筑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在同一书中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他在论述社会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历史上各种所有制的形式即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等等后,这样总结道:“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不过,马克思在这里使用“政治关系”、“政治结构”概念时,与使用“上层建筑”概念是毫不相干的。并且在往后的几年内,马克思及恩格斯在一些重要著作中如在《共产党宣言》中亦使用过“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政治统治”、“公共权力”、“政治权力”概念,也提及了“社会意识”、“意识形式”等,但这些概念都没有与上层建筑概念发生联系。

  1851—1852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部政治分析名著中第二次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他是在分析立宪共和国或议会制共和国的存在时期的共和党人和保皇党人之间的斗争时,仍然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来使用这个概念的。马克思在书中写道:正统王朝不过是地主世袭权力的政治表现,而七月王朝则不过是资产阶级暴发户篡夺权力的政治表现。所以,这两个集团彼此分离决不是由于什么所谓的原则,而是由于各自的物质生存条件,由于两种不同的占有形式;它们彼此分离是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旧有的对立,由于资本和地产之间的竞争。当然,把它们同某个王朝联结起来的同时还有旧日的回忆、个人的仇怨、忧虑和希望、偏见和幻想、同情和反感、信念、信条和原则,这有谁会否认呢?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如果奥尔良派和正统派这两个集团中每一个集团,都硬要自己和别人相信它们彼此分离是由于它们对两个不同王朝的忠诚,那么后来的事实所证明的却刚刚相反,正是它们利益的对立才使得这两个王朝不能结合为一。正如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把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和品评同他的实际行动区别开来一样,在历史的战斗中更应该把各个党派的言词和幻想同它们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利益区别开来,把它们对自己的看法同它们的真实本质区别开来。

  这里,马克思首先注重的是社会物质生存条件、各阶级不同的占有形式,认为是整个阶级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构成了各种意识。马克思注意到了耸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人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明显可见,马克思这里的上层建筑一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赋予的更宽泛,不仅有思想方式,有人生观,还有情感甚至幻想,它们具体与“旧日的回忆、个人的仇怨、忧虑和希望、偏见和幻想、同情和反感、信念、信条和原则”等等相联系。总的说来,上层建筑一词在这里是用来概括精神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方式、人生观、情感及幻想。
(2009-04-21 00:00:00 点击105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