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下)
作者:胡为雄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2009年05月18日09:01
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论述(下)

胡为雄

2009年05月18日0901 来源:《学习时报》


  1872年,马克思在法文版《资本论》更加明确地在“法律的政治的”结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即他在《资本论》(第1辑)第1卷第1章第4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的第33个脚注中,仍然引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那段话。马克思在引用中作修改时不仅把直接引证变成间接引语,并且把“是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一语删改成“是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的这一删改把上层建筑的规定变得简单、明白,“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一语删除后,人们在这里就不能任意地把意识形式看成是与上层建筑并立或把上层建筑看成隶属于社会意识的东西了。

  在1879年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最后一次使用了上层建筑概念,中文版唯一的一次将之译为“上部结构”。这里,汉语中的上部结构概念可以说是对德文原词uberbau在一定语境下的灵活翻译。它也是用于揭示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在谈及铁路发展的作用时使用的。马克思写道:另一方面,铁路网在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促使甚至迫使资本主义还局限在社会的少数点面上的国家在最短期间建立起它们的资本主义的上部结构,并把这种上部结构扩大到同主要生产仍以传统方式进行的社会机体的躯干完全不相称的地步。因此,毫无疑问,铁路的敷设在这些国家里加速了社会的和政治的解体,就像在比较先进的国家里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发展,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彻底变革一样。明显可见,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的上部结构”的建立,是伴随着铁路这一新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来的,是铁路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还未占主要方式的国家的社会和政治解体。

  予后,马克思在论及社会政治结构时,或在论及社会意识形式时,都再未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他涉及政治领域时使用的概念有“国家制度”、“政治形式”等等。例如,在1861—1878年这段时间内写成的《资本论》第3卷手稿中,马克思在论及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时,使用了与“经济形式”概念相对应的“政治形式”概念: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出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决定着统治和服从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本来是直接从生产生出的,虽然反过来,它也当作决定的因素对生产发生反作用。这种由生产关系本身生出的经济制度的全部结构,以及它的独特的政治形式,都是建立在这种榨取的经济形式上。不论何时,我们总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对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形式不论何时总是自然而然和劳动方式及劳动社会生产力一个确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上面,为社会的全部结构,从而也为君主和臣属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各个时期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内部的秘密和隐藏的基础。不过,相同——按主要的条件说相同——的经济基础,仍然可以由无数不同的经验上所与的事情,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由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形和等级差别。这些都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所与的事情的分析方才可以理解。

  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系列配套的术语: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全部结构,政治形式、国家形式等等。他指出社会独特的政治形式,以及经济制度的全部结构,都是建立在榨取生产者的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上的。故可以从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对生产者的直接关系中,为社会的全部结构,为社会政治形式,为各个时期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内部的秘密和隐藏的基础。不过,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上所与的事情以及内外部各种影响,社会政治形式会显现出各种现象。可以说,马克思在这里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叙述同样是一种经典的叙述。

  此外,马克思在1861—1863年写成《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4卷)第1册手稿中使用过“国家制度”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同“精神方式”概念分开来使用。他这样写道,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也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马克思使用“国家制度”、“政治形式”等概念的情况表明,他对社会政治结构的表述在用语上是多种多样的。同时,马克思使用“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一语也表明他已把精神生产过程同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及社会政治制度明确区分开来了。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前后30余年的时间里使用上层建筑这一概念时,在不同的场合确实赋予了不同涵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前期著作中,他主要是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包括幻想、情感和人生观)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借助这一概念去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揭示社会意识是超出社会存在、超出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之上的“上层建筑”。在后期著作中,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正式出版的《法兰西内战》等经典著作以在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马克思主要是在社会政治结构的意义上或国家政权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还使用过“政治形式”等概念。所有这些表明,马克思在使用上层建筑一词时,对其所赋予的涵义发生过转移变迁,随着他思想的发展和语境的变化,他在对上层建筑内涵的赋予上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这种历史性或根本性的转移变化以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发表为界。并且,马克思在表述社会政治结构时语言十分丰富,故用词灵活生动而多变。另外,从中文版将德文uberbau一词又译为其本义“上部结构”来看,上层建筑概念可以因语境而异不拘一格地翻译。
(2009-05-18 00:00:00 点击97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