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文章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作者:余季平、洪光    文章来源: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个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又进一步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这两种重要形式概括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这显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人民政治发展道路做出的高瞻远瞩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政治文明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体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虽然不能全部涵盖、替代它,却是它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对此,本文拟从四个层面来加以论述。

  第一、从制度层面看,实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需要一个最根本的条件,即有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架构为载体。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便是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

  第二、从核心要素层面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要求协商主体具有共同的基本观念和信念,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这一核心要素,正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相契合。因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也具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即“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即“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并以此为前提,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各政党之间实行通力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时也承认、重视并照顾各自利益的差异,通过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等形式,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从参与层面看,政治参与在政治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在民主分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催生和发扬民主,促进社会进步,也可能摧残民主,剥夺民主。所以,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确定为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种有序政治参与,尽管有着多种渠道,但在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层面上,最重要、最经常、最规范的参与形式,则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因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制度的合法性、主体的广泛性、行为的开放性、意见的包容性、参与的政党性以及参与过程的有序性6大特点。

  第四、从功能层面看,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追求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政策,讲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在功能上是一致的,兹分述如下。

  利益表达功能。当今中国已经形成利益多元多层格局,需要多种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各阶层、各党派、各界别、各民族、各群体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改革开放以来,各界别、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在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中都得以充分表达。各界别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倾听其他界别的呼声和要求,从而增进了解、理解和共识,有利于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决策咨询功能。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政治协商中的许多高论、高见、高招,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参谋咨询作用。同时,人民政协尊重多数、包容少数的民主特点,又使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建议,在政治协商中得以发表,得到尊重,对民主、科学决策具有宝贵的作用。

  团结合作功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这种政治协商,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力量最广泛的联盟。

  民主监督功能。首先,协商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政治协商中各种意见的充分表达,对执政党和政府无疑是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其次,协商是对公共权力行使关键环节的监督,即对决策权力的监督。政治协商主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既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又监督公共权力行使。再次,政协协商的是国家制度赋予的使命和职能,这种制度的力量、影响的力量(精英、话语权的影响)、真话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具有不可低估的监督作用和约束力。

  社会疏导功能。协商民主尊重差异,承认多元,强调理性思考、理性妥协,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政协组织代表面广,政治包容性强,对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具有亲和力,可以起到政治“缓冲带”、社会“减压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对一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或苗头,能及早提出预判,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委和政府及时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消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从而达到协调关系、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的效果,有利于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氛围和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作者系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
(2010-05-17 00:00:00 点击12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