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陆春萍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21-11-03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为推动粤港澳合作搭建了高端平台,为促进澳门和香港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首先,完善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深化区域合作新路径。《横琴方案》立足“四新”战略定位,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形成两种制度相互包容的管理体制,在分线管理、税收政策、民生融合等方面构建开放性创新型体制,形成独特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有利于解决跨制度合作问题,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同时,两个合作区均增加港澳在合作区建设中的决策权。《横琴方案》要求“粤澳双方联合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等,体现了“一国两制”体制创新,明确了横琴建设的双主体性这一基础性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澳门的参与热情;《前海方案》在区域治理途径中“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人士担任前海合作区内法定机构职务”等创新机制,有利于破解制度发展瓶颈。这两个方案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调动了澳门和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为合作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进而推动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其次,拓展多元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横琴方案》提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重点发展“四新”产业,有助于推动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前海方案》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带动和引领大湾区向现代产业体系加速转换。这两个合作区重点发展科创产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医药产业、现代金融产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等,将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优化大湾区产业结构,有效支撑区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两个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将对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横琴方案》将有力支撑澳门—珠海极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前海合作区将建立健全与港澳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模式,成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两个方案制定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致的最终发展目标时间点为2035年,有利于大湾区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再次,协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创新高地。《横琴方案》提出“布局建设一批发展急需的科技基础设施,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等,旨在解决澳门科创能力较弱的问题。《前海方案》要求“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科技合作管理体制,促进港澳和内地创新链对接联通,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等,意在释放科技创新能力。两个方案推动香港、澳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横琴和前海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和创新平台,共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平台,促进粤港澳技术产业化落地。同时,打造科创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基地。 

最后,加快推动民生融合,共建促进港澳同胞福祉的高品质生活圈。设立合作区,不仅扩大了澳门和香港的发展空间,而且拓展了制度创新的空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澳门面积的3倍多,而“澳门新街坊”项目将为1万名澳门居民提供舒适居住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扩区为深港合作提供更多的机遇。两个方案将发展成果惠及港澳居民,推动合作区深度对接港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为港澳人士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并提升港澳居民在大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两个方案通过以点带面,深化改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试验平台,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努力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机制研究”(21YJA88004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教授)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