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深刻理解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作者:田海舰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2019年4月8日 时间:2019-04-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成果。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相联,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时代精神。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具有必然的认识逻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改革并需要经常进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深刻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而“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基于对世界格局和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特别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有着必然的认识逻辑。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先民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成功的或失败的改革,无以数计。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同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民胞物与”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思想是时代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实践又反作用于伟大实践。40年来,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不停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华民族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