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新时代继续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作者:王盛辉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7月20日 时间:2018-07-26

  长期以来,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但这股思潮仍不时变换门庭、沉渣泛起,既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也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正需要凝聚思想共识,汇聚中国力量。继续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全面、深入的批判,是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 

  揭露错误价值立场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现出分布地域跨境化、表现领域文艺化、表现手段学术化、传播途径网络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等新特征。但是,隐藏在这些特征背后的价值立场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也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与生俱来的根本特征,而这一思潮要解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消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也从来没有改变过。 

  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常把自己装扮成“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形象,并作出所谓“真正的”历史评价,但是上述预设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其在进行历史评价的时候不可能采取客观公正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于是,无视历史事实、质疑历史事实、以假设否定历史事实、以臆造历史代替历史事实等“研究方法”成了这股思潮的标配。比如,有人通过站在所谓“客观公正”的立场,运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推导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论断,并声称这是“大胆假设”“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然而,在此所谓“科学”的“论证”过程中,某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被丑化了,反面人物被美化了,党的领袖被诋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多次进步革命被否定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被美化了,历史上的真相被所谓的“历史真相”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被否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被动摇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被否定了。因此,我们要深入持续揭批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立场,高度警惕其想要解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消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 

  深挖社会历史根源 

  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沉渣泛起固然与其迷惑性有关,但是亦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沉渣泛起,主要源于三个国际因素:一是冷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继续隐性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本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并导致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搞“和平演变”。他们一方面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诋毁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通过在华培养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代理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二是21世纪以来东西方国家间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的激烈竞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意识到这可能会“威胁”到他们一手构建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危害到他们的国家利益。因此,他们希冀通过在中国散播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来达到蛊惑人心、否定中国模式、阻止中国崛起的目的。三是中国和国际上一些争议问题的存在。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人们往往看法迥异,这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也与如下三个国内因素有关:一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重新分配的因素。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由于社会各阶层在利益分配中的满意度、获得感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思想情绪。这些情绪在历史领域中的主要表现是否定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虚无主义。这其中,还有些出于市场意识对于历史的肆意消费。二是西方社会思潮对学术领域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越来越走向开放,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各种思想流派呈现交锋与交融之势,这对我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其中,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思潮随之传入我国,使学术领域一度充斥着用西方的学术价值立场、研究方法来分析中国问题的倾向,一些学者由此得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思想观点并以此为傲,这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上的传播。三是社会个体想要表达自我的社会心理因素。开放的市场经济,给予了人们能更充分表达自我的舞台。为了表现自我的与众不同或特立独行,一些人故意通过曲解历史、戏说历史、恶搞历史等方式来博取关注,丝毫不顾及其所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 

  把握三个着力点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的严峻形势,更需要站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把继续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紧紧抓住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关键着力点,以取得这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终胜利。 

  一是紧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变幻出的各种内容形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往往伴随着时势和社会热点的变化不断地转化自己的话题,并以各种幻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新时代,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通过学术形态、文艺形态、舆论形态等形式来表达其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并采用所谓更加“客观的立场”、更加“理性的分析”、更加“信实的论据”对一些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所谓“公正”的评判,因此其隐蔽性会更强、破坏力会更大。我们应紧密跟踪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展动向,预测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关注点,对其将来幻化出的“异种”作出预判,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二是紧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以传播的重点传媒载体。以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来传播。当今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的人类文化生态,影响着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心理、思维、生活和行为方式。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也使其成为人类社会各种利益博弈的主战场。目前,一些带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倾向的微信公众号、博客账号、网络文章等已经侵入这些平台,并利用这些新媒体载体进行传播,极有可能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的泛化趋势。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些新的传播载体,不忽视传统的传播载体,在多条战线对新时代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同时推进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三是紧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点影响的受众群体。从根本上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达到它解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消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于人上。当前,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点影响人群包括军人、党政领导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对此,上述人群亟须肃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军人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应使其“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党政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少数”,应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促使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亟须肃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立足于新时代,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觉抵制的意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断去深入、全面揭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使立场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充足,并充满勇气和激情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