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

作者:夏锦文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2017/17 时间:2017-09-07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总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把准目标定位,深刻总结发展实践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中国的新发展确立了总体思路,指明了基本方向,明晰了主要着力点。“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理解新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抓住其核心和灵魂,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新发展理念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把发展目标定位于增进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发展的依靠力量植根于人民,把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发展的“试金石”,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

  一、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早在170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我们要求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但我们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并且只能是人的启示。为了确信人的事物的伟大和美好,我们没有必要给真正人性的事物打上‘神性的’烙印。”恩格斯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断深化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寻。在他们看来,评价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并不是简单地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推动,而是要看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得到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决定者,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理解一切社会发展活动的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在理解发展问题时之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根本上讲是源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他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这里的“人”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民群众。他们不仅能够适应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且能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改善和变革生产关系,进而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在深刻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不高度重视生产关系中的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以此抓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挥反作用的关键要素。正如马克思所言,“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力。

  实践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目标取向,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立场。

  二、增进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谁发展决定着发展的目标指向。因此,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的奋斗目标不是别的,而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使然。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现代政党政治理论告诉人们,辨识一个政党的目标取向主要是看两个要素:性质和宗旨。性质表明它是什么,宗旨表明它能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性质就会确立什么样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根本宗旨多次作出过论述。他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守的政治本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政治追求是永恒的,但是,其内容又是具体的。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不断增进人民的根本利益,回应人民的利益期待。事实证明,不以人民利益增长为目标的发展不仅违背党的根本宗旨,而且将缺乏持久性和生命力。无论是过去干革命,还是现在搞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就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标,把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根本归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的利益,有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眼前利益和根本利益。发展既要解决当前问题,也要着眼长远。新发展理念不仅立足当前,而且谋划长远。无论是构建创新的体制架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开创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都要着眼于解决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三、紧紧依靠人民: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主体力量 

  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弄清楚依靠谁来发展这个基础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也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他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紧紧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坚守。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过去,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今后,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能继续推动改革发展取得胜利。

  当前,如何转换发展动力、如何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如何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都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突出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具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更需要牢牢坚守人民的主体地位。因为我们党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能解决发展难题、走出发展困境、避免发展陷进、防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环顾全球,当今世界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问题各不相同,彼此没有完全照抄照搬的现成经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推进新发展理念,实现整体发展、系统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与人民融为一体、同甘共苦、共谋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谋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推动中国实现新发展理念的力量源泉。

  四、成果由人民共享:检验新发展理念的“试金石” 

  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解决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个根本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不仅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而且还要用发展的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来检验发展的成效及发展是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仅能使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而且可以增进人民的团结,并朝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早就把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这种共享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全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发展最终的成效如何,主要是看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的人民是否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全体人民都能从改革发展中获益才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

  二是公平共享。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不是让一部分富起来、大多数人贫穷下去,更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如果人与人之间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差距过大,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新发展理念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着力分好“蛋糕”,注重资源配置均衡,注重发展机会公平,让所有区域、所有领域的人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三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征程中,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共同坚守的信念,也是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可以说,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它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思考问题的人民立场,又把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检验一切发展成败的“试金石”。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