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共百年

作者:林建华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4日第5版 时间:2021-07-05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1921年、2021年都是普通的年份,但是,1921—2021年这一百年,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而具有了别样的精彩和独特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从连生日都模糊了的“婴儿”到举世瞩目的百年华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市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诞生。在这里,中共一大与会代表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在嘉兴南湖红船上,与会代表低声呼喊“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这些文件、口号,是只有五十几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这个“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叫”,是时代的最强音。当时报纸上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以至于17年后要纪念党的生日时,连出席会议的代表都记不清党的一大召开的准确时间,但因此而成就了“七月的首日”即7月1日这个普通日子的永恒辉煌。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谈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曾先后成立过二三百个政党,但绝大多数都烟消云散了,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印痕。中国共产党则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星星之火,是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燃成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政党政治时代。政党几乎在所有国家中都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它们在各自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却有着很大的不同。百年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9191万多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70多年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正致力于塑造自己的新时代样貌,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更多国家、更多政党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自信的大党形象。百年岁月,征途如虹。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日益加深,也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更多的理念和创新实践。

 

引领一个走投无路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是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历史的拐点出现在1840年,从那时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且几乎都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可歌可泣的斗争,也向帝国主义的老家学习过,但都失败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终究还是没有出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成为早期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主动选择和历史结论。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继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相结合,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前提。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面对“打天下易治天下难”的诘问,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共产党靠大家,大家为国家齐心协力,治天下也就不难了”。办法还是两条,一是学习和借鉴,二是探索和创新。毛泽东同志曾用写字比喻建设,先是临摹,就是抄苏联,后是独立写字,就是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大成就,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续进行这种新的结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大命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也是世界历史的一条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毛泽东的“写字论”和习近平的“鞋子论”都内蕴着深刻哲理和生动道理。新中国70余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成就的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中国日益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从走投无路到以西为师,从以俄为师、以苏为鉴到走自己的路,这是一种艰难曲折的历程,也是一种密码公开的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探索并走出一条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现代化新路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历史行程中的基本共识、普遍实践和一致目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既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更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成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情有独钟且一直使用的关键词。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以贯之的主题。中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现实国情,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可以效仿的先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归根到底,就是回答和解决如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

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国外现代化的翻版,而是具有全新的内涵,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这样的现代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责任和担当。中国的现代化新路已经证明也必将继续证明,现代化没有千篇一律、普遍适用的教科书。

从世界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已经进行了几百年的历程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开辟的一条新路。从世界社会主义的维度来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追求,但绝大多数没有走向成功且颇多曲折和挫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代以来,中国处于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铁肩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复兴,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精彩演绎的宏大叙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历史地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要旨就是,在宽广的世界视野中,使中华民族重现曾经拥有的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时代浩荡潮流;在悠远的历史视野中,使中华民族重新形塑自己的面貌,在21世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说,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中华民族正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和平、为世界谋大同,百年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事实胜于雄辩,世界历史因有中国共产党而增添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将使世界历史的下一个一百年更加博大厚重且精彩纷呈。

作者: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