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作者:王伟光 时间:2011-07-0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的90年,是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90年,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和中华人民命运的90年。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

一、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救中国的真理,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与中国人民的物质力量结合在一起,转化成巨大的革命的能动力量,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民族危机日趋深重。为了解救中国,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种种解救方案,先后进行了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等。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推翻封建君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辛亥革命,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然而,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政治、把持中国经济命脉,军阀割据混战的格局远未被撼动,中国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

以上各种努力和尝试,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或多或少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一次一次又归于失败。究其主观上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除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旧式农民起义方案和所谓力图自强的局部改良方案以外,旧民主主义的民族复兴方案,其指导思想不过是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其主要目标是建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西方在资产阶级思想武器指导下可以成功地进行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走现代化的强国之路,旧中国却办不到,资产阶级思想武器为什么在旧中国失灵?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具体客观条件和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国内外条件,帝国主义列强、封建统治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都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强大起来,不允许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允许中国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必须维持和强化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由资产阶级思想指导,由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旧式民主革命亦是不可能解救中国的。

到底什么办法才能解救中国?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局,是中国人民唯一的正确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工人阶级这一新生先进阶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勇敢地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使命。中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二、一定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由于理论准备和斗争经验不足,出现了右的或“左”的错误,几乎使中国革命濒临绝境。右和“左”,虽然错误表现不同,但实质一样,就是没有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昭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国情、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苦苦探索中国革命的新路,大胆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一条救亡图存新路,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领导新中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必须不断推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积极带领人民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历史经验和理论认识,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忠想,推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十年浩劫造成的严峻局面,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召开十上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到一个新境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外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骤然陷入低潮,我国的发展面临空前困难和巨大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党的执政地位作为连接点,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太事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推向前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四、归根到底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90年历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两次历史性飞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紧密不可分的两大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创新带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导了实践创新。从中可以得出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说到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密切联系不断发展的实践,永不脱离群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