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荐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初步梳理

作者:杨凤城 文章来源:“人大党史党建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11-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表一系列讲话,提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富有新时代特点的理论创新。可以说,习近平是改革开放以来讲文化频率最高、篇幅最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世界文明、全球视野和中国历史“长时段”审视文化,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具有鲜明时代内涵的新论述,是其文化思想的突出特征;中国本位,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创新当代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构成其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特点,这在他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中亦体现于各个方面。下面,我们尝试做一归纳和分析。

  一、新时代关于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 

  从世界文明、全球视野和中国历史“长时段”审视文化,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做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言说新评价,是习近平看当代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因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作为一个政治领袖,这绝不仅仅是抒发个人的历史幽思、文化情怀,而是内含着深刻的社会与政治意义。从人类历史特别是战后的国际经验看,对人类影响最深远的是文化。无论是古希腊文明,还是中华文明,其一直影响至今的还是作为精神文明的文化,是苏格拉底、柏拉图,是孔子、孟子等作为表征的思想。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命运共同体当然要基于共同的利益,但是仅有利益联结无疑是脆弱的,真正的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共同的价值追求需要在文化的交流交融中探讨、寻找和凝成。这也是大国担当、大国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让文化和共同的价值观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深层支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人文基础,是习近平从国际宽视野审视文化的另一时代内涵。

  贯通历史与现实,在大历史观中、在中国历史“长时段”中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特点。他经常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艰辛探索而努力奋斗的历史——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贯通起来,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贯通起来,高屋建瓴,纵论古今,提升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文化自豪感,砥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时代感、责任感。

  正是在国际宽视野和中国历史“长镜头”中,习近平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有了中共党史上没有过或没有如此明确过的创新性认识和论断。这突出表现在对文化于民族和国家的根基、灵魂、标识、于经济社会的引领性作用等认识上。他在不同场合不断论及,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植根于五千多年文明沃土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等等。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到,习近平对于文化地位与作用的论述有着明显的时代创新性。以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乃民族之根之纽带的作用不能说没有认识,但并未突出言说和强调,均突出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这当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践需要的论断。但是,这也往往导致程度不同地对文化地位与功能的某种忽视或认识不到位。与此相关,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决定论和能动论出发,强调的是文化对于革命与建设的配合作用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是配角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从国家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与文明根基、从兴国强国之魂的高度认识文化,这一创新并不是否定过去的认识,而是同向而行,使之更丰富更具时代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之新认识的另一重要表征是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和阐释。在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的宽视野、大历史观中,习近平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的地位,并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之认识的新时代站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成功带来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催生着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新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结果。道理很清楚,当一个国家在全力以赴为生存为尊严而战之际,当一个政党殚精竭虑于摆脱贫困落后、加速现代化之时,是不可能提出“文化自信”这一命题的,这一命题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才具有真正的自觉意义。

  正是在已有思想积累的基础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度,习近平提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并有机融为一体的文化自信新理念,并指出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总之,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基因和标识,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的自信等,构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核心认知。

  二、立足中国,发扬光大中华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段话从文化的来源、结构、方向、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基本立场、原则等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时代创新的角度看,习近平在文化方面的新理念新思想明确而系统。立足中国或曰中国本位,即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当代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构成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重要创新,同时也是重要特征。

  (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

  首先,全方位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的评价相比,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一是全面高度评价,二是深入的实质性评价。例如,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等等。显然,上述评价不再停留于笼统而宽泛的地步,而是进入了一种实质性、特定性很强的评价,这种评价背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礼敬、珍惜和自豪。

  其次,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总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并反复重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方针的思想前提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礼敬立场和兼收并蓄的胸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一道,为人类前进和发展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再次,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内涵的价值追求和中华美德。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论及传统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其中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最强调的就是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他经常提及中国古代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认为其中有很多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他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因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另一源泉和基因是革命文化,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形成并在执政全国后以不同形式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革命文化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尤其重视作为革命文化内核与灵魂的革命精神。早在浙江省委书记任内,便在《光明日报》上发文阐述红船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更是经常强调要传承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在党的领导人诞辰和重要纪念活动上,在视察革命老区或参观革命遗址过程中,习近平无不大谈特谈要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近百年的奋斗,已经形成了一个红色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它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的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在这里汇聚、转化,在这里与时代和实践结合、融合获得新生。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这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的诸种存在形式中居于重要地位,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思想成就和精神品格,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制度规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习近平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或进一步明确了反映新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方针。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始终不绝于耳。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重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更重要的是,习近平屡屡强调,要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站在今天的历史与时代交汇点上,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底气和信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有底气和信心创新理论、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借鉴,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时代性原创性贡献。可以说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重要的任务。

  由时代要求和中国实践出发,习近平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突出重视构成一大亮点和重点。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主要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以至于学术界对是西方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生搬硬套甚至奉为圭皋的情况数见不鲜。正因为此,习近平在论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时突出强调立足中国、中国本位。他指出:“不能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不能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否则就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实际上,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归根到底是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而这又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以中国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体现规律性的新结论。二是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融会贯通融通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同时聆听时代的声音,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

  当然,强调自主性、注重原创性并非意味着封闭意味着拒斥外来思想文化。习近平经常讲,对一切有益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我们都要研究借鉴,海纳百川、善于融通,不能采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态度;同时要有批判精神,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不要生搬硬套。不过,出于纠偏的需要,习近平更强调在学习、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思想文化成果时,不能忘记了老祖宗,失去了科学判断力。

  (三)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

  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的重镇,那么文艺则是另一重镇。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构成文化的基石,展现的是文化的厚重与深度,那么文艺则是文化的灯塔,展示的是文化的色彩、灵气、犀利和敏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百花齐放,但不能否认,文艺创作也存在质量不足、抄袭模仿甚至媚俗猎艳、扭曲丑化、脱离现实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下述指导方针和要求。

  首先,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习近平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只有扎根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获得生命力和吸引力。这一理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那里应该说是一以贯之的。习近平的不同和贡献在于,他集中概括和分析了文艺界在市场经济中迷失的主要表现,分析其症结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中之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以增强抵制市场带来的拜金主义、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现象的自觉性,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

  其次,文艺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习近平指出:“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此外,面对主旋律创作日益低迷的现状,习近平鲜明地提出,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相反,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些掷地有声、导向鲜明的话语,清楚地告诉文艺界党需要的文艺正能量是什么,为文艺创作树立了正确的原则。

  最后,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作品、艺术精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从作品的外部评价讲,一部优秀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从作品的创作角度说,一部优秀作品必将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原创性作品。习近平殷切希望中国文艺工作者加倍努力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原创性作品。

  三、把牢意识形态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关系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关系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发展道路,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核心要义即在此。综观习近平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构成重中之重。

  (一)意识形态关系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关系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对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的。党的意识形态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为统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服务,是国家权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主要功能在于以系统完整的理论、价值和目标阐释,整合社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为现存国家社会制度提供合法性论证和思想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他看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由此,他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务。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闻舆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高度重视。他在2013年和2018年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新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其他相关场合的讲话,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他对舆论宣传工作的新要求,阐述了他在该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概括言之,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新闻宣传,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可以说是中共中央的一贯原则立场。习近平在此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其次,新闻舆论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提供正能量,同时要敢于亮剑,破立并举。习近平尖锐地指出,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他在大力倡导强化正面引导,壮大主流声音,唱响主旋律,提供正能量的同时,突出强调舆论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宣传思想战线的干部对各种错误思想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再次,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习近平指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由此,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当务之急。进一步言之,舆论宣传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抓好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习近平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这方面,主流媒体要发挥导向作用,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中轴与灵魂是价值观。从“六亿神州尽舜尧”,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新中国价值体系和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当前也出现了一些人价值缺失、道德失范、是非不分等系列问题。正因为此,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空前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践行,讲文化必讲核心价值观。他反复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

  党的十八大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此习近平做过多次阐释,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他尤为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他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和爱党相统一。

  习近平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习近平看来,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日用而不知”的程度,这就需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他特别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要使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的道德状况和文明水准反映这个国家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水平,也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习近平经常强调,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指出,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同时,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无论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都非常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非常重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他提醒大家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资源,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在很多场合的讲话尤其是有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讲话中,习近平经常引用和列举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伦理方面的名人名言名论,在他那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是空言、不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是具体、实在、落地,他热切希望十四亿中国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问题上,习近平还十分重视榜样的作用。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应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历史传统。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坚定不移地继承党的这一传统,高度重视榜样的树立及其示范引领作用。他所说的榜样,一是指先进人物、道德模范;二是指党员、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模范。

  习近平对家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观念、促进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的作用高度重视。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大力提倡传承家风家训,主要始于习近平总书记。他既从现实出发,又联系历史,来说明家庭在思想道德建设和树立社会新风方面的重要性,希望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他尤其重视领导干部的家教与家风建设,一方面这是出于党建抓“关键少数”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领导干部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能够体现政党先进性,起示范作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此后,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均重申了这一目标追求,尤其是十九大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其中当然包含文化强国内容。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标志何在,或者说文化强国的指标体系有哪些?对此,中共中央没有专门的文件进行论述。不过,依照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参照发达国家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对文化强国的构成要素进行归纳和分析。

  首先,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文化创造的活力持续迸发。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基于历史和实践经验,习近平强调要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指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党委、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律、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

  一个文化强国最具说服力和标志性的是文化作品的丰富多彩和享誉世界。一方面中国要积极参与蜚声文坛的国际文化评价与交流平台的活动,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创造创作,并努力争取认可和荣誉;另一方面,不能唯其马首是瞻,甚至投其所好、为得奖而创作。要有自主性、重原创、“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同时努力打造基于中国、面向世界、以文明平等交流互鉴互赏为宗旨、主动设置主题和话题的文化评价平台,这也是一个文化强国应有的作为和标志。

  在文化强国的构成要素中,显见的、可比较性强甚至可以进行数据比较的是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对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论述基本上是原则性的重申和进一步强调。

  关于文化产业,一方面,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文化市场业态,健全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等等。另一方面,习近平不断强调,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鉴于党的十八大之前从国家到乡村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所以,习近平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强调加快健全和完善,强调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制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概言之,就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注重有用、适用、综合、配套,统筹建设、使用与管理,加快构建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强国是一个国际比较的概念,换言之,只有在国际比较中才能真正看出强弱。进入新时代,西方掌控“话语霸权”、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没有变,中国常常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也传不开的被动处境也没有变。如何破解这一困境,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由此,习近平提出和阐释了以文明共存互鉴为胸怀,以增强国际话语权为首要,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后盾,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为目标的对外文化战略。

  在文明共存互鉴的问题上,习近平首先强调,文明的多样性是多彩世界的根基和体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其次,文明是平等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再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交流互鉴而更加丰富多彩。各民族国家应该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有容乃大的理念,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复兴中华文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提升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应有之举。习近平曾形象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当前我们要解决挨骂的问题。随着中国奇迹为世人瞩目,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这为中国提升国家形象、扩展文化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遇,要求我们必须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增强国际话语权。

  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明确回答:“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而现实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存在太多被扭曲的解释、被屏蔽的真相、被颠倒的事实。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

  提高文化软实力,就要塑造好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就此,习近平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未中断的传统文化,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文化软实力根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此,习近平比较强调如下几点:一是,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提高阐释技巧,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二是,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讨论,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尤其要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理念和机制,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四是,重视文艺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作用。文艺工作者有责任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扩展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不意味着中国谋求新的“文化霸权”,中国历来尊重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欣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境界,用十九大报告的语言讲,就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注:本文在《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第十章基础上修改而成)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