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荐
深化党的组织改革的重要领域:“小个专”领域党组织建设研究

作者:田改伟 文章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京)2019年第2期 时间:2020-02-26

作者简介:田改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67 

内容提要: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小个专”领域党组织建设是深化党的组织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的“小个专”组织在地方党委的领导和推动下,区域党组织和行业协会,对如何做好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丰富多彩的工作方式,显示了该领域党的组织建设和改革的新趋势和“小个专”发展与党的工作融合的勃勃生机,丰富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内涵和途径。但是也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关 键 词:非公有制企业/“小个专”/组织覆盖/党的工作/党的组织改革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克服各种困难的重要保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深化自身的改革,是我们党革命性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如何深化党的组织改革,创新组织设置,使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全面领导职责,就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作为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一个新的党建领域,搞好党的建设有许多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以自我革命和改革的精神进行积极探索,尤其是在“小个专”(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已经成为我们党深化组织改革的重点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私营企业2726.28万户,私营企业就业人员19881.7万人。全国个体户有6579.31万户,就业人数14225.3万人。根据中国工商总局在2014年的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型微型企业1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型微型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15%。”可以说“小个专”像我国经济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在增加社会就业、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领域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党的组织改革显得格外重要。

一、加强“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推动党组织改革的意义 

(一)加强“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为提振中国经济、助推非公经济发展提供政治底气。近几年,我国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一些规模小、资金少、技术水平低的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小个专”的经营出现了一些困难。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怀疑、否定非公有制经济,排挤、压制“小个专”的言论。比如有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这些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党的大政方针。”他指出:“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要听、不要信!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①加强在非公有企业尤其是“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工作,不仅不是对企业发展的控制,而是我们党给企业发展的政治认可和政治支持,对于落实党中央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保证“小个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小个专”党的建设、深化党组织改革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基本要求。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给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②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以往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了中国的阶级阶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做好这个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是党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领域,在很多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成为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的主要领域。党能否长期执好政,做好这一领域党的工作,赢得这一领域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加强“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是对我们党的自我革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大中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不仅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重视,也获得了企业出资人以及企业员工的高度支持。党在这些企业中开展工作一般而言比较顺利,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对于“数量大、人数多、种类多、问题多”的“小个专”是否要建立党组织、如何设置党组织等问题,无论是地方党组织和“小个专”出资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还是尖锐对立的。“小个专”领域成为加强党的建设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短板领域。这对于我们党如何适应经济组织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在这一领域的自身建设提出了重大挑战,检验着我们党能否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迅速适应经济社会变化,以破解“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的困局。

(四)深化党组织改革,加强“小个专”党组织覆盖工作,也是促进“小个专”本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小个专”状况如何,决定着我国社会的微观活力和健康程度。近年来,“小个专”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与国家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全面小康的新发展观的要求有诸多不适应。而党组织以其鲜明的政治定位、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承担的功能对于解决“小个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推进这一领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引导业态健康发展,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

(五)推动“小个专”领域党组织改革,是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社会发展氛围的需要。一般来说,“小个专”多属于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成立的快、被淘汰率也高。做好这一领域的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就有着突出的重要性。

二、“小个专”领域推动党的组织改革的主要做法 

以改革的精神,做好组织覆盖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的目标是:“努力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③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不少地方积极推动“小个专”的党建工作,探索了一些比较好的党组织覆盖方法。

(一)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按照《意见》规定,“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条件成熟的,要单独建立党组织。”在“小个专”领域,虽然企业规模小,人员少、流动性强,但是不少企业都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尤其是那些相对规模比较大、用工比较稳定的企业,往往通过单独建立党组织来推动本企业党的工作发挥作用。不少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还把党组织建设与企业管理与发展紧密联系,有的学习国有企业党建经验,实行党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的管理、发展和业绩深度融合,来充分拓展党组织在企业里的覆盖面。

(二)推进网上党建、智慧党建,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探索党组织覆盖的新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组织的运行和设置方式。“小个专”领域进行传统方式的党组织覆盖天然比较困难,特别适合引入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通信技术来加强党组织的覆盖工作。有些企业紧密结合生产经营信息化、员工工作生活网络化的新形势,将党员教育管理实行网上管理,利用党员微信群和党员远程教育媒体适时推送学习资料,实现了日常组织生活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交流,形成了“离乡离土不离党,扛着党旗闯市场”局面。有的企业还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一键缴纳、党务业务扫码办理、智能问答等功能,党组织的连接能力、覆盖能力、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党务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三)通过区域化党建,优化重组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是近几年来基层党的建设的新趋势,其主要目的就是改变基层党组织松散无力、组织力和领导力发挥不好的问题。在“小个专”领域,主要是在专业市场和创业公司集中的街道等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了区域化党建的探索。有的专业市场,根据商铺多、党员分散、党员过党内生活时间没保证等情况,在市场内优化重组基层组织,搭建党员活动公共平台,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指导区域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党组织组建,统筹各类资源,协调推动区域内党组织的共建共享。

(四)开辟党组织新的设置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商务楼宇。有些地方就根据基层经济组织的新变化,主动改变党组织设置方式,探索出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合作社、车间等产业链上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和互促,达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在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的同时,也推进了农业产业升级。楼宇经济是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也是非公有制企业设立的主要场合。一个商务楼宇往往就是非公企业的聚集地,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企业集中在一个商务楼宇之中。因此,商务楼宇也成为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但是,楼宇之内的各个企业,往往没有业务上的往来,楼宇内的员工相互之间多是“陌生人”。商务楼宇里企业的工作人员,虽然是私企员工,却是城市“白领”阶层的主体,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对社会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有些地方探索出了在“商务楼宇”用党的工作使在空间上分散的个体党员联系起来,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

(五)管理机构帮助企业孵化、成立党组织。“小个专”,由于其小而散的特征,实际上单独很难建立党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的条件往往也不具备,尤其是大量的个体户和一些小微企业,企业自身无论是场地、成本还是提供服务的能力上,都不具备建立党组织和其他群团组织的条件。而在这一领域又有大量的党员,他们一方面需要过党组织生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找不到党组织的困扰。有些地方开始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和管理的力量,来加强对“小个专”领域党组织的覆盖工作。有的地方通过个私协会、互联网协会等组织联系会员紧密的职能优势,发挥协会在“小个专”领域党建工作的指导作用。通过层层建立非公党建工作联系点,了解掌握非公企业党组织动态,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工作和经营发展中的难题。

(六)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力,整体推动党群团工作。在我国的组织架构中,除了党组织外,建立群团组织也是每个基层组织的职责,与党组织一起服务于各自联系的群众。主要就是共青团组织、工会组织和妇联。根据我国法律及相关规定,设置这些组织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建设的规定内容。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即使是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也很难有人专门负责共青团和工会、妇联等的工作。因此,在广大的“小个专”企业中,一个重要的党组织覆盖方式就是党建与群团建设一起抓。

(七)建立联合党组织,由党组织的联合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在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几个或多个非公有制企业,根据地域接近或者经营业务相近的原则,由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带头,建立联合党组织,对多个企业的党员提供活动平台,进行管理和服务。

三、“小个专”领域推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党组织在这个领域的作用,主要是领导力和组织功能,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小个专”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开展“三会一课”组织活动。党组织通过组织活动,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提供平台和机会。一般来说,党员也多通过参加党组织会议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一般是通过“三会一课”来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就是定期召开的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来说,召开“三会一课”,既是党组织组织党员的基本方式,也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接受党内教育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后,基本上各个地方、各个单位的基层党组织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如何开好“三会一课”的制度规定。这也成为衡量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否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标准。通过这些党内会议,党员可以了解党内事务,阅读党内文件,了解和学习、讨论党的政策和理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行使党规所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举与被选举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各种重要的党员权利。

(二)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党员和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一种重要的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也是激发和鼓励党员爱党、爱国、爱社会的一种方式。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非公有制企业随着自身的生产经营的规范化和技术、管理的提升,自身也逐渐摆脱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血汗工厂”、片面追求利润的负面形象,开始逐渐注重企业自身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非公有制企业参会社会公益事业成为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培育企业文化,激发企业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方式。不少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社会扶贫中去,有的是通过科技下乡、有的是产业扶贫、有的是扶贫扶智,有的企业通过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来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扶贫工作,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也疏通了企业发展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渠道。

(三)开展企业内部员工帮扶活动。企业由于是市场主体,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是雇员关系,除了金钱关系,有不少企业实际上对员工个人生活遇到困难的帮助非常有限。尤其是中小规模以下的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盈利少、资本规模小,企业谋求市场生存是第一要务,对员工帮助的资源也不多。党组织和其他群团组织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员工在遇到困难时孤立无助的境况。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来说,服务企业员工与党员也是党组织的基本职责。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企业党组织也把服务员工与党员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高自身领导力和影响力的基本方式,很多企业都做到了把服务员工和业主客户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有的企业“成立困难帮扶基金”,关心员工生产生活,为员工解难事、办实事,把员工孩子上学资助、生病慰问、困难帮扶等工作常态化,让员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注。

(四)亮身份、促诚信。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活动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隐形”党员多,有不少党员由于众多原因不仅党组织关系不愿意转到所在企业,并且在企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党员身份,成为了“口袋党员”或者“隐形党员”,这些党员对于企业党组织来说实际上就是无效党员。因此,如何调动这些党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亮明身份,成为发挥他们党员先锋作用的前提条件。在“隐形”党员比较多的“小个专”领域,普遍开展了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业绩等亮明党员特性的活动。亮明党员身份也成为一些上级党组织指导所属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方式。除了“亮身份”外,鼓励党员提倡诚信也是很多专业市场党组织对商户的普遍要求,通过党员商铺的带头作用,来提高和加强这个市场的诚信氛围,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组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专项活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中央布置的党内教育的内容来开展,比如“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党内教育。2018年企业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教育活动。二是围绕“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和革命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开展文娱、健身、慰问等活动,培养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和陶冶情操。

(六)利用网络、手机APP开展工作。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及新媒体开展党的工作,也成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尝试探索的一种方式。在调研中发现,用得比较多的是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各种手机APP等。主要功能是党组织用来及时与党员进行沟通、发布党内通知、宣传党的知识,进行专题宣讲等。

四、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改革和落实中央政策,“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偏弱,党组织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虽然《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2]11号)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有明确的定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由于“小个专”在产业结构中大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自身普遍对未来发展缺乏清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小个专”的党组织也很难找准党建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即是建立了党组织的企业,实际情况是企业一般是把党组织的职责和地位定位为BP(即商业合作伙伴)。党组织在企业职工中缺乏组织能力,在企业的发展中更缺乏引领能力。不少企业的决策层党员比例严重偏低,党组织对企业的重大决策根本没有能力和手段进行引导。

(二)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内生活普遍困难,“三会一课”很难开展和坚持,企业的组织性支配了党组织的组织性。有的地方过分关注党组织筹建的绝对数量,片面强调党组织“覆盖率”,而忽视已建党组织的活动开展、党员教育以及组织功能开发,最终出现“组织空转”现象。联合建立的党组织往往“联而不合”“合而不活”。“小个专”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党员教育管理难;发展党员指标有限,严重挫伤政治上求进步的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企业党员业务一般都比较繁忙,党组织很少能有时间召集党员开展党内生活。一般只能通过微信群发一些通知,好一些的会开发APP来传播一些党的知识。这是一种见网不见人的组织生活方式,党员之间互不认识,有的甚至支部书记都不知道自己支部党员究竟都有谁。

(三)不少非公有制企业“有效”党员与“无效”党员数量反差很大。我们调研发现,组织关系不在企业党组织的流动党员人数远高于组织关系在企业党组织的在册党员的人数。在我们调查的北京近30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一般都是流动党员人数是企业在册党员人数的10倍左右,有的达近20倍。考虑到还有一部分党员是“口袋”党员,没有亮明身份,因此,流动党员和“隐形”党员人数比在册党员的人数要更多。这些流动党员和“隐形”党员一般也不参加企业的党组织活动,对党来说基本上就是“无效”党员。

(四)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群团化严重,党建专业人才不足,在职工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很难体现。党建工作开展得如何,取决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党员数量和质量。“小个专”本身缺少从事党建工作的人才队伍,尤其是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党务工作的人才。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党建负责人一般也都是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的负责人,党组织开展活动一般都与群团活动一起,“一鱼多吃”现象很普遍,活动的内容一般也是公益性、休闲娱乐性或健身为主,政治生活很少。

(五)企业党组织领导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有的归街道管、有的归行业协会管、有的归非公企业党工委管。这些上级组织党的业务能力有高有低,多头管理给企业党组织本身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混乱。有的企业上级党组织长期不指导企业党组织换届,缺乏针对企业特点的党建指导方式,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大,造成企业党组织领导人也往往更换频繁。有的企业上级党组织徒具有领导之名,对企业党建负责人不培训、不教育。同时,党建工作一般都没纳入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容,党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往往靠自身觉悟,得不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六)企业党员难以按照党内法规缴纳党费。由于企业一般实行背靠背的密薪制,党组织无权获得每位党员的薪水数据,因此往往采纳很低的党费缴纳标准,一般都是“一刀切”,每人每月10元左右到80元不等,很难按照党内法规来缴纳党费。而流动党员和“隐形”由于长期不缴纳党费,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了。

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小个专”党的建设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的与我国的体制机制改革有关系,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给我们党的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新时代深化党自身的改革,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也有助于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深刻变革给党的建设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不仅经济总量早已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并且大部分劳动力都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我国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地位的这种变化对党组织赢得群众的信任,党组织服务党员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党组织在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往往成为从属资本的群众组织,被边缘化的命运就在所难免。

第二,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流动,严重冲击了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基层党员由以前的被党所组织变为被市场所组织。党员到哪家企业工作也完全由市场决定,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面对广大流动党员往往就会束手无策。

第三,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受西方思想或者错误观念影响比较大。一是把非公有制与公有制对立起来,认为在公有制企业搞党组织名正言顺,可以提更高的要求,在非公有制企业搞党的建设就可以降低标准,只要有组织就行。二是受“市民社会理论”“内外体制”思想的影响,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是体制外的领域,是社会领域,主要是受资本和市场的引导,党不应该在这个领域发挥领导作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认为他们最终与社会主义道路是不相融的,最终是要被专政的,内心有不安全感,动辄跑路,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建立党组织、接受党的领导的态度。

第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和党建工作者进行专业学习培训比较少。一方面企业无论是党员还是党建工作者由于业务繁忙,很难有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另一方面,上级党组织也很少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者进行培训。企业培养一个党建工作者往往很快就被轮换了岗位或者跳槽其他企业,造成非公有制企业始终缺乏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党建工作者队伍。

五、深化党组织改革,进一步做好“小个专”领域党的工作的思考 

根据调研的情况,进一步做好“小个专”领域党建工作,必须深化党的组织改革,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理解“小个专”领域党的建设全覆盖的含义,打破以“市场主体”为对象的党组织设置和党建工作考核统计方式。

中央组织部每年发布的党内统计公报,在企业领域党组织是以市场主体的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统计对象的,由于作为市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构成非常复杂,小微企业众多,甚至有许多个人独资企业就是一个自然人,因此,在非公有制领域以企业为对象进行党建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很难准确反映该领域的党组织覆盖状况。

因此,在“小个专”领域,党建的全覆盖重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覆盖的重点由党组织覆盖转变为党的工作覆盖,重点是打造各种党员活动服务中心,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引导、鼓励党员走进中心、亮明身份、参与活动。二是党的工作覆盖的重点由企业转变为党员。三是要强调党建工作领导和指导领域的全覆盖。做到让所有“小个专”组织都能找到党建领导机关接受党的工作指导,不使任何一个小微企业脱离党建领导或指导机构的管理,每个企业的党员都能找到党组织,从而也便于消除“口袋党员”。

(二)构建全国统一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搭建党组织管理的新渠道。

用技术手段提高对基层党组织管理和服务。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全面构建基层党建管理服务平台,有效服务于基层党建和党员队伍管理,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现实需求都已经具备。“互联网+”的模式、概念和技术,对全面构建基层党建管理服务平台具有完全的可行性,再加上大数据的采集与融入、信息化管理等手段的运用,使得党建管理服务平台对我们党基层组织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监测具有较强的辅助性和实用性。有些地方的实践已表明,党建管理平台能很好地服务于基层的党员和党组织的管理,也应该能服务于更高层级的党组织。建议中央进行“顶层设计”整合各地网络平台和数据库,打破地域、领域界限,建立统一的平台和系统,也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动态性数据,便于作出更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三)从上至下,建立统一完善的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加大党建经费的统一拨付力度。

全国的非公党建领导和管理体制不统一,各地方差异性也比较大。只有建立从上至下连贯统一,专职专人负责的工作机构,才能使非公党建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可以由“两新”党工委直管,依托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指导机构,原则上组织部、两新党委、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领导任书记或者副书记,并选派专人专职负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明确指导开展“小个专”党建工作的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经费的统一拨付力度,减少企业成本,使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有比较稳定的资金支持,摆脱依赖企业资助的局面。

(四)扩大和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逐步建立独立于企业的专职党建工作者队伍。

鼓励大学生加入党建工作者队伍,并在就业、待遇、升职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加强党组织书记为主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缺少合适人选的,可选派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兼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支持企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书记人选;不断加强荣誉激励,制定党组织书记津贴制度。抓实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工作,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各类指导机构进行党建业务的培训,提高他们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

注释: 

①②见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日。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汇编》上册,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第332页。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